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高性能航发的技术拼图

  第461章高性能航发的技术拼图

  “他们看得这么开?”

  俄国人的态度确实出乎预料,毕竟从卖技术到拿技术换技术,这中间的思维转变可没那么容易完成。

  “嗐……姚工刚刚说得对,一回生二回熟,他们都豁出去跟咱一起改苏27了,那这些小事自然也就不在乎了……”

  何明说着耸了耸肩:

  “再者说,皇家海军在南海吃瘪那事,虽然咱两边都没大肆宣扬,但是英国人自己都知道了,那俄国人肯定更早就收到消息了,再跟咱们这边的情况核实一下,不难推测出来龙去脉……”

  “刚开始老毛子是拿出来双方对十一号工程框架内的技术拥有同等权利这条,要求共享的,但是我跟他们说这是电子工业部那边单独开发出来的,跟十一号工程没关系,之后才……”

  他又大概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一下。

  “要是这样的话……那确实值得交易……”

  常浩南并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纠结就点头同意。

  多弧离子镀,一种在真空蒸镀技术和真空溅射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气相沉积镀膜技术。

  由于其安全性和沉积速率高,膜层结合力好的优势,是过去和未来二十年中涂层制造领域最主要的工艺方法之一。

  而几乎所有高端的机械加工领域,都离不开涂层制造。

  从机床刀具表面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的硬质耐磨涂层,到轴承外圆表面为了增强耐受力而进行的增厚处理,到航天器元器件表面用于减缓太空中巨大温差的热障涂层,再到常浩南眼下最急需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的耐高温腐蚀涂层,都需要同类型的技术进行生产制造。

  在过去,国内能买到的多弧离子镀设备都是等级很低的落后型号,不仅镀层质量差,对于镀膜材料也有各种限制,因此这一类元器件大多数都只能直接进口,当然也买不到什么规格特别高的。

  显然,老毛子那边是做过功课的。

  用关键的电化学工艺交换电子战技术,这一波基本相当于互相取长补短。

  实际上,跟很多刻板印象不同,苏联时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的电子工业水平发展相当迅速,哪怕和美国的差距也基本在几年的水平上。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产业集中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范围内,联盟解体之后几乎一点遗产也没给如今的俄联邦留下。

  80年代末的时候是相差几年,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完全停滞之后,到眼下的90年代末,相差的可就不止二十年了。

  毕竟整个90年代都属于电子产业大爆发的时代,错过这段红利期,损失远不止纸面上的10年那么简单。

  而电化学的情况则恰好反过来。

  多弧离子镀技术虽然是由ulti-arc公司和vac-tec公司率先投入商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相当一部分关键技术其实是70年代末从苏联买的……

  没错,即便在冷战最高峰的时期,铁幕两边其实也没有完全断绝技术交流和往来。

  常浩南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他前世的实验室里面,就有一套俄制的stank-nbc-1多功能镀膜系统。

  尽管并不是他本人的课题方向,但是在一众汉语和英语操作界面的设备中,这台设备独一无二的俄语界面着实让整个课题组的人都头痛了好久。

  最后十几个人对着俄语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对照,才勉强搞清楚操作方式。

  别说,还真挺好用,做出来的样品膜层结合力超过100n,几乎是从某第三国采购样品结合力的三倍……

  总之,这笔交易如果能做成,对于双方来说都绝对是件好事。

  不过常浩南很快又嘱咐了一句:

  “如果要交换的话,在谈判的时候一定记得带上受控平面电弧蒸发器和快速中性分子束源,至少设备要搞到手,这两个东西是独立在镀膜设备以外的单独组件,但发挥的是核心作用,要是没有的话,实际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外,还有电子加热和气体离子溅射清洗,这两个可以让金属粒子穿过隔离屏,进入腔体内部,对经过腔内溅射清洗的工件进行镀膜,对于咱们的涡轮叶片还有未来的机床生产都非常重要,所以不仅是设备,技术也得拿到,就算多点代价也行……”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住,看了一眼旁边的何明,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唉,算了,我回去之后给你写个备忘录吧,现在这么说你估计也记不住……”

  “我……”

  何明感觉自己好像被轻视了。

  他很想反驳,但又无从开口。

  因为他真没记住……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常浩南语速本来就偏快,何明自己也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连续四个略显拗口的专有名词直接把他弄宕机了。

  “那就麻烦浩南同志了……”

  好在何明的心态不错,很快调整了回来:

  “不过说起来,你竟然对电化学还有研究?”

  他和常浩南之间的接触虽然不少,但基本只局限于八三工程那段时间,对于后者的认知显然还不够全面。

  “那倒没有,我从上了大学就基本没怎么学过除了物理化学以外的化学知识了,以后或许有可能会涉猎,但肯定不是现在。”

  常浩南摆了摆手否认道:

  “只不过我最近在带团队搞涡扇10嘛,很多零部件都离不开高性能涂层,就看了一些资料,算是了解吧,研究谈不上。”

  他确实也不是谦虚,要是真懂电化学那还何必去拿技术换技术,自己开发一套就完事了。

  实在是两辈子都没正经接触过化学,而眼下的情况也不允许他从零开始慢慢学。

  就算没有这档子事,常浩南也想过去买几台前世用过的同款。

  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对于华夏目前的工业底子来说,本就是极其难以触及的巅峰,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要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

  “涡扇10……”

  说起这个事情,何明顿时就来了精神:

  “浩南同志,伱有没有个大概的计划,咱们的歼11什么时候能用上国产航发?”

  作为飞机制造厂的副总工程师,他对于航发那边的项目也就是了解个大概。

  “这个么……当然是有的,五年以内吧,五年以内让咱们的三代机完全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常浩南的计划是在99年阅兵的时候至少让装备国产发动机全状态原型机的歼11出场,不过他的习惯一直是话不说满。

  当然,即便是没说满的计划,也足够让何明感到惊喜了:

  “这么看,在我退休之前,还有机会造出来一架100国产的三代战斗机?”

  “当然……”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