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丁忧的乔银,重新换上了一身鲜亮的新衣,和郎先生,神行候一同出了偏厅,来到客院。
周府客院,同样是三进三轩的屋子,清新雅兴。
几人一进院门,就看见小院正中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位面容俊秀的公子。只见他双目微闭,吐纳平和,似乎全身上下都和天上的星辰交相辉印。
正是宜亲王。
乔银他们进了院中,宜亲王并没有动,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他知道有人来了。就像一个普通人正在忙碌,点头和客人打了个招呼一样。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
郎先生微微往乔银的身后缩了一点。
因为这位宜亲王不论是身份,还是修为,都让他感觉到莫大的压迫感。
但是这份压迫感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所有的意念全部被宜亲王收归身心!这种空洞的错觉,差点又让郎先生把持不住,神魂都差点被吸出来。
“人仙,这就是人仙?真是太高大了,简直不能用神通来言喻啊。”
郎先生也是鬼仙修为,神魂还拥有纯阳之力,单论力量几乎不输于雷劫高手。但宜亲王只是结束修炼,就让他有了一种神魂崩溃的错觉。
祁云伟的拳意能对抗天地意志,而这位宜亲王自己就是一方天地。
不过宜亲王的威势一敛,很快就消失不见。他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文弱的富家公子,和大将军王扯不上一点关系。
“失礼了!刚刚突然有了点灵感,并非故意怠慢诸位。还请乔大人和郎大人不要见怪!”
宜亲王开口说话,露出一口细密的白牙。这让乔银不自觉又想到了那位天竺神僧。
“四十颗牙齿!”
武经上说,肉身修炼成人仙,全身的汗毛都会脱落,肌肤光洁如玉;牙齿也会脱落,然后长出四十颗恒齿,完全脱离凡人的肉身。
这就是天竺描述的佛相,武道中的无漏真仙。
“王爷言重了。”
乔银回过神,不禁赞叹道:“恭喜恭喜!王爷的肉身终于突破,到达人仙意境了。”
“真的?”
神行候微微一惊,郎先生也流露出骇然。
“同喜。”
宜亲王微微点头,再次开口说话,声音似乎带着若有若无的回音;而且在隆冬时节他的口中竟然没有白雾,仿佛身处于另一个时空。
“承蒙在此圣地闭关数年,我的肉身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只可惜,老夫人参悟的是民生,我不过是一介武夫,与她老人家的意境难以契合……”
听了这话,刚准备欢呼的神行候赶忙闭上了嘴。
“拳意与肉身不匹配,的确是修行途中的一个难点。”
乔银似乎早有所料。因为他编撰的庶民体操,只有正直的人才能修炼,这就是拳意和肉身不相匹的结果。而体操只是基础的入门功法而已。
人仙武道,是肉身和精神的一个极致。并非宜亲王心地不正,只是大道三千,每个人只能寻求自己的道,差之毫厘都会失之千里。
不过乔银却说道:“如果是为了此事,王爷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等来年春雷一响,我就要去渡雷劫,那时王爷可与我一同修行,共访人仙大道。”
“你要渡雷劫?”
宜亲王听了乔银的话,似乎感应到了什么。
“原来如此……你继承了老夫人的遗志,参悟了人仙大道!五次雷劫,轻而易举。”
“什么?”
郎先生和神行候都望了乔银一眼,因为他刚刚突破武圣过于震撼,一时竟忘了他还是鬼仙。
乔银也并没有否认。
“所以这是难得的机缘,今逢大道降世,非我一人可独占。王爷虽为武将,但止戈为武;少时出将,老来入相,抚国安民,亦为大道。”
“……”
品味着乔银的话,宜亲王觉得颇有意味。呼吸之间,精神与肉身似乎真有了一丝契合的感应。
于是乔银笑了笑:“今日难得空闲,王爷有没有兴趣与我一同外出浏览一番,参悟一下民生之道?”
“哦?”
宜亲王听了,似乎有些心动。不过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婉言谢绝了。
“我长于深宫,虽有心体恤百姓,但到底修为尚浅。以现在的境界去察访民情,不过是装腔作势而已!倒不如做好分内之事,等修行圆满之后再说吧?”
“嗯,王爷说得在理。”
对于宜亲王的推诿,乔银也表示理解。
让一位王爷微服出巡,与其说是体察民情,不如说是政治表演。换了别人可能无所谓,但宜亲王正在修行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虚伪。
“如此,王爷请保重,我们先告退了!”
解开了宜亲王的心结,乔银也和他作了别,“神行候爷,您好好照顾殿下,有什么事就过来找我。”
“乔大人放心。”
神行候也微笑着拱了一下手。
随后,乔银和郎先生和神行候一同出门,离开了客院。
郎先生也重重松了口气,又恢复了原本风流倜傥的模样。和宜亲王会面让他的精神大波大动,不过能看到人仙拳意,对他的好处也难以言述。
……
时近中午,乔银和郎先生出了周府,一同走在了太平庄平坦的大道之上。
在丁忧期间,乔银不能直接在衙门当差。不过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在家办公,除此之外就是闭关修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视察新政的成果。
太平庄,如今已经改为了新桥区,正式成为了源州府的一部分。这里有了正式的区长和行政机构,也有了当地的小型产业,人民生活日渐富足。
新桥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以它为代表,源州周边的郊区,以及泯南农业改革后形成的乡镇,也开始了新一轮乡镇小城市化的道路。
一座座高大的风车,如今已在新桥区各处矗立,宛如一个个参天巨人。各个磨坊,碾坊,榨油坊,酿酒坊……再也不用争夺那仅有的水渠,只要找到适合的风带就能落户。
从尼多兰带回的风车,被洋务衙门改良,风叶完全用蓝银纸代替。风叶内部镌刻有法阵,能在风力微弱时聚集更多的风,风力猛烈的时候适宜调整。
这样的风车,大大拓展了工场的落户位置,而且提供了远高于人力和畜力的充足动能。除了季风转向时需要拆卸维护,几乎能全年保障工场的运作。
而且风车的传动结构,铸币器的工作原理,同样被大肃的工匠们学习,模仿,改良,融合到了诸多生产门类中,可以说让所有的机械都有了技术上的升级。
现在不单是纺织业,从粮食加工,到生活用品,再到造船造炮,或多或少都进入了半机械生产。新桥区一季加工的粮食,就相当于前三十年的总和。
因此走在现在的新桥区,已经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是郊区了。尽管远处还是有湖塘,有农田,但主干道宽阔平坦,房屋高大而密集,临街的地段几乎家家都是门面,小摊,已经完全是城市面貌。
宽阔的大道边,种着整齐的冬青树。每隔五六丈,还能看到那熟悉的电讯杆,它们以前或许还让人稀奇,不过现在已经成为源州的常态了。
孙连诚的电讯器,如今已经能够传达二十到三十里的单位距离,这让产业的推广更加便利。这几年朝庭也开始向着其他省份修造,争取能覆盖全国。
路上,时常经过一辆高大的四轮马车,装载着满满的成品粮食奔向主城区。
也有比较脏的马车,拖着大量的蜂窝煤运到新桥区贩卖。一路下来,掉下了不少黑色的煤渣。
虽然洋务衙门研发出了电磁陶具,但这东西成本太贵,普通百姓大多还用不起。夏天纳凉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不过冬天采暖,平时做饭,煤炭开始得到普及。
佛罗州,是大肃南方唯一拥有大量浅层铁矿和煤矿的地区。随着炼钢产业的蓬勃发展,煤矿的开采也越来越成规模化,最终在政府的推动下取代了木柴。
瑚州的开发,让源州一度不缺木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而承接东瀛的钢铁厂后,东瀛的制煤技术也传到了大肃,终于解决了燃料问题。
青津钢铁厂,包含了诸多下属门类,其中一个就是制煤。煤炭从开采,筛选,成品,完全就是一个大型企业;光是跳太筛煤的工序,就需要好几座工厂完成。
其中的一种煤炭成品,就是蜂窝煤,以及相配套的煤炉。这套炉具一经推广,很快受到了大肃人民的喜爱,特别是缺少柴草的城市居民。
于是,在东瀛用来炼钢的煤,居然在源州率先完成了民用的转化。源州新诞生了制炉场,蜂窝煤制作所,彻底颠覆了几千年的炉灶生活。
乔银带着郎先生又来到那家“赵记杂菜”,请他吃中饭时。
揭开门帘一进屋,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气:这里的厨房也早就改用了蜂窝煤炉,只不过普通人家用的是小炉子,餐馆是品字道的大炉子。
赵记饭馆如今也大了许多,不再是路边的小蓬子了。宽敞的店子里光线明亮,摆着七八张桌子,已经有好几桌客人正在吃饭,氛围很是热闹。
乔银和郎先生刚在一张空桌前坐下,一个精神大小伙就迎了过来。
“哟,乔大人!您出来啦?”
“什么话?”
这位精神大小伙正是赵掌柜,不过他的话多少让乔银有些无语。
“难得照顾你生意,你就这么招待我?”
“哈哈,看我这嘴。”
小赵倒是一点不在意,显示出乡里乡亲的随意。
“恭贺乔大人丁忧期满,老夫人必然稳列仙台!敢问您想吃点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