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耿精忠相邀,入主福建
隐龙卫,经过层层筛选,可谓是万中无一的精英,精英中的精英。并且,隐龙卫中人的身份都属绝密,仅有郑克藏、陈嫣儿、张文杰和刘志彬等有限的几个人知晓。
隐龙卫,首选会跟随商船、商队,留学海外,待学成归来后,就会步入明郑王朝的军政两届,不仅成为郑克藏麾下嫡系中的嫡系,更是郑克藏将来所倚重的重要人才。
时光飞逝,转眼间郑克藏已就任延平郡王半年有余。在这半年中,凭借郑克藏的强硬的手腕和过人的谋略,整个明郑王朝蒸蒸日上。
政务方面,有陈近南和董郁这个后起之秀,朝局和地方治理方面,很少需要郑克藏去费心;军事方面,整个明郑王朝近十万水陆大军,包含锦衣卫狼卫的四万五千人在内,都已备战完毕,随时都可兵发内陆。
而在这半年之内,中原大地的战局风云突变,清廷到底是国力雄厚,已彻底站稳了脚跟,稳住了直隶、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六省,除了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这四个吴三桂坐稳了的省份,以及耿精忠的福建和尚可喜的广东二省外,余下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几省,都与反抗势力打得火热,甚至还稍占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六奇的不懈努力之下,耿精忠的大军始终在广东省按兵不动,不仅没有起兵叛乱,甚至还有公开支持清廷,只不过只是口头吆喝两句,而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这一日,战报再来传,言耿精忠和吴三桂合兵,进发江西省,却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接到战报,于朝会之上,郑克藏仰天大笑三声,对满朝文武笑称,进军中原之机已至,不日就会有喜讯到来。
果不其然,很快就从福建传来消息,耿精忠派遣心腹重臣钱亮来使,相邀进军福建,共同抗清事宜。
三日之后,钱亮一行人等抵达台湾,于朝会之上慷慨陈词,极尽游说郑克藏,以及明郑王朝的满朝文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邀郑克藏进军福建,与耿精忠合力抗清。
而此举正中郑克藏下怀,郑克藏也没有故作样子,拖延他几天,当朝便应承了下来。
是夜,郑克藏亲自设宴,款待钱亮这个使者,宴会之上,宾主尽欢。
深夜,酒宴散去,郑克藏、陈嫣儿、陈近南、刘国轩、刘志彬、张文杰和董郁七人并且就此散去,而是来到延平郡王府的书房之内,欲商议接下来进军福建的事宜。
书房之内,烛火摇曳,七人品茗闲聊,并没有立刻开始商量正事,像是在等什么人的到来。
没过多久,“当当当……当当……”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随着郑克藏一声“进来”,一人身着夜行衣快速进入,又将房门轻轻关好。
只见来人躬身下拜,见礼道:“锦衣卫,猎鹰营镇抚使钱亮,参见王爷,指挥使,副指挥使,及诸位大人。”不错了,这人非是旁人,就是此番福建出使台湾的,耿精忠的心腹重臣钱亮。
钱亮还有另一重身份,鲜有人知,那就是最早一批被郑克藏派往中原的鹰卫五号,即便陈近南、刘国轩、刘志彬和董郁也是此刻在陈嫣儿的解释下,方才知晓。
“起来吧。”郑克藏温声道:“钱亮,这些年来,辛苦你了。兄弟们都还好吧?”
钱亮起身,激动的回道:“王爷,能为你效命,是属下和兄弟们今生最大幸事。”顿了顿,又道:“属下和兄弟们也没有让王爷失望,此番趁着耿精忠被清廷打怕了,属下成功说服他请王爷入驻福建,并将接壤江西、广州、浙江三省的几个州府,让出来给王爷驻守。”
郑克藏哑然失笑,道:“这耿精忠还真是老了,被清廷吓破了胆子,如此一来,清廷是再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但他也成为了咱们的瓮中之鳖。”
钱亮亦笑道:“只要王爷一声令下,属下就立刻动手,除掉耿精忠,助王爷全面接管福建。”
“不可!”陈近南出言反对,道:“耿精忠此番邀请咱们进驻福建,是为了合力抗清,若无端将之斩杀,强占福建,必会引来天下非议。这于咱们推翻清廷的大计,甚为不利。”
“不错!”刘国轩接口说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是不成!欲占领福建,我们还需占据大义才行。”
陈嫣儿嫣然一笑,说道:“此事倒也不难。此番我军福建诸州府,不必急于与清廷对上,反而全力治理敌方,安抚百姓。这时间一长,耿精忠自然就坐不住了。但若想将我们驱除出福建,唯有向外求援一途。吴三桂此时正与清廷打得火热,恐无暇顾及他耿精忠,更何况是和咱们对上。但清廷就不一样了,对于清廷来说,我们的同样是叛军。这时,就要看钱亮你的本事了,只要你能成功说服病急乱投医的耿精忠投降清廷,我们所需的大义,自然也就有了。”
“好!”众人闻言,无不深以为然,点头赞叹不已。
郑克藏笑道:“如此,就依嫣儿之计行事。此行,我们务必要做到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就由岳父、嫣儿、志彬和董郁,连同锦衣卫随我一同进驻福建。师父,文杰,台湾乃咱们立足之本,就拜托二位了。”
“是!”众人同声领命。
第二日,钱亮一行人,返回福建,向耿精忠复命。郑克藏未免夜长梦多,于三日之后,亲率诸位文武重臣,以及锦衣卫进军福建。
郑克藏大军初至福建,得到了耿精忠热烈的欢迎和款待,耿精忠本欲多留郑克藏等人几日,却被郑克藏以军情紧急,抗清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为由推脱,只停留了一日,便兵进耿精忠所割让的几个州府。
郑克藏入主各福建各州府之后,依照陈嫣儿之计,并未急着去找清军的麻烦,反而倾力治理地方,开仓放粮,安抚百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