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官卑而任,才干为先!”
吕府书房,吕夷简看着幕僚汇总上来的文书,也在琢磨新设的四个官职。
在他看来,太后以曹利用获罪贬官,后被逼杀的这场风波为由,准备扩充御史言官,看似是广开言路,实则是要将言路握在自己手中。
毕竟很多时候,御史言官都是一把好用的刀,即便不刺向政敌,也能成功将水搅浑。
高明的是,太后根本不用亲自下场,只是简单的抛出个引子,朝臣就开始为各自的利益相争,无法一致对上了。
吕夷简早就意识到这位的厉害,此前才会坚定地站在太后一边,但上次的大亏,也让他意识到官家同样不容小觑。
官家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明年就是二十岁,这个年龄点很敏感,可太后显然没有半分还政的意思。
这不难理解,没有人在享受过这等一言九鼎,执掌天下的权力后,还能轻飘飘的放下,尤其是太后这些年执政,比起天子更多了许多艰难险阻,比起天子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努力,那就愈发放不下!
所以吕夷简此番回归两府,准备选一条难度最大的道路,他要站在中间,努力调和官家与太后之间的矛盾,以国朝平稳为己任。
这样一旦成功,宰相之位会稳如泰山,并且日后太后驾崩,官家执掌大权,也不会清算自己,反倒有极大可能,继续任自己为相,平稳权势的交接。
将基本的执政路线定下,吕夷简再看四個官位,做出了一个决定。
放弃!
拿下这几个前途大好的位置,看似是为吕氏门生故旧添砖加瓦,实则是提前下场站队,反倒难以维持自身的地位平衡,他不取也。
将有关御史言官的职位放到一旁,吕夷简又看起了下一份奏劄,正在这时,外面的门轻轻敲了敲,宅老吕程走入,轻声道:“阿郎,小公子回来了!”
吕夷简顿时放下笔,面露喜色:“快带公孺来!”
不多时,吕公孺四平八稳地走进书房,躬身行礼:“爹爹!孩儿来了!”
“过来!走近些!”
吕夷简露出由衷的喜悦,上前抱住自己的小儿子:“长高了!又长壮了!”
吕公孺将头埋在他怀里,眨巴眨巴眼睛,有些无奈:“爹爹,孩儿从应天府回京后,你已经抱过了,那时就长高长壮了!”
“好!好!我儿长大了!长大了!”
吕夷简笑着放开,将吕公孺带到桌边,考校了一番学问,不禁更加满意:“若非积累尚且不足,文章也不够老练,天圣八年的进士榜上,说不定就有我儿的一席之地了!”
吕公孺道:“先生也是这样说的,让孩儿再等一届,多习经义典籍,多观士林文风,自可水到渠成!”
吕夷简抚须:“不愧是三元魁首,你先生的考场之风要多多学习,不骄不躁,不矜不伐,谦逊踏实,绝不多作卖弄!”
“孩儿记住了!”吕公孺点了点头:“范先生也是这般教导我的!”
“不错!还有范希文!好!好啊!”
吕夷简愈发认为,这个小儿子会有大出息,目光微动,再聊了片刻科举之事后,开始引导话题:“你先生近来可曾提过御史台之事?”
吕公孺敏锐地看了看老爹,摇头道:“没有!先生一心修前朝史书,不理那些事情呢!”
“那倒是辜负了夏参政的一番‘好意’啊……”
吕夷简嘴角微扬,语气莫测地道。
夏竦为何要举荐狄进入御史台,吕夷简一眼就看得明白。
夏竦生活奢靡,喜好排场,家中蓄养歌姬数十,又爱好收集古文,研究奇字,如此花销当然得大量的钱财供养,族中多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生财之道,据吕氏了解,甚至与夏人那边都有些交易往来,从中赚取暴利。
这类官员无疑是最不喜御史言官壮大的,因为一旦真的广开言路,第一批受到攻击的就是行为不检点的他们,但夏竦看出太后心意已决,所用的理由又是冠冕堂皇,唯有先下手为强。
举荐狄进,恰恰是一招妙手,安排一个最年轻最刺眼的御史,不仅对后进之辈有知遇之恩,还能让群臣的注意转移,为自己避难。
吕夷简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布局朝堂,或许都会用这一招,明面上还无可挑剔,毕竟举荐的御史之位,可是进士都羡慕的,正常情况下,狄进入了御史台,还要登门拜访,感谢恩情,哪知道后面会有多少坑在等着。
但夏竦没想到,狄进辞让不受,待在馆阁里面修史,施恩的手段顿时落了空,吕夷简还不放过,不经意间将话递了过去:“听说夏参政准备编撰一部古文典籍,家中多古鼎、钟、盘、敦之器,你先生若对古文奇字感兴趣,该多多去夏府拜访!”
吕公孺抬起脑袋,严肃地道:“孩儿会转告的,但爹爹别害先生!”
吕夷简无奈地揉了揉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子:“当官不是为了树敌,而是要一展抱负,老夫不会害你的先生,他都在馆阁修《唐书》了,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谁都害不了他,只是提个醒罢了!”
……
“当官不是为了树敌,而是要一展抱负,令尊说的真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狄进仔细听完吕公孺的转达,末了微微一笑,颔首表示赞同。
政治求的是团结,而非斗争,似自己这般入仕途未久的年轻后辈,吕夷简能放下身段,消弭过往的矛盾,如夏竦这等比吕夷简还要年轻几岁,同样走到了宰执之位的同僚,吕夷简自然也不会轻视。
所以借刀杀人,让他与夏竦交恶。
依旧是阳谋,用的很熟练。
因为夏竦的举荐,基本可以认定是不怀好意,准备来日将自己树一个靶子,遭受群臣的敌视,说不定那个时候夏竦还要出手保护他,以收自己之心。
可这份算计没成功,表面上夏竦当然不会有任何表示,心底里恐怕就要生出提防和怨恨来。
这种事情很没道理,但官场就是如此,每往上走一步,就会凭白遭受许多敌视,而敌人与敌人还不相同:有的能化敌为友;有的由于互相忌惮,能井水不犯河水;有的则是和而不同,偶尔结盟;最糟糕的无疑是心胸狭窄之辈,一直怀恨在心。
夏竦就是此类人,他在史书中有许多评价,简单概括的话,就八个字:才智过人,人品卑劣。
由于才智过人,夏竦能入两府,由于人品卑劣,心胸狭窄,夏竦很难走到宰相之位,但被他嫉恨上的人,往往也会很难受。
想到这里,狄进又问道:“令尊还说了什么?”
吕公孺努力记下:“爹爹说了不少关于殿中侍御史里行和监察御史里行的事情,说此番太后有意整肃朝纲,才会要求官卑而任,才干为先!”
狄进稍作沉吟,眼睛亮起:“令尊看得清楚,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确实可惜!”
既然夏竦出招,他也就不客气了,原本想到公孙策只是想想,但现在他要尝试一番,将这位好友运作到这个官位上。
公孙策确实是言官的好人选,缺陷是资历实在不足。
过年前后,包拯、公孙策、韩琦等人都有书信送来,讲述了地方上的所见所闻,狄进便能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们在地方上的功绩,做得无疑都很出色。
尤其是公孙策,任地方主簿,本是县令的副手,然那县令却被衙门押司所拿捏,公孙策不同流合污,将押司所犯的陈年旧案纷纷揪出,证据确凿,定罪论处,一扫邪风,以正民氛,可谓大快人心。
可这依旧不够。
理论上公孙策凭借这一任的主簿功劳,可以减磨勘,两年内升为地方主官,然后任一届县令后,再得京师有份量的官员举荐,上达天听,才有资格被选拔入御史言官序列。
而这只是资格,正常情况下也是选不上的,毕竟竞争之人都是进士出身,除非做出特别漂亮的功绩,不然谁又比谁弱?
这种时候往往就是讲背景,讲靠山的时候了,历史上的吕夷简后来为什么能被称为权相,正因为他把持授官之要务,决定了官员的升迁,甚至不按升迁次序,屡屡破格提拔,结果范仲淹实在看不下去,弄了一幅《百官升迁次序图》,将吕夷简的行径堂而皇之地展示于众,然后范仲淹就被贬出去了……
就这么说吧,公孙策如今的资历,历史上大权在握的吕夷简都不敢贸然提拔,毕竟还是要讲究讲究的,不能做得太过,但现在情况特殊。
首先这四个职位是初设,尚未形成惯例,其次太后有言,有鉴于曹利用之前的风波,此番选贤才任要职,朝堂资历为次要,才干为先!
“问题是如何展现出才干呢?”
“每个能考上进士的臣子,都认为自己才华满腹,每位举荐他人的高官要员,也都能说出被举荐者身上的各种优点,终究要办实事……”
让吕公孺去隔壁学习,狄进稍作沉吟,写了一张便条,招来林小乙:“去雷家,送到雷濬手上!”
林小乙接过,想到近来家中事宜的安排,请示道:“阿郎,是不是让十七公子去?”
狄进道:“不,你亲自去,亲手交给雷濬!”
林小乙明白了:“是!”
雷濬没有很快出现,到了第三天晚,才赶了过来,呈上一份案卷:“近来地方上的要案迷案,都在这里了!”
“明杰,辛苦了!”
狄进接过案卷,翻开细细查看。
随着皇城司的部分职权被裁撤,在外察事的联络关系,全部被转到了机宜司,比如并州雷彪,他如今已经算是机宜司的下属。
而这些地方上的地头蛇,一部分即刻来信,表示顺服,至少是表面上的顺服,一部分好似山高皇帝远,依旧对京师的机宜司不作理睬。
所以手中的这份案卷肯定不齐,但也应该能找到所需的案子。
眼见狄进安静地阅览,雷濬等在旁边,嘴唇轻颤,有些欲言又止。
狄进眼角余光注意到了,抬起头来:“明杰,如今还是紧要关头,无论大事小事,但凡与机宜司有关,伱觉得有蹊跷的,都不要瞒我!”
“绝不是瞒仕林兄!”
雷濬赶忙道:“确实有一起案子,当地的察事特意禀告,但不知算不算案子,真要查起来,恐怕颇为棘手……”
狄进道:“说!”
雷濬凑近了些,低声道:“邢台柴氏之人,说他们族中的丹书铁券丢了,起初报了官,却又很快撤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