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节 海峡问题会议

  跟英国召开的会议没有邀请中国参加一样,中国在黑海沿岸召开的会议,也没有邀请英国参加。

  当时英国的理由是,中国不是巴尔干国家,也不是欧洲国家,所以坚决认为巴尔干问题跟中国没有关系,极力排斥中国介入巴尔干问题。

  这次中国的理由同样是这样,英国既不是黑海国家,也不是地中海国家,所以坚决认为英国跟海峡问题没有关系,排斥英国人介入海峡问题。

  这种政治和外交的博弈,有时候很没意思,但它却是必须的。

  中国邀请的国家很多,法国、西班牙、埃及作为地中海国家的代表,俄国、中国和奥地利帝国,作为黑海国家的代表,海峡问题,就是地中海和黑海国家之间的问题,这是中国召开会议的理由。

  同时还邀请了海峡控制国,奥斯曼帝国的代表。

  奥斯曼帝国这个小受,似乎哪里都有她,又哪里都被虐。

  请奥斯曼帝国的原因只有一个,让他们接受会议的决议,不管决议是什么。

  英国舆论对此冷嘲热讽,认为这种会议完全是不合理的,英国绝不承认会议上的任何决议。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英国也试图参加这次会议,但中国坚决排斥,就像中国也曾试图参加巴尔干问题会议,英国坚决排斥一样。英国不承认也合理,因为中国也没有承认巴尔干问题会议的决议。但不影响这次会议造成的结果已经成为事实。

  会议议题分为两个,一个是地中海国家进入黑海的权力,一个是黑海国家进入地中海的权力。

  中国在态度上是较为开放的,他不反对黑海国家自由进出地中海,也不反对地中海国家自由进出黑海,这就在基调上,得到了地中海和黑海国家的支持。

  但在具体问题上,还是有分歧,主要是法国和奥地利的分歧。

  奥地利作为一个黑海国家,而且缺乏通向大洋的出海口,地理位置虽然比俄国要好,但好的也有限。俄国控制的出海口,不管是波罗的海还是黑海,都是一个封闭的海域。奥地利控制的出海口,同样如此,亚得里亚海算得上是地中海的海中海,跟黑海一样,都是一个被海峡封锁的半封闭海域,甚至地中海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封闭海域罢了。

  所以成为黑海国家之后,黑海就成了奥地利重要的出海口,他们要求进出地中海的迫切程度,甚至超过俄国。

  俄国进出地中海的目的,现在更多的是商业利益,进入地中海扩张,其实已经很难了,但英法依然排挤,他们不想要任何威胁。奥地利进出地中海和黑海,不但关乎商业上的利益,军事上更是至关重要。

  俄国可以自由进出地中海,军事上,不过是让俄国黑海舰队将控制力延伸到地中海,俄国两只海军舰队,依然是分隔的,波罗的海舰队要跟黑海舰队汇合,得跨越整个欧洲海岸,同理黑海舰队要跟波罗的海舰队汇合,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因此不管是跟欧洲那个海权国家开战,俄国海军都必然是分隔的。

  但奥地利不一样,一旦海峡开放,奥地利在亚得里亚海的舰队,可以很容易跟黑海舰队汇合,奥地利海军的完整性就能够保证。这对于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要,法国认为法国海军历史上之所以一直被英国海军压制,最大的原因就是法国海军被分割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侧,英国海军却可以集结在海峡对法国施压,同时英国人还控制了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让法国舰队根本就没有希望汇合。

  所以这种被地理分隔的海权国家,除非他任何一支分舰队都具备挑战对手的能力,否则就很难掌握制海权。就好像美国那样,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有绝对制海权。

  因此,在商业通航问题上,所有国家都支持海峡开放,因为所有国家都能从开放中获利,这也是之前奥斯曼帝国已经接受的现状。但在军事问题上,奥地利坚持应该开放,法国则坚持应该限制。因为一旦实现海峡开放,奥地利就可以大胆在黑海部署舰队,实现一支舰队控制两片海域的便利,换句话说,海峡开放后,奥地利控制的两片海域才是一个整体。

  但法国不同意,对法国来说,他们进出黑海只有经济利益,没有军事意义。反而是奥地利,这个人口上已经达到了3600万人的国家,刚刚超过法国的3580万人,成为欧洲第二大人口大国。而且奥地利控制着北意大利大片土地,对地中海一直不死心。

  如今的奥地利,在黑海和亚得里亚海部署着两支舰队,任何一支舰队都不足以跟法国地中海舰队抗衡,可如果海峡开放后,奥地利的两支舰队其实就相当于一支舰队了,那时候战略态势就成为法国用一支分舰队,对抗全部奥地利海军。

  法国在地中海跟英国争夺已经很吃力了,加上一个奥地利,法国将处于劣势。所以法国坚决反对,海峡成为一个军事通行区。

  英国人看着笑话,同时支持法国的观点。

  这让中国矛盾了,在地中海方向,法国跟中国是合作者,可在黑海方向,奥地利跟中国的利益诉求一致,都希望能将两支舰队联系起来。

  支持奥地利吧,将影响跟法国建立的长久合作关系,支持法国吧,将影响中国西进大战略。

  合纵连横,连横合纵,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由于希腊的退缩,中国必须赤膊上阵,结果就把自己推在了矛盾的第一线,所以就没有了缓冲,必须直面一切矛盾,必须表达立场,没有回旋的余地,这就是为什么大帝国都喜欢扶持代理人的道理。

  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让中国外交官极为头痛。

  会议上中国越来越倾向于彻底开放海峡,跟俄国、奥地利站在了一起,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则坚决反对开放海峡。

  因为海峡问题爆发的战争已经太多了,如果这次再爆发战争,一点都不奇怪。

  一旦战争爆发,各国都有自己的底气。

  英法海军如果联合起来,在地中海是可以压制中国外洋水师的,俄国海军、奥地利海军都很稚嫩,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开战的后果可能是中国丢失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谁能料到,工业化时代的海洋力量,中国依然无法占据优势。

  陆地力量,中国当然占据绝对优势,可问题是,中国跟海峡隔着众多邻国,除非能绕着黑海从满清帝国打过去,或者沿着黑海从多瑙河方向打过去。

  但即便实现了陆地占领,中间依然隔着邻国,除非中国可以控制这些土地,否则依然无法直接通过陆地控制海峡,这也是历史上俄国人最大的困境。俄国还有巴尔干众多的斯拉夫国家作为依托,中国在巴尔干毫无根基,只能望黑海兴叹。

  只能通过海洋硬怼过去,集结所有海军,向地中海集结,跟英法进行铁甲舰时代的大型海战。但英法会给这个机会吗,恐怕不等中国将本土舰队调过去,他们就会对中国地中海舰队发动打击。

  如果此时缩回来,周琅甚至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可能看到中国突破黑海的那一天,不突破黑海,就不算真正进入欧洲。

  这时候一个特殊的方案,被理藩院呈递了上来。

  有一个年轻的外交官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看法。

  理藩院认为见解十分独特,但理藩院大臣们也没有统一意见,希望皇帝能够考虑一下。

  周琅拿来这份方案看过,确实很独特,但他还是不觉得可以解决问题。

  “建立一个海峡委员会,不过是把问题遮盖了,不是解决问题。”

  理藩院大臣解释了几句,周琅一听颇有些见解。

  “你把这个人给我找过来,我当面听听他的意见。”

  年轻人叫做李章铜,祖籍合肥,年纪二十八岁,在理藩院任书吏,文章写的很好,有逻辑,有力度,放在清朝是一个御史苗子,因为写弹劾文章杀伤力惊人,在外交领域同样如此,打外交官司的时候,更能把敌人抨击的一无是处。

  年轻人见到皇帝的第一刻还有些紧张,说了几句话后就放松下来,谈到他的外交策略,更是口若悬河起来。

  “陛下。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跟法国为敌,也不需要跟奥地利结盟。我们跟他们的利益都不一样。”

  周琅点点头,鼓励他继续说。

  “陛下,我们的目的是把舰队从地中海调往黑海,不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这一点上跟法国没有矛盾,法国限制的主要是奥地利。英国希望阻止我们地中海舰队获得黑海的工业资源,法国并不限制。”

  周琅疑惑道:“你这些矛盾分析的十分细微,但是如果我们不让海峡开放,自由进出两篇海洋的话,我们的舰队无法联系起来,这一点跟奥地利的困境是一样的。虽然我们跟法国没有矛盾冲突,可我们跟奥地利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你说组建一个各方监督的海峡委员会,来对海峡通行进行控制,这无法解决问题。”

  李章铜摇头道:“陛下,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跟法国没有矛盾,这一点很确定,我们跟奥地利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一点也很确定。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跟法国成为正面冲撞,也没有理由跟奥地利共同进退。一定有一种满足我们的利益,却又不妨害其他国的办法。海峡委员会建立起来之后,排除了跟我们直接冲突的英国,那么法国和奥地利都不会限制我们,我们就获得了既不影响两国,又能满足自己利益的渠道!”

  很少有人能在外交问题上把周琅绕晕,但周琅这次承认他被绕晕了,可是他又觉得这个年轻人说的很有道理,很符合逻辑。

  中国跟法国没有绝对的矛盾,是不应该正面冲突啊,跟奥地利的利益也不绝对一致,是没有理由结成同盟啊,这是符合逻辑的,但现实摆在这里,现在会议上就是跟法国冲突,跟奥地利靠近了。

  “你能详细说说这个海峡委员会的具体运作方法,和解释一下我们将如何确保能够在海峡通行的程序吗?”

  周琅直接询问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如果对方真能说上来,那说明对方确实从最细微处抽丝剥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对方说不上来,那就是一个只会讲大道理的书生,不值得大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