红色莫斯科正文卷第418章援军将至“司令员同志,克里莫夫在什么地方?”西多林忽然发现自己从崔可夫进屋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他的副官克里莫夫。要知道,对方作为崔可夫的副官,可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而现在一直没看到,就只有一种最坏的可能,就是牺牲了,因此他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牺牲了吗?”
“没有,他还活着。”崔可夫的眼睛盯着正在发报的叶列娜,随口说道:“和我同行的部下有不少人负伤,克里莫夫带他们跟瓦西里到卫生队包扎去了。”
崔可夫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忽然意识到西多林不会无缘无故问这话,向自己打听克里莫夫的下落,无非是一个由头,主要还是想打听他儿子小西多林的下落,连忙补充说:“西多林中校,你的儿子小西多林是跟随政委古罗夫走水路突围的,应该不会有事。你就放心吧。”
西多林递给崔可夫一支烟,并帮他点上,嘴里问道:“司令员同志,我还想问问,司令部走陆路突围的小分队,一共有几支啊?”
“这事是由参谋长克雷洛夫安排的,具体有几支小分队,我不太清楚。”崔可夫抽了一口烟之后,回答说:“但我觉得至少有七八支吧。”
“都能顺利地突围吗?”西多林接着问道。
“伤亡肯定是难免的。”崔可夫一想到自己的小分队在突围时,和德军遭遇的情形,眉头就拧成了一个疙瘩,“唉,不知道这么多支小分队,有多少能顺利地到达新的指挥部。”
“司令员同志,”正在两位老战友在闲聊时,刚接收完电报的叶列娜扭头招呼崔可夫:“方面军司令部回电了。”
崔可夫连忙摁灭手里的烟头,快步地走到叶列娜的身后,接过了她手里的电报,快速地浏览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对着女报务员说道:“给方面军司令部发报,我们需要两到三个师的部队,来充实斯大林格勒城内的防御力量。”
“司令员同志,”西多林听到崔可夫口述的电报内容后,好奇地问:“我能问问,方面军司令部给您的是什么电报吗?”
可能是出于对老部下的信任,崔可夫毫不迟疑地将电报递给了西多林,有些哭笑不得地说:“方面军司令部通知我们,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将在两天后从城市的北部发起攻击,命令我们予以积极配合。”
“配合,怎么配合?”西多林一脸惊诧地反问道:“司令员同志,我们现有的兵力,就算用来守城都不够,哪里还能抽调力量却配合友军的进攻呢?”
“可不是嘛,”崔可夫无奈地说道:“目前我的手里连一个完整的团都凑不齐,怎么可能对敌人实施反击。因此,我不得不向方面军司令部提出请求,让他们再调派几个师到城里来,协助我们的防御。”
崔可夫和西多林进行交流时,索科夫坐在一旁盯着面前的地图,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应付德军接下来的进攻。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喊报告的声音,他连忙抬头冲着门口说道:“谁在外面,进来吧。”
索科夫的话音刚落,负责指引东岸炮兵的炮兵少尉大步走了进来。他抬手向索科夫敬礼后,声音洪亮地报告说:“中校同志,数据已经全部统计出来了。”
“什么数据?”没等索科夫说话,崔可夫就插嘴问道:“少尉同志,你统计的什么数据。”
“司令员同志,”炮兵少尉认识说话的人是崔可夫,立即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统计的是德军用重炮炮击马马耶夫岗的数据。”
崔可夫急于了解德军用了多少重炮轰击马马耶夫岗,便直接吩咐炮兵少尉:“把你统计的数据说来听听。”
炮兵少尉点了点头,口齿清楚地说:“根据我们的统计,在白天的战斗中,马马耶夫岗附近有305毫米重炮的弹坑3个,203毫米重炮的弹坑25个……”
“等一等,少尉同志。”崔可夫听到这里,打断了炮兵少尉后面的话,他扭头望着索科夫,不解地问:“怎么,敌人的305毫米重炮,只朝马马耶夫岗开了三炮?”
对于崔可夫的这个问题,索科夫可没法回答,他只好朝炮兵少尉做了个手势,示意他来向崔可夫解释说。炮兵少尉见崔可夫的目光重新投向自己,便接着说道:“是的,司令员同志,经过我们的反复核对,德军的305毫米重炮只打了三发炮弹,而203毫米重炮却打了25发。由于敌人首先是用305毫米重炮轰击,同时又配有其它口径的火炮轰击马马耶夫岗,以至于使我们错误地以为敌人一直在用305毫米重炮摧毁我军的工事,并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如果德国人使用的只是203毫米的重炮,”崔可夫等炮兵少尉说完之后,若有所思地说道:“也就是说,他们在炮击城市或马马耶夫岗时,我们在东岸的炮兵是完全可以压制他们的?”
“完全正确,司令员同志。”炮兵少尉回答说:“敌人的火炮口径越小,也就是说,他们的炮兵阵地离我们越近,这样东岸的炮火就能有机会消灭敌人的炮兵阵地。”
“少尉同志,”崔可夫问道:“你觉得以马马耶夫岗的坑道工事,能抗住德军203毫米重炮的轰击吗?”
“应该可以扛住,司令员同志。”炮兵少尉说道:“203毫米重炮只能轰塌覆土层在五米以下的工事,而马马耶夫岗的坑道工事的覆土层有十几米厚,只要敌人的炮弹不集中落在一个位置,要想摧毁坑道工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炮兵少尉的话,给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就算德军的重炮把坑道的出口炸塌无数次,但只要坑道工事不塌,那么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西多林拿起电话拨通了二营,对着话筒说道:“瓦西里大尉,我是参谋长西多林。你们在正斜面的那些出口,没准在明天的战斗中,依旧会被敌人的重炮轰塌,我现在命令你们在山岗的南北两侧,开辟新的出口。”
二营长瓦西里在白天的战斗中,曾组织指战员们进行过几次土木作业,就是为了挖通被敌人炸塌的坑道出口。由于打通出口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德军好几次都冲上了山岗顶部,假如不是部署在反斜面的一营及时反击,估计南岗的表面阵地还被德军占领呢。
瓦西里正和几位连长在开会,讨论在明天的战斗中,用什么办法可以在德军的炮击结束后,以最短的时间挖开被炸塌的阵地,让战士进入表面阵地。四连长格里萨向瓦西里提出:“营长同志,是否可以在山岗的南北两侧开辟新的洞口,敌人的炮火打不到那个位置。这样一来,我们的指战员就能在炮击结束后,迅速地进入防御阵地。”
听完格里萨的提议后,瓦西里迟疑地说:“在南北两侧开挖新的出口,这个工程量可不小。我们营虽说还有好几百人,但就算挖上一夜,也不见得能挖通。”
正当众人左右为难之际,他接到了西多林打来的电话,让他在山岗的南北两侧开挖坑道出口。他等西多林说完之后,就为难地说:“参谋长同志,我正召集各连连长开会,就有人提出在南北两侧开挖坑道的出口。不过这样做的工程量太大,就算我们营全部出动,没有几天时间也无法挖通。”
瓦西里原以为自己这么说了,西多林会批评自己几句不顾大局之类的话,谁知他刚说完,西多林却胸有成竹地说:“瓦西里大尉,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奥佐尔少校给我们留下了坑道工事的设计图,从图上看,在南北两侧都有几个位置的土层只有三四米厚,要挖通的话,用不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图纸,我待会儿派人给你送过去。”
“明白了,参谋长同志。”见西多林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瓦西里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没有任何意见,便硬着头皮说:“我立即组织人手,等图纸一到就动工。”
西多林放下电话时,正好听到崔可夫在问索科夫:“索科夫中校,方面军司令部准备交给我们一个步兵旅和一个坦克旅,你觉得我们应该把他们部署在什么位置?”
“司令员同志,”索科夫听到崔可夫的这个问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我能问问,来的是什么样的部队吗?”
“上级给我们派来的是步兵第92旅和坦克第137旅。”崔可夫有些得意地说:“步兵旅装备齐全,该旅的成员都是来自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水兵,他们是很优秀的军人。”
搞清楚上级派来的部队里,有一支完全由水兵组成的步兵旅,索科夫的心里顿时有了底,水兵的战斗力可比陆军强多了,于是他用手指着地图说道:“我建议把新到的部队都部署在城区方向,让他们掩护马马耶夫岗的左翼。”
“部署在马马耶夫岗的左翼?”崔可夫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后,反问道:“为什么要部署在左翼,而不是右翼呢?要知道,如今工厂区也在进行激战,而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兵力也严重不足。”
“司令员同志,我之所以建议把援兵部署在城区方向,是因为我们在这一地区的防线,虽说已经被敌人冲得七零八落。但坚守在这一区域的指战员,还在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索科夫加重语气说道:“如果我们在这里部署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就能把分散的力量重新凝聚起来,恢复被德军割裂的防线。”
“索科夫中校,你说的很有道理。”崔可夫点着头说:“其实我们在城区防线,原来只有近卫第13师这支成建制的部队存在。如今它的近卫第39团部署在你们的右翼,而部署在城区的两个团,则在德军的猛攻之下,被打得失去了建制。如果我们把新派来的援兵,都部署在城区方向,就可以收拢被打散的部队,重新恢复原来的防线。”
“需要我派人去给他们领路吗?”
“照理说,接引部队进入防区,本来是集团军司令部的事情。”崔可夫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可是目前集团军司令部都是自身难保,根本派不出合适的人选,到渡口去接应新到的部队。因此,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崔可夫用手在地图上拍了一巴掌,“把他们带到车站附近,让水兵战士们把车站从敌人的手里夺回来。”
“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渡河?”索科夫接着问道。
“按理说,为了确保安全,部队应该利用夜色渡河。”崔可夫苦笑着说:“不过这两支部队还在行军中,等他们赶到东岸渡口时,差不多已经是中午了。到时他们将冒着敌人的轰炸和炮击,强渡伏尔加河。”
崔可夫的话让索科夫想起几天前,近卫第13师渡河时的那一幕,不少战士还没有看到德国人是什么样子,就在敌机的轰炸中牺牲,连同搭载他们的船只沉入了冰凉的伏尔加河底。索科夫叹了口气,说道:“唉,在白天渡河,又不知道有多少战士会在敌机的轰炸中牺牲。”
“我已经让报务员给方面军司令部发报,请求他们在援军渡河时,出动战机为他们提供空中支援。”崔可夫说道:“希望这样能减少援军渡河的伤亡。”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扭头问西多林:“你觉得应该让谁到渡口去接引援兵呢?”
“瓦西里扎伊采夫。”索科夫的话刚说完,西多林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对车站一带熟悉,不如就让他到渡口去接引援兵,并把他们带到作战区域。”他深怕索科夫反对自己的提议,没等索科夫说话,他又补充道,“由于城市遭到了炮击和轰炸,到处都是废墟,街道已经变得难以辨认。除了瓦西里这样到处潜伏的狙击手,我想别的人进入城市,肯定会遇到迷路的情况。”
对于西多林的这种说法,崔可夫是表示赞同的:“没错,我们今天要不是遇到了瓦西里同志,估计此刻还在如同迷宫一般的废墟里瞎转呢。我同意派瓦西里去接引援军,并把他们带到指定的位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