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格力引发的风暴还未平息之际,又有一场核弹级别的并购交易在北中国曝出,一南一北两大阵线相继引爆,让中国自主品牌保卫战进入生死存亡阶段。
跟格力相比,北边的交易更让人心悸。
被誉为“中国第一制造”的徐工集团,决定以20亿人民币价格出售85%股份卖给美国的投资集团凯雷资本!
如同平地起惊雷般,昔日中国第一制造,很快就要变成美国第一制造,白纸黑字协议已经签字,这让许多行业专家都喊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陷了!”
徐工集团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许多基建工地上使用的设备都是徐工出品。明星产品有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泵车、搅拌车等,它们被生动比喻为一个国家基础建设的螺丝钉。
截止2005年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领先的是以卡特彼勒和沃尔沃为代表的外资巨头,他们凭借价高质优的进口产品在工地上颇有声誉,占据高端市场。紧随其后就是以徐工、柳工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依靠传统优势占据了中端市场。另外就是三一重工为首的民营机械企业,从低端市场起家他们发展势头迅猛,开始不断蚕食国企市场份额。
三方势力虽然彼此竞争,但基本维持了稳定格局。现在一旦徐工集团缴械投降,那么柳工等国企也会成为外资目标,今后中国机械工程行业将成为外资“一股独大”的局面!面对强势的外资,残弱的民营企业如三一重工根本无力招架。
在中国政府不断以国债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尤其工业化、城镇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身处朝阳行业主营基础装备制造的徐工集团竟然要卖身,这真是不可想象的局面!
“徐工徐工,助您成功”,这句广告词充满了中国本土特色,现在却需要美国资本前来帮助自己成功。
为何徐工集团要对外出售呢?
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资金,没有足够资本进行再投入,企业希望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来解决资金困局。
2005年,徐工预计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占到当地政府gdp的20%,集团总资产为72亿。
徐工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企业臃肿,每年利润还比不上销售额只有自己一半的民企三一重工。在国企改革号召下,地方政府准备把这个包袱甩掉,面向全球征集战略投资者。
在账目上徐工上市公司属于盈利模式,但放眼整个集团,实际上徐工已经连续亏损了3年时间,这让地方政府做出了忍痛割爱的举动。
中国最大的机械工程制造商要出售,自然引来众多企业和资本争夺。不但全球行业第一的卡特彼勒来了,就连国内民营后起之秀三一重工也大胆参与了竞争。
谁能吞下徐工,谁就能一举成为中国机械行业的霸主,尤其国内基建行业已经有复苏苗头,聪明人都知道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地方政府也知道,只不过他们经过风险评估后,觉得卖掉徐工是一个好选择。跟格力一样,除了甩包袱,还能招商引资来大投资商。
除了失去股权增值收益外,纳税、就业依旧保持不变,还能甩掉政府头上2万工人的包袱,至少今后工人失业要算在美国人头上,这是经济化的地方政府做出的理性选择。
中国市场门户大开,当然引来全球资本来抄底,尤其是国外美金进入中国就是硬通货,投资更是超级划算的买卖。在美国3亿美金只能只够一条生产线的筹建成本,但来到中国可以把一家机械龙头企业收购,这就是发达国家资本对落后国家资本的优势。
除了卡特彼勒外,凯雷资本、华平资本、花旗投资、aig、****等美国投资机构也纷纷报名,以**裸的真相揭示出美国资本正在大规模抄底中国市场。
既然招商引资,自然地方政府更加青睐外资手中美金这样的硬通货,所以三一重工这样的民企由于实力不足被首先排除在意向名单之外。
照理来说,卡特彼勒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产业对口,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资金方面也很雄厚。在那么多家竞标者中,卡特彼勒是极少数从事实业的对象,剩余都是金融投资机构。
不过卡特彼勒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其他金融资本并没有跟自己竞争的底气,不同意保留“徐工”这个品牌,而准备把徐工当成代工厂,力推卡特彼勒品牌。另外,还要求大规模裁减企业员工,毕竟2万工人创造130亿的产值在美国人看来是非常低效率的存在。按照他们的标准,5000名工人配额已经是美方最大的让步,要求中国政府承担1.5万名工人的失业成本。
如此要求在中国招商引资中是犯了大忌,裁员加放弃自有品牌,是地方政府不敢明目张胆触及的底线。
另外,徐工在多年前曾被卡特彼勒坑过一次。10年前双方联合投资8200万美金成立了生产挖掘机的合资企业,徐工在其中占据40%的股份。后来企业不断莫名其妙亏损,依靠技术优势管理权掌握在外方手中,需要不断追加投入。本以为投资会迎来回报,没想到却一直入不敷出,徐工背上了沉重负担。在需要追加投资时,徐工没钱投入,只能把手中40%股份折价卖给美方,合资工厂变成了美方独资,为卡特彼勒本土化做了嫁衣。
反倒是凯雷资本认识到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甩掉国企包袱,又想引进大项目保留本土品牌的矛盾心态,提出了“保留品牌、在中国注册、核心管理团队和职工队伍基本稳定”的方案在众多竞争者内最终胜出。而且,他们还提出将协助徐工打造发动机和商用车项目,继续打通整个产业链,赢得地方政府的青睐。
在格力风波渐起之际,徐工并购案双方就闻到了不妙的气息,于是双双加快谈判步伐,最终正式签订了协议。凯雷资本将以20亿人民币收购徐工集团85%的股权,将来运作徐工到海外上市以此谋求投资回报,同时在投资退出之际徐工享有优先回购权。
凯雷内部估计,这次抄底徐工,将来注入资本经过包装后,仅以“中国第一制造”这个名头,再加上美国资本背书,至少可以获得100%的投资回报。
跟地方政府短视不同,凯雷资本来到中国就聘请熟悉中国国情的中外专家,对可以获利的行业进行各种想尽分析,得出抄底中国是一本万利的低风险生意。
“这是一次‘用美元打造徐工品牌’的双赢合作,也可以说是曲线救国道路的延伸。凯雷承诺不干预我们企业的正常运作,只在财务方面进行监督,同时配合我们的国企改制形成市场化经营模式,是职工、管理层和地方政府都认可的理想合作对象!”
当协议终于签订的这一刻,徐工集团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们赶在格力冲击波抵达徐工前完成了并购协议,白纸黑字生米煮成熟饭,就算遭遇再多议论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
只做空调的格力要出售都能招来如此多媒体,意义更加不一般的徐工肯定会迎来猛烈炮火攻击。这也是徐工、凯雷以及地方政府心照不宣飞速推进谈判进程的原因之一。
“中国政府兑现了他们加入wto时答应放宽市场准入的承诺,徐工是中国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凯雷能成功收购对方,是国际私人资本在中国收购大型国企股权的破冰之举,将会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全新的方向!
凯雷的成功,充分证明中国是世界最佳投资国之一,中国政府保护合法外商的投资权益。”
西方一家主流媒体对凯雷成功收购了徐工大肆报道,在文章中为这样的举动唱起了赞歌,称其为足以载入年度最佳并购的大事件。从文章报道中可以看出,国外资本对中国庞大的大型国企改革产生了浓厚兴趣。
就算徐工以及地方政府想保持低调,但在西方媒体大肆宣传下,徐工被以20亿人民币成功卖身美国投资机构的新闻终于开始发酵,风头很快就超越了南方的格力集团。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跟格力相比,徐工才是更加应该保护的自主品牌。
修路建桥起高楼大厦,都需要徐工的机械产品,跟格力比起来徐工更加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今后中国所有工地上机械产品都将打上美国人的烙印,这样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恶果为何就堂而皇之实现了呢?
“现有国家政策规定,除了盾构机之外,剩余机械工程产品都不涉及到国家安全。
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等跟轿车一样,属于工程日常使用产品,国家并未将其列入安全战略领域。
因此,我们这次出售,属于正常企业行为,职工、企业和地方政府利润都没有受损,属于三赢选择。”
纸包不住火,媒体纷纷北上来到徐工集团采访,针对打包卖身给美国人是否危害到国家安全,徐工方面的发言人说出上述一番话。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媒体一片哗然,要知道汽车领域国家可是管控很死,50%股权比的份额不容突破,而徐工则直接卖掉了85%股权,相当于把命运拱手让给了美国人。
跟马大粗的卡特彼勒相比,凯雷资本就聪明多了,他们承诺把其中3%的股权授予徐工现有管理层以示激励,实际折算下来市值至少在1个亿以上。要知道当下国企高管每个月薪水在2000多元出头,1个亿的奖励是所有人一辈子都无法奋斗获得的直接收入。
这也容易理解为何凯雷资本在徐工并购案中可以一路绿灯,获得管理层的大力支持,最终把其他竞争对手都淘汰出局。
对于并购后职工、企业、地方政府都没有损失,美国人也没有损失,到底谁损失了?
当然是国家损失了,今后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将被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徐工私下卖身给美国人的新闻,不但民间舆论一片反对,就连国内同行也大声抗议。
一是将来外资一股独大,国内弱小的自主品牌将没有抵抗的能力,会被全部扼杀。二是大家看到了徐工以20亿元就卖身,实际上就是一块大肥肉,都想上来啃上一口。
“跨国企业图谋的不仅是中国市场,而是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整合’中国市场和资源,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确保其在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
将来国外企业牢牢把持高端,而中国只能成为加工车间,沦为产业链的最低端!
这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他们依靠资本和技术把持高端,让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承担维持低端市场生产责任,方便他们占据高利润的金融资本领域。”
胡一鸣针对此问题,一针见血挑明道。
本来专注汽车的韩皓对机械工业领域没有太大想法,但伴随拿下玉柴后,他的思路有了新的改变。
玉柴生产的柴油机可以无缝对接在徐工集团旗下诸多机械产品之上,有了玉柴,再拿下徐工,那么可以瞬间打通产业链,成为中国机械工程行业的新霸主。
因为,即使徐工跟凯雷资本签订了协议,但还需要中国商务部进行最后审批。
在舆论一片反对声中,韩皓从可靠渠道得到的消息是,该项交易将不被批准,这意味着包括中华集团在内的许多企业将有重新抄底徐工的机会。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