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吞象,亦作“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一般乃是意指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在曹操看来,刘备要是真有这个打算,那还真就是痴心妄想!
须知袁术势大,占据天下富庶之地,兵马众多。
与之相比,刘备即便占据了沛国,也只是一条小蛇,想要把袁术吞下来,完全不现实。
因而曹操想了想,便皱眉道:
“刘备军如何敢有此愿?”
荀彧在一旁亦是沉声道:
“奉孝此言属实有些骇人听闻,今袁术虽称帝,四面皆敌,然则其势我军尚有忌惮,刘备军力不足,如何能吞得下这偌大势力!”
眼见二人如此,郭嘉正色道:
“在下敢言此,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袁术虽然势大,可未必不能谋也!”
“正如文若兄所言,袁术现在已四面皆敌。”
“首先我军尊天子,袁术篡逆,我军必要图之!”
“其次孙策在江东势起,早已不甘人下,与袁术之间必有一战。”
“再次,吕布如今与袁术交恶,势同水火,自不能容!”
“另外海西还有一个陈瑀也与袁术有怨。”
“刘备军虽无力,可我等却有其力。”
“料想袁术虽然势大,却难挡住四面进攻!”
“换而言之,刘备无需击败袁术,只需考虑如何从乱战之中夺取袁术基业即可!”
曹操听到此处,眼睛一眯道:
“奉孝言此,莫非是说,刘备图袁术,并非想用己力,而是想要借用我等之力!”
“正是如此!”
郭嘉点了点头,对曹操道:
“刘备军不仅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
“在下之所以能推出对方目的,还是要从刘备谋夺沛国这一战说起!”
“敢问主公,可能看出敌军此战夺取沛国的目的何在?”
老曹一听这话,自是脱口而出道:
“既是夺取沛国,那目的自当在沛国之上!”
可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夺取沛国是很明显的目的,可对方的操作远没有这么简单。
思虑了一会儿,他猛然抬头道:
“敌军的目的,在于吕布?”
“正如主公此言!”
郭嘉见老曹醒悟,即点头道:
“准确来说,敌军的目的是在用吕布挡在身前,趁机夺取沛国!”
“沛国只是其欲取之地,而吕布才是算计的关键!”
“可刘备军如此,又能有何好处?”
荀彧再度开口问道:
“多此一举,即惹了袁术,又惹了吕布,其利何在?”
“文若兄此言差矣,敌军如此,可谓好处极多啊!”
郭嘉摇了摇头,解释道;
“其一,刘备若不为此事,他若取沛国,必被袁术所恶。”
“可现在有吕布挡在前方,袁术自要迁怒吕布!”
“刘备可借机在后面慢慢发展自身实力!”
“其二,此举看似即恶袁术,又恶吕布,实则是让刘备军获取了主动,坐看两家争斗,若吕布获利,则取其利,若袁术获利,则攻袁术!”
“也是陈宫善谋,看出了敌军有所谋划,不然现在吕布恐怕要面对两家威胁!”
“其三,此举即让刘备得了一根基之地,又让刘备抽身于外。”
“眼下袁术要面对我军、孙策、吕布、陈瑀四家兵马,不会注意到刘备这点家底!”
“可以说,光是这一遭,刘备就有了谋夺袁术之力,袁术却并未警觉。”
“现在袁术要攻击也是攻击我等,刘备自可从中取利。”
“同样,若是我等攻击袁术,刘备也可以从旁策应,让我等为他挡住袁术兵马,他从其中谋取利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说到这里,他看向荀彧:
“如此一举,便让刘备置身于后,我等在前出力,他自在后面谋划,如何可称之无利?”
荀彧闻言,自是言语一滞,他倒是没往深处去想。
而老曹听到这里,已是眉头紧皱道:
“好个刘玄德,亏我以他仁义,尚且敬他三分,不想竟会行此下作之举!”
在他看来,刘备这一招可谓阴险至极,把自己藏在别家获利,完全没有往日的风范!
可郭嘉闻之,便是一脸严肃道:
“主公须知,刘备此人,仁义为表,枭雄为里!”
“他以仁义对人,乃因麾下未有善使阴谋诡计之人,绝非此人甘于如此!”
“如今得了谋士献策,为图大事,自然听之任之,便是苛责也无用处!”
“当前之要,在于敌军此谋厉害,又是阳谋,我军当寻一法制之。”
“不然一旦刘备成功崛起,则远超袁术之患!”
在他看来,现在这个形式,对他们来说不可谓不坏。
因为秦瑱这个策略,不是单纯的阴谋,而是在依照大势而动。
面对这种局面,刘备崛起,已成定局!
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想个办法,压制刘备发展速度!
在他视线中,只见老曹脸色阴晴不定,足足沉默了许久,方才眯眼道:
“吾欲出兵沛国,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他想着,眼下要解决刘备之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出兵沛国,先把刘备给打掉!
但他一说这话,荀彧便直接拱手道:
“主公不可,此举断然不可!”
“当今天下,袁术乃国贼,刘备又未谋反,我军如何攻之?”
“若陡然进攻刘备,我军便将失天下之望!”
郭嘉亦是摇头接口道:
“要是能攻击刘备,在下又何必劝主公重视!”
“现在刘备乃是主公亲表豫州牧,又是镇东将军,即便夺取沛国、汝南等地,也是合情合理!”
“在加上现在袁术称帝,刘备此举,乃是为国讨贼。”
“主公若伐刘备,天下人当如何看待我军?”
“就因为讨伐不得刘备,在下方才会言说要制其势!”
他说着,心中自是再度暗叹,这就是此计的厉害。
即便你知道刘备军有这种谋划,你也没办法动刘备军。
因为老曹扛着天下大旗,第一敌人必是袁术!
不先打袁术,就是zheng治不正确!
一旦不正确了,曹操扛旗的正统地位便会受损!
天下人怎么看都是其次,朝廷你也说不过去,更别说北方袁绍早有立新帝之心。
完全可以拿着这件事做文章,让老曹陷入群攻之中。
而且,你现在即便攻击刘备,也未必能将刘备击败,大不了人家换个地方再次起兵。
正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刘备军压根就不怕被打!
面对二人的接连劝阻,老曹就很难受了:
“若是如此,我军又当如何制之?”
“现在刘备已在袁术后方,我军一动,袁术定要以我军为先,刘备自可从中谋划。”
“我军若不动,刘备也可再借他人之力壮大,如此形势,如之奈何?”
一时间,他突然怀念起迎天子之前了。
那个时候想打谁就打谁。
现在反倒束手束脚,连刘备都打不得,着实憋屈得紧。
不过老曹这话,显然激起了郭嘉的胜负欲,当一听便道:
“主公此言,在下并不赞同,如今刘备势起,虽然无法可止!”
“但我军未必无法可制!”
听得郭嘉此言,老曹顿时眼睛一亮道:
“奉孝莫非有办法应对此事?”
荀彧自也看向了郭嘉,想看看郭嘉准备怎么和秦瑱掰腕子。
迎着二人目光,郭嘉沉吟了一会,整理着自己思绪道:
“要想应对刘备谋划,我军便要着眼于敌军的弱点!”
“依在下之间,刘备军此策虽好,却有一个最大的限制,即是刘备军实力不够!”
他背着手迈步而出,嘴上给二人分析道:
“我料敌军如此谋划,是不断借我三家之力,蚕食袁术根基。”
“然则刘备兵马本就不过万余,如今虽有沛国之地,可要吞下袁术军还是不够。”
“他们需要时间,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那咱们便从这时间下手,让刘备没有足够时间壮大!”
说到这里,郭嘉转过身来对曹操道:
“故我军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袁术!”
“并且夺取袁术的大部分土地。”
“如此,刘备即便能从中获利,取得些许土地,他也守不住!”
“到了那时,没了袁术这个国贼牵制,我军便可趁机进攻刘备。”
“这般行事,或可解刘备之患!”
曹操听着郭嘉这话,不由暗自点头。
郭嘉这话说得在理,刘备即便有图谋,可实力是硬伤。
只要他们打的快一些,刘备就算得了土地,也不是他们对手。
而没了袁术,他也可以趁势进攻刘备!
到了那个时候,在绝对的实力碾压面前,刘备多半也难有应对之策!
念及此处,他抚须一笑道:
“奉孝此言可也,如此可让刘备图谋一空!”
而荀彧在一旁听此,自是抚须皱眉道:
“可袁术势大,兵马众多,如何败之?”
他一说完,郭嘉便自信一笑道:
“若图他人,我军未必有能,可图袁术,却是易如反掌!”
“当今袁术四面皆敌,能维持其势,在于各方难以协同,故主公可以上表天子,以天子诏令刘备、吕布、孙策、陈瑀等共伐袁术!”
“可使这四家进攻九江之地,我军自从许昌出兵,进攻汝南之地!”
“如此,袁术顷刻便会陷入首尾难以兼顾之境,便他兵马众多,也难敌我五方兵马。”
“而且我军行此计,刘备以仁义为名,必须也要动兵!”
“他南下要想再借他人之力,便只有两个途径,一者与那三家取淮南,二者与我军取汝南。”
“若他取淮南,便要先谋三家,便算他能谋取淮南,袁术见淮南被破,必要回军牵制,我军可趁势败之。”
“若他谋取汝南,我军便可先按兵不动。”
“他兵马不过三万,可动之兵至多两万,我军若不动,他也不能动!”
“我军自可静待形势变化,若有败袁术之机,便一举败之!”
“刘备军便是能从中取些小利,亦不足为患!”
说到这里,郭嘉便是昂首回身道:
“行此一计,自可先败袁术,再攻刘备,解去敌军之患!”
他话音一落,老曹便大笑起身道:
“奉孝真乃吾之奇佐,有此谋划,吾何忧也!”
他最怕的就是郭嘉没办法对付秦瑱。
可现在看来,郭嘉未必就不能和其一较高下。
眼下他有兵马,有天子,有谋士,你刘备拿什么和我玩?
即便秦瑱再能,也未必能改变这等实力差距。
故而一时间老曹心中忧郁自是一扫而空。
而荀彧见得此状,自是对老曹一拱手道:
“司空,奉孝此计可也,我军正可依计行事!”
见荀彧也表态同意,老曹不再犹豫,当即便拍板道:
“便依此计,文若你去拟表,即日我便上书天子,讨伐袁术!”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