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了,又吃粽子了,突然想到粽子来历的传说。
传说,端午节的粽子,是人们为了黏住鱼的嘴,让鱼不能伤害屈原的尸身而做的。
可是,为什么后来,这粽子不是丢到水里喂鱼,而是进了我们的嘴里呢?
我利用小学时,老师教的“阅读理解”技能,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有了以下的一个理解。
可能那个传说中的鱼,并不真的是指实实在在的鱼,而屈原的尸身也不是指真正的尸身。
那么,鱼是暗指什么呢?谁吃粽子就是指谁。
想一想,我们这些吃粽子的人,是不是很少有人去说屈原的不好?仔细想想,屈原究竟哪里好,好像也真说不上来,是伟大在治国安邦了,还是伟大在抗击侵略者了?为什么,数千年下来,很多可能比屈原更伟大的英雄人物,我们都已经不是很熟悉了,却还是知道屈原呢?
粽子黏住了鱼的嘴,但想来也黏住了吃粽子的人们的嘴。
由此,再进一步的去想,黏住鱼的嘴,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黏住人的嘴又保护了什么呢?大概,就是保护了屈原的身后名吧。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