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生也不是那种心肠特别歹毒的人。
他只是一名和司马懿一样,向胡昭求学的士人,并不是天生狠戾的恶人。
周生的家族周家,在当地是大族。
周生从小就长得俊俏可爱,而且表现得异常聪明、才华非凡,因而备受家中长辈的宠溺。
仗着这份宠溺,周生平日里颐指气使惯了。家中的下人,从来就没人敢忤逆他,他的兄弟姐妹知道他这个性子,也都尽量不违逆他,而外人因为他的家世,也都尽量地让着他。
这诸多的因素叠加在了一起,遂养成了周生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性子。
在周生的心目中,司马懿这个靓仔居然敢抢他风头,与他做对,这就无法容忍了。
偏偏司马懿的家世、长相、学识、口才还要胜他一筹,让他在众人面前吃瘪了数次,就连老师胡昭也更看好司马懿。
这叫他如何能忍!
他完全咽不下这一口气!
既然明面上拿司马懿没有办法,周生就直接来硬的。
看着被绑在树上的司马懿,周生重重地呼了一口气,似乎要把这多日以来积赞的郁气,一口气全部呼出。
看着司马懿一双鹰眼还在四处地张望,周生就生气,在杀司马懿之前,要不要先挖了他的眼睛?但想到对方眼睛处血淋淋的模样,周生打了个寒颤,还是算了。
不过在此之前,周生还想羞辱一下司马懿,多出出心中的恶气。
周生突然掏出了司马懿口中的破布,后退几步,大声喊道:“司马懿,你也有今日!”
司马懿见自己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心中顿时又燃起了无限的希望,为了不让周生有所察觉,司马懿就尽量不让自己的脸上,显露出丝毫的异样。
司马懿毫不犹豫、态度极为诚恳地快速说道:“周生,是我不对,平时不该和你作对。你放了我,我绝不事后追究。并且今后也不再抢你风头。今后我要是看见了你,掉头就走...”。
“咱们司马家、周家都是当地的名门旺族,理应互相扶持...”。
“咱们都拜在老师胡昭的门下,是同门,理应...唔唔...”。
周生又用破布把司马懿的嘴给塞上了。
周生本想看到司马懿痛哭流涕、哭喊求饶的软弱模样,没想到这个司马懿是个硬骨头,不给他“欣赏”司马懿丑态百出的机会。
而司马懿是出了名的善于辩论,有着“三寸不烂之舌”之称,自己可不能被司马懿的言语给说动了。
于是,周生狞笑道:“晚了!”
“这处风景秀丽之所就是你的埋骨之地。”
闻言,司马懿彻底绝望了!
既然他最拿手的口才都无法拯救自己,那今天的这个劫难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了!
他将眼睛闭了起来,等待自己最后命运的到来。
希望等会不要太痛。
下辈子一定不能再这么张扬了!
周生正要吩咐歹徒们动手。这时,小道极远处突然传来焦急的呼喊声:“周生,刀下留人!周生,刀下留人!”
这个声音不停地呼喊着,由远方快速地朝着周生、司马懿等人逼近。
“等等,好像是老师的声音!”司马懿猛地睁开了眼睛,扭头一看,只见远方有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骑着马急驰而来,嘴中还在不停地呼喊着“周生,刀下留人!
等马驰到近处,司马懿才看清楚这名骑马的男子真是他的老师胡昭。看见老师气喘吁吁、满面风霜的样子,顿时,他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
他平时和胡昭亦师亦友,没想到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胡昭这个文弱之士能及时赶来救他!
待来到众人的不远处,胡昭一拉马头,让马急停住。没等马停稳,他就急不可待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胡昭能赶来解救司马懿,多亏了司马懿的同学报信。
司马懿在马车上的祈求,还是应验了。看见周生绑架司马懿的同学,将情况告知了正在家中的胡昭。
胡昭听了这事,当场就急了!
胡昭立刻拿上一件外衣,没有带仆人,一个人就骑着马,沿周生一行人离去的方向,紧急地追了过来。在周生他们即将动手之时,他恰好赶到了。
见胡昭下了马,周生喊了声:“老师!”
周生喊完老师之后,突然命令奴仆上前拦住胡昭。然后,他高声说道:“老师,您也知道我和司马懿的恩怨,我和他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今天没人能阻止我杀司马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胡昭焦急地推了推周生的奴仆,推不动。他只好说道:“等等...”。
胡昭匀了匀气,然后尽量平和地说道:
“周生,你和司马懿是老师最喜爱的二个弟子,可不能同门相残啊!”
“周生,老师平时待你怎么样!不说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也至少和老师的儿子没什么两样吧。”
“...”。
“给老师一个薄面吧!”
周生不为所动,但也没有再发狠话。
胡昭见周生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周生,你是你们周家的嫡子,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杀了司马懿,就只能逃亡天下了。你的大好前途,从此就会毁于一旦!仅仅为了司马懿一人,值得吗?”
“何况司马家是河内的名门大族,司马懿是其家主司马防最疼爱的儿子,你若下了死手,司马家与你必将不死不休。”
“...”
周生听到这,理智有所恢复,变得有点犹豫不决。
胡昭见到此情形,“扑通”一下,当场就跪了下来:“周生,老师求你了!”
周生见到此情形,连忙上前扶住胡昭,想要扶他起来。
但胡昭挣扎着,不肯起身,“你不答应,老师就不起来!”
“你和司马懿终归只是意气之争啊!”
“你们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啊!”
“老师求求你了!”
周生看着胡昭着急的脸色,满脸的汗水,身上单薄的衣衫,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他终于想起了平日里,老师对他的照顾和爱护。
他跺了跺脚,长叹了一声,恨恨地说道:“老师,我答应您便是。您快起来吧。”
胡昭欣喜地站了起来。
周生看了看四周,极不情愿地招呼众贼人和仆人赶着马车离去,只留下了欣喜若狂的司马懿和胡昭二人。
胡昭赶紧上前将司马懿身上绑缚的绳子解开。
司马懿一待绳子被解开,就扑在胡昭身上,哽咽道:“老师!”
司马懿此时百感交集,但千言万语、万般委屈只化为了二个字“老师!”
胡昭拍了拍司马懿的后背,以示安慰。
等司马懿的心情平复之后,胡昭认真地告诫道:“仲达,经此大难,以后你切切不可再乱出风头了。”
“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司马懿无比郑重地回道,“懿谨记老师的教诲,今后,决不敢或忘。”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