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约束广泛存在于国企,而且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不治之症,这基本已成国人共识!众说周知,国企改革之所以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根本原因则是预算软约束与治理结构,实际上现代治理结构的建立也依赖于预算软约束,如果一直预算软约束,现代企业治理建立得起来吗?反之就算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建立起来了,如果还是预算软约束,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也会成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倾刻间化为乌有!预算软约束才是国企改革几十来踯躅不前的根本原因,没有之二!不彻底改掉预算软约束,国企改革无望!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毒瘤却不仅仅存在于国企之中,它已经广泛渗透到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与金融领域!软预算约束已经成为高房价、高杠杆、高投资、高负债的幕后推手!软约束让国企改革束手无策,同样,软约束也正在让或已经让房地产和金融改革束手无策!
那么,软约束那么厉害,它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这里引用科尔奈的一个精典例子来说明问题:说一个家里,有老子有儿子,老子自然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用他的原话就是“父爱主义”。老子希望儿子不要成为纨绔子弟,花钱不要大手大脚。但是呢,这个老子又偏偏是如此溺爱这个孩子。所以,每次这个儿子找老子要钱,老子都照给不误。科尔奈就说,有了这么一个老子,养十个儿子估计九个都会变成纨绔子弟。这个老子就是政府,儿子就是国企、房地产或金融等软约束的对象,要钱就给这件事情就是预算软约束!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软约束理解为不约束或纵容,自己对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不承担或不对等承担责任!比如犯了错不追究责任或不追究对等责任,犯了法不受制裁或不受对等制裁,投资失误不追究对等责任,借了债不还或少还
另外:别人承担责任也是一种软约束,最典型的是政府兜底: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对其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
当一个单位收不抵支时没有被清算,而是被救助得以继续存活,这也是一种软约束!如国企僵而不死;中国的退市制度,形成对上市公司的软约束
官员不作为,国企员工不干活,也是一种软约束。按道理讲,占着茅坑不拉屎本就应该清理出队伍,任何工作都一样,不作为,当然是炒掉,哪有白拿工资不干事之理!达康书记算是仁慈了,还办个学习班进行思想改造!官员不作为能成为一大顽疾,想起来真是可笑之极!但这可笑之事却是中国官场、事业单位和国企之常态!因为他们是官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政府就理应吃喝拉撒全包到死!
软约束的对立面则是"预算硬约束”:决策者要自己承担决策的后果,特别是决策失误后所造成的损失!
软约束已深深植入中国经济!
一、三高:高投资、高储蓄、高负债
投资行为不受约束,不计投资的成本,也不管投资的效果,但却能完成上级的任务,贡献GDP、提高自己的政绩和制造寻租的机会,你说哪个地方政府、哪个国企不去做!当然这也是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公共部门储蓄率不断攀升根本上是由于政府部门热衷于加大投资保增长,忽视民生的结果。这里需要为大家澄清一个概念:中国高储蓄率主要是公共部门贡献的,没有私人部门的份,所以你们不要在这里瞎乐!高投资推高高负债,因为中国投资不主要是来源于积累,而是来源于负债!要说软约束是中国三高之病根,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太反对!
二、大金融、高杠杆
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增加值已占GDP9.5%,远超发达国家平均值4-6%。继中国央行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中央银行后,商业银行总资产在今年年初跃居世界第一,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已达236万亿,是GDP的3.15倍;中国大金融资产,高杠杆名符其实!银行大而不倒,高杠杆不敢动大手术,因为大家对赌政府会救助!你把钱存在银行,特别是国有大银行,你担心钱会没有了吗?不担心!因为政府会兜底!银行把钱贷给了巨亏的国企或铁公基,他们会担心钱收不回来吗,不担心,因为政府兜底!哪怕是与银行无关的理财产品,你也不担心会泡汤,还是因为有政府兜底!
三、大房地产、高房价
房地产已占GDP8.3%,这还不涉及房地产相关产业。根据有关测算,2016年6.7%的GDP增长中有2.4个百分点是由广义房地产行业拉动起来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叫大房地产也是名符其实!中国高房价也是妇幼皆知!政府知道吗?你懂的。早在28年前的1989年,就在第二版刊登题为的报道!政府明知道房价很高,但还是一直在推高,因为这是政府需要的!今年1-4月份房地产销量和销售额增速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但房地产投资却逆向爬升到同比增长9.3%!房地产商不仅信心不减,而且更有信心了,因为房地产商不担心房价不会涨,更不担心房子也卖不出去,大不了再捂一两年而矣,因为政府始终会兜底,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预算软约束!根据过去十几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几乎每轮销售的涨跌拐点都是政策变化所致,中国购房者不傻,反正有政府的背书,何惧房价不涨!
四、大国企、低效率
这一点我们看看央企就知道了!央企半数资产集中在上游的能源、基础材料等领域,国企的问题,向来是资源占尽,冗员严重,效率低下。比如电力,今年4月,国资委召集五大电力央企开会称,因长期受制于煤炭价格波动与电力过剩,导致亏损面不断加大。但部分电厂仍然不顾实际情况,只要能拿到批复和贷款,就不断建设,而银行也更愿意贷款给央企,反正有国家背书!
我们再比较一下有预算硬约束的中小民企!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4月份民间投资增长了6.9%,尽管这个增长幅度比去年全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也提高了1.7个百分点,但是比上个月出现了回落,这是从去年7月负增长探底以来的首次回落!没有预算软约束的中小企业不需要有人帮其出清,支不抵收,又贷不了款,个人储蓄耗完,自己就跑路出清了;但那些效率低下、前景晦暗却消耗大量资源的僵尸国企呢?你要出清都不可能!
放大了讲,腐-败、作假之所以如此猖獗,禁而不止,何偿不是一种软约束!
软约束的根源在哪里?
软约束追根究底还是"计划经济的遗毒"!计划经济较之于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区别:则是软约束。计划经济的弊端是软约束的广泛存在;而市场经济的优势则在于硬约束无孔不入!中国的改革尚不彻底,留下了太多计划经济的东西!
如何走出软约束?
这里开出四个方子:
1彻底市场经济化,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说也奇怪:中国计划经济才实行区区不到三十年,为什么就影响那么深入呢!这可能与中国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有关:权力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有权,市场经济少权!权力一旦与计划经济结合,就如同魔力一般不可分割!要想把它们分开,使上九牛二虎之力却未必见效!由此引申出第二个方子:
2进一步放权给市场。
3全面融入世界体系,让"倒逼机制"发挥作用!从另一种角度讲,软约束的长期存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纵容的结果!让外部制约强制性丧失,使倒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如果以上三个方子都不管用,最后的结果4只能是遭到环境和经济规律的无情清算,以硬着陆和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出清!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