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运行
前进号。
在距离地面540公里的高度,前进号空间站与两架航天飞机的巨大组合体隐藏在地球背面的阴影里,露出的一小部分更显得伟岸。
李晟是本次风暴号航天飞机的指令长,现在他正悬浮在距离空间站100米远的地方,只有一根安全带连接在前进号一个离心舱段上。
为了能够稳定地待在这里,他的宇航服特意外挂了一个喷气装置。
他在等待的是一次完美的日出,而其他11名宇航员正在操纵着航天飞机的两个机械臂,进行最后一个服务舱的安装工作。
或许是因为最后一次空间站安装任务,这次的两个乘组工作热情极高,提前搞定了一个舱段以及整个空间站所有桁架的安装,加上两架航天飞机,组合体的质量已经逼近1700吨。
地面指挥中心想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最后决定在日出的时候将最后一个“戌狗”舱段安装上去。
“今天是11月5日,宜搬新房,同志们,我们很快就可以生活在全新的空间站里面,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了。”
“李哥,正式运转起来可能都得明年了。”
“……”
前进号首批两个服务舱发射过后就已经开始为整个空间站供电,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都稳定的输出了5MW功率,彻底解决了空间站的“用电荒”。
地面也趁此机会开始对逐个舱段进行测试,毕竟最早的舱段都已经在轨运行了近一年,许多设备都因为缺电没有在太空运行过。
等整个空间站都组装完毕,前进号至少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对14个主要舱段以及19个结构模块进行细致的检查工作,然后才会考虑转起来产生重力,甚至可能得等到春节。
这毕竟是造价上千亿、尺寸和重量都前所未有的超级人造物,万一运转起来出现事故都是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失。
“宏波,你要是那么想洗澡不如报名去给联合矿业打工,月球上肯定能洗澡了,而且他们能制取水,洗澡水还不需要循环。”
无线电里另一个有些沧桑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虽然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的循环系统都极其先进,但循环水……即使受过专业训练使用的时候也不免有些心里芥蒂。
就单单是不需要使用循环水这一点,就足够宇航员多停留一半的时间。
李晟:“你们两个别聊了,太阳还有几分钟出来,我这个角度看有点挡着了,你们把戌狗舱再往左移一点,我照出来更有层次感。”
从他的角度看过去前进号已经显现出了一个完整的大圆环,而且因为12个舱段的布局非常饱满,一点没有传统空间站的单薄感。
很快太阳就从地平线的一侧升起,李晟立刻调整相机,在空间站整个正面被几乎完全照亮的时候按下了快门。
一直拍了几十张照片,他才开始让人回收安全绳。
现在他的相对位置是前进号6点钟方向的“卯兔”舱段,前进号就像是一座顶天立地的摩天大楼,在太空黑暗的背景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包容感。
“戌狗”的安装用了四个小时,这基本用完了宇航员们今天的所有工作时间。
从现在起,“前进”号正式完工了。
12名宇航员最后全部进入到空间站内,6名留守在领航舱和功能舱内,另外6名各自负责一个服务舱和一个生活舱。
领航舱的飞行计算机此时终于检测到了全部身体,开始对各个舱段的电气系统进行自检,同时对六个服务舱的电力进行并网分配。
这一过程也用去了两个小时,同时地面也使用另外的计算机进行了一次检查,全部通过。
下午六点十分,李晟激活了整个空间站的所有设备。
作为耗电大户的生活舱设施终于能够全功率启动,背景音的分贝随之上升了一些,不再是之前那种有些人的绝对安静了。
激光全息显示器上的各个白色模块全部转为绿色,李晟轻轻用手指拨了一下,立刻显示出了下方地球的方位。
这是飞行计算机搭载的太阳系内导航系统,可以缩放显示几乎所有人类已知轨迹天体的坐标,不过现在还只能在地月之间提供精确导航服务。
“报告指挥中心,前进号空间站组装完毕,整体运行良好!”
“指挥中心明白!洞幺,可以进行纪念活动了!”
“是!”
李晟马上带着固定在胸前的摄像机飘向“子鼠”舱,他将按照生肖顺序带着摄像机经一个过460多米长的圆,最后回到出发点,全程耗时预计在5分钟上下。
这是一个很耗体力的过程,但意义非凡。
地面指挥中内,沈祚舟看着沿舱壁大步“跑”起来的李晟,遗憾道:
“林委员长不在,要不然他肯定会说要在太空办运动会,起码田径项目有了。”
大佬:“他现在估计在想怎么安排那100多名科学家上太空吧,你知道当这个消息泄露出去之后那些外国的科研机构和学校是什么反应吗?”
“反对?毕竟这么多精英物理学家呢。”
大佬:“不,我们收到了更多的入会申请,很多人很多人都想借着机会去太空转一圈,已经超过1000份了。”
沈祚舟:“……”
“那他们就不怕这些科学家出事?那可是重大损失。”
大佬:“如果是应用技术型精英当然不能和我们走这么近,但这些都是名气很大现实意义比较小的人,而且他们肯定知道更害怕出事的人是我们。
而且你看看,新远又要花不少钱了,老佘现在也在他们的基地,九章号飞船已经下线在进行检测,月球计划明年将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沈祚舟:“那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了,新远制造的核动力服务舱已经运到了琼州,在催我们的指令舱。”
大佬:“这不是问题,新的摆渡船指令舱又有了很多改进,以后我们每隔四五天就能执行一次月球任务,如果发射三艘上去,甚至每天都能发一趟月球航班。”
沈祚舟:“那太好了,我们是不是能运更多仪器过去在月球建一个宇宙观测中心?”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