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岛国?办它!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六十九章岛国?办它!出海寻找高产农作物是赵骏想到的第一条。

  因为古代生产力有限,宋朝如今的人口已经接近一亿,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了一个火药桶。

  而光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很难立即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配给农民,缓解社会矛盾。

  所以他就只能先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办法,比如去美洲寻找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再推动社会进步。

  这也是新时代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先吃饱饭,才能有力气干活。”

  赵骏把第一条说完之后,就停下了,环视四周。

  众人现在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每个人都认真听着,像是求学若渴的学生。

  看到他不说话,吕夷简问道:“赵骏,你怎么不说了?”

  “我是想知道大家对这条的看法。”

  赵骏笑道。

  “说得很好,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我一直在认真听着。”

  吕夷简连连点头。

  “嗯,这些天我们也探究了很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高粮食的产量,确实是当务之急。”

  “我记得赵骏以前说过一句“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这句话是对现在最好的诠释。”

  “在这一点上赵骏的想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你的智慧足以当得起一国宰辅了啊。”

  几名平章国事宰相以及参知政事副相,都对赵骏的话感觉到非常满意。

  甚至已经超出了预料,觉得官家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因为国家长久的本质还是国民必须生存,满足基础物质条件,才能够展望未来,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饭都吃不饱,就想着工业革命?

  所以赵骏能够先抓住主要矛盾,再提出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这样的才能和思路,本身就证明了他拥有治国的能力。

  “不错,生存是第一要务,所以我才会提出来去寻找高产作物,这件事早做早好。”

  赵骏见大家都很满意,就知道过了这关,于是继续说道:“现阶段我们没办法立即就能提高生产力,而想进行大范围变革我认为可能不太行,需要我进行调研之后,才能够着手,所以第二步我认为先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盛度就是搞经济上的副相,这方面他是专家,便提出质疑道:“怎么个开源节流法?这种事情,也依旧需要你去了解吧。”

  “当然不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源节流,而是寻找到合适的方向。我记得伱们之前一直询问我茶法的事情,我给出了你们答案是交子铺,你们别告诉我,过了两三个月,你们还没有动静。”

  赵骏目光疑惑地看向众人,这帮家伙不会啥事都没干吧。

  就看到赵祯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说道:“这些事情朕自然早就已经着手在做,如今汴梁交子铺开后,来交子铺存款者不计其数,朕还挫败了茶商们的阴谋。”

  “茶商的阴谋?”

  赵骏一头雾水,看来在自己瞎的那段时间里,大宋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赵祯就把情况简要说了一下,末了得意洋洋地道:“若非诸多大臣们鼎力相助,恐怕还真让他们得逞。”

  “官家谬赞了,都是为陛下分忧。”

  “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的功劳,臣等不敢贪功。”

  “官家早有应对之策,臣等也只是出了一点微末之力罢了。”

  几名大臣们纷纷谦虚,把功劳推到赵祯头上。

  其实仁宗朝早期士大夫们之间的斗争还是特别有意思。

  李迪和吕夷简争权,就互相打对方小报告,然后在奏折里一边称赞赵祯的英明,一边贬低对手祸国殃民。

  王曾和吕夷简争权,也是互相打小报告。吕夷简说王曾结党营私,王曾说吕夷简贪污腐败。

  赵祯犹豫不决,就问盛度,盛度就给两个人下套,给赵祯出了个主意,最后让吕夷简和王曾同时被罢相,然后他上位当了宰相。

  所以后世人以为的古代朝堂斗争——双方斗智斗勇,两边都是阴谋诡计频出,最终某方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实际上的朝堂斗争——吹嘘皇帝英明睿智,拉近自己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然后趁机给对手打小报告,让皇帝厌恶自己的对手,最终把对手赶出朝堂。

  这简直与后世的真实商业斗争其实是抢公章一般如出一辙。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仁宗朝中后期,由于赵祯性格本就比较软,再加上他中后期身体不太好,处理政务的时间很短,导致朝堂上的宰相们权力越来越大。

  后来的富弼、包拯、文彦博、韩琦、欧阳修等人都曾经照着宋仁宗怼。比如包拯因为张尧佐的事情喷得赵祯一脸口水,欧阳修更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直说宋仁宗昏庸。

  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原因在于仁宗朝早期的宰相基本都是宗真朝过来的,更擅长表面一套背面一套。

  真宗晚期昏聩无能,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如果不顺他的意,就会被贬官,所以这些宰相们也就习惯了功劳推给皇帝,吹捧皇帝英明。

  而仁宗朝中后期上来的都是早期仁宗朝的少壮派,这一批已经习惯了赵祯的性格软弱,赵祯身体不好管理朝堂的时间就少,导致这一批宰相上位之后,颇有点“猴子称霸王”的感觉。

  所以形成了这种较大的差异。

  不过对于眼下的赵骏来说,这却是一件好事。

  因为至少仁宗朝早期的宰相虽然有斗争,但还是比较惧怕赵祯,不敢做得太过分。

  即便想搞小动作,吕夷简也是到万不得已才下黑手,最后还被晏殊阻止。

  要是穿越的是仁宗晚期,一旦赵骏说那些损害他们利益的话,恐怕以文彦博、韩琦、富弼这些人的性情,早就跳起来反怼他了。

  所以他现在能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被这些士大夫们用歪理邪说带偏了路,还真要感谢穿越的时间点不是仁宗后期。

  只是赵骏听到众人吹捧赵祯,还是心里不爽,但顾及赵祯面子,没有发作。

  等他们吹完之后,才忍着鄙夷和不适说道:“虽然搞定了这些,但还远远不够。交子本质上只是加快了商品和金钱流通速度,把经济盘活,而不是做大了蛋糕,要想发展国力,就必须多管齐下。”

  “有什么好主意?”

  范仲淹忙问。

  众人也都翘首以盼,希望他能说出更多的好建议出来。

  “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三点。”

  赵骏伸出三根手指头:“一是继续在各个主要商业城市开设交子铺,把经济再搞得更加活跃一些。二是立即前往日本,对岛根县,哦不对,这个时候应该叫石见地区展开探索挖掘。三是铸造黄铜,减少钱币流通时的损耗。”

  交子铺的道理他们都已经懂了,但这石见地区和黄铜又是什么?

  “能详细说说吗?”

  赵祯说道。

  赵骏想了想说道:“交子铺的事情应该不需要多说了,就先说说铸造铜币,铜币在流通过程当中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青铜和红铜会发生氧化反应。而黄铜具有稳定性,即便是放在水里几百年都不会腐蚀得太严重。”

  “所以只要把黄铜铸造出来,让黄铜币取代青铜和红铜币,那么就可以减少铜币在流通过程当中的损耗,也能降低被埋在地底下或者沾水受潮腐蚀的风险,从而让经济迅速增长,做大商业这块蛋糕。”

  “至于怎么造也容易,明朝中后期黄铜就成为了主要货币铸造材料,是通过将铜和金属锌按照一定比例熔化制得合金,我记得比例大概是60%的铜和40%的锌,要是能再加入一点硅就更好了。”

  “不过你们可能不知道锌,这种物质沸点低,很容易变成蒸汽状态,随烟散失,不易被古代人们所察觉,所以一直到明代才被发现。”

  “我记得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锌技术,生产过程简单,将炉甘石装满在陶罐内密封,堆成锥形,用木炭填充罐与罐之间的空隙,将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来的金属锌锭。”

  “有了锌,加上铜,就可以制造出黄铜了。”

  “然后就是石见银矿。”

  “这个矿是个极为富有的露天矿场,矿床很浅,里面的白银存储极为惊人,在17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开采了足足四百多年才枯竭。”

  “目前宋朝的钱币还处于铜币制度,这种制度过于落后,且不适用于大规模商品流通。如果想要盘活整个经济,就要进行货币升级。”

  “如果能够从日本得到大量的白银流入,那么宋朝就可以施行铜币、银两以及纸币交子三方货币本位并行制度。”

  “到时候铜币适用于小额交易,比如民间百姓之间贸易,生活必须品买卖等。银两则适用于中小型商业往来,像贵重物品交易,去高档场所消费之类。交子则可以用于大宗商品流通,比如粮、茶、盐、油等等。”

  “同时官府必须存储一定的黄金、白银、丝绸等物品作为交子信用的锚定物,用来缓解广发交子带来的通货膨胀。这样交子的本质,就成为了明清时候的大额银票,以及后来的银行支票。”

  “这三方货币本位一旦实施,将会大大增加大宋商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这个时候能继续扩展海外,积极增加对外贸易,将会给大宋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要想达成这一点,那就必须流入更多的黄金、白银以及青铜。我国的黄金矿和储量不低,但很多都深埋地下,开采不太容易。并且能不开采尽量不开采本国矿产,一切都以从外界获取矿产为主。”

  “在这个生产力较低的时代,矿产需要就以浅表层的露天矿为主,而我能想到的最近也是储量最多的黄金白银矿就是日本的石见银矿和佐渡金山,以及他们还有大量的伴生铜矿、硫磺矿、硝石矿都是我们将来需要的东西。”

  “所以攻下日本,抢夺资源,刻不容缓。”

  说到最后,赵骏语气已是十分严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