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蓝玉恐惧!沐英迷茫!

  “水军:南安侯俞同源……步军:魏国公、西平侯、永昌侯……文臣:大儒宋濂,东宫太子系方孝孺……”

  “啧啧,这回朝廷派出的观摩团,阵仗可真不小!”

  “这段时间,怎么再也没有福建雇工身股制的消息,是不是搞砸了?”

  “多半是,要不然,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可能是陛下顾忌燕王面子。”

  “其实失败也没什么,至少燕王殿下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是吗?”

  ……

  消息传开后,整个金陵躁动。

  左相官房。

  刘伯温把茶杯递到宋濂面前,“景濂兄,此番我以左相身份,向陛下开口,让你去福建观摩,去了福建,你可千万别拱火……”

  宋濂和吴海都是当世很有名的大儒。

  两人也是老相识。

  他希望宋濂去福建,劝说吴海不要闹。

  吴海此人,怎么说呢。

  陛下眼中。

  就是元朝余孽!

  朝廷几次三番征召,都坚辞不受。

  一直和一群推崇元朝的文人,隐居为元朝写一些,赞美元朝,惋惜元朝的文章。

  自己不为元朝尽忠。

  竟然劝说福建另一位,也十分有名望的大儒王翰,洪武九年自尽为元朝尽忠。

  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吴海现在站出来,反对福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惹恼了那位。

  那位才不会和他辩解什么。

  可能直接找个理由,给他一刀子!

  燕王不在乎自己在读书人中名声。

  可到底是他救命恩人,力所能及,他想帮帮。

  宋濂似笑非笑看看刘伯温,“青田,你对燕王关心可有点太过了,我知你只是想报恩,可其他人不知……”

  这个老朋友,一身才华,终于能在左相这个位置,尽情施展。

  他可不想看对方,因与燕王走的太近,成为朝中公敌。

  而且,最近这几年,恰是乡土村社奠基的关键时期。

  满朝官员。

  没人比刘青田更合适。

  他也不如。

  他空有学问,但欠缺做事的手段。

  刘青田有手段,也无私。

  陛下选刘青田在这一特殊时期,担任左相,是十分英明的决定。

  大明因此会受益无穷。

  即便他们这些人都作古。

  依旧能遗泽后世子孙。

  当然,除了刘青田外。

  还有一个人也有这份能力。

  燕王朱棣!

  “你放心吧,我虽然支持太子,但我对燕王也无敌意……”

  若非他。

  秋闱、会试,朱四郎一定被不公平对待。

  且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他也觉很不错。

  圣人最高理想,不就是天下大同吗?

  朱四郎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虽然也不是天下大同,但向天下大同迈出了很大一步。

  只是,大明整体大环境。

  不适合全面改造民间,最终实现雇工身股制。

  太子爷没有这份威望。

  甚至,陛下的威望,也不足以压住反对,按雇工身股制全面改造民间。

  可朱四郎在福建,巧妙抓住机会,竟隐隐有些成功势头。

  他迫切想去瞧瞧。

  ……

  东宫。

  方孝孺、练子宁、黄子澄、齐泰、铁铉、盛庸等人,站在朱标书案前。

  “此行,你们去,不要怀着敌意,要谦虚,要多看多问,记住,不要参与到大儒吴海那帮人中去!”

  ……

  朱标不厌其烦说着。

  他想让系统内这些年轻官员,好好学学老四的优点。

  可也很担心,这群人,心中对老四有芥蒂,在福建闹出事。

  许久后。

  朱标才让其他人离开。

  单独留下方孝孺,“希直,你和老四关系不错,去了福建,如果他们说了做了些不好的事情,你多和老四沟通……”

  方孝孺哭笑不得。

  他得多倒霉,承担这么艰巨任务!

  这不是送上门,让燕王夫妇记小账吗?

  可太子爷的安排,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臣定不负殿下期望!”

  ……

  方孝孺从朱标书房出来,走出一段后,仰头看着天上日头。

  哎!

  突然叹息,“这是什么孽缘啊!”

  啪!

  “你方希直和谁有孽缘?”

  肩膀被拍了一下,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方孝孺转身。

  就见沐英、蓝玉含笑站在身后。

  忙行礼,“拜见西平侯、永昌侯……”

  “行了,少搞这些虚头巴脑。”蓝玉摆手制止,说出来意,“我们想让你,带我们去土桥村……”

  他们写信打听朱老四新军训练情况。

  朱老四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直接邀请他们去鸡笼屿观摩。

  人家朱老四大方。

  他们也不能小气。

  思来想去,也没其他投桃报李的法子。

  还是沐英,想到了朱老四和土桥村的关系。

  且朱老四的学生,都是土桥村孩子。

  此番去福建,看看土桥村人,有没有东西,要捎给朱老四和那群孩子。

  事情虽小。

  但朱老四肯定能感受到他们的善意。

  方孝孺呆呆看着二人。

  他都没想到。

  蓝玉、沐英竟想到了?

  这两人,恐怕是太子爷系统内,最想替太子爷笼络燕王的人!

  回神后,忙笑着作揖:“下官乐意之至,下官提议,带上夏时敏夏大人一起去土桥村。”

  夏时敏如今在翰林院供职。

  陛下十分看好。

  而且,夏时敏也是土桥村人。

  比他和土桥村乡亲的关系更好。

  主要是他担心,蓝玉去土桥村,不受待见。

  整个土桥村村民,全都目睹了洪武九年,蓝玉去土桥村找燕王麻烦之事。

  “好,你来决定。”沐英从善如流答应。

  ……

  当天。

  夏时敏、方孝孺,就带着蓝玉、沐英前往土桥村。

  四人骑马入村。

  刚进村子。

  蓝玉就惊呆了,“这是土桥村!?”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类似朱四郎家那种木顶红砖房。

  朱四郎家的木顶,还是铺稻草。

  可他注意到,其他家,房子数不多,但都是红砖瓦顶!

  土桥村都已经这么富裕?

  沐英看向方孝孺。

  自从老四离开土桥村后,朝廷就没人关注土桥村了。

  没想到,这几年变化这么大!

  方孝孺颇有点自豪笑道:“两位侯爷,现在的土桥村,是我们江宁县第一村,土桥村这几年建成了村办纺织工坊、扩大了鸡鸭猪养殖、联合周围其他几个村子,去县城开设了米铺……”

  方孝孺介绍时,都不由感慨。

  他以前怎么也想不到。

  一个农村,一群农民,有了本钱后,发家致富的能力,竟然这么快。

  就像联合周围村子,去县城开设米铺这件事。

  起初,杨八叔等人按照燕王以往的设想,土桥村自己去县城开设米铺。

  然后就遭到了江宁士绅联合针对。

  打价格战。

  很快,土桥村粮铺就承受不住了。

  毕竟,一个村子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

  就在他要插手,帮帮土桥村时。

  杨老八等人竟然自己想出了新招。

  联合土桥村周围十几个村子,一起入股县城的土桥村米铺。

  十几个村子的所有粮食,江宁士绅就扛不住了。

  这时,杨老八带人,第一次找到他,希望他做中间人,出面帮忙说和,两方公平竞争做生意,从此不再搞这种恶性竞争。

  就此,这场农民和士绅的商业战争落下帷幕。

  事后,他专门找到夏时敏求证,是否是夏时敏出的主意。

  夏时敏当时回复,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希直,我做学问自负可以,但做生意,我不如八叔等人!”

  事实证明,联合十几个村子,一起搞粮铺,是八叔等人自己想出的注意。

  ……

  “随着土桥村这块招牌,在金陵地界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做生意实诚,米铺生意十分不错,周围越来越多村子想入股,杨八叔等人已经决定,把粮铺开到金陵城,两位侯爷,往后贵府吃米面,一定要选我们江宁的,绝对实诚!”

  土桥村米面绝对实惠。

  他们自己村中碾米、磨面,并且少了中间粮食收购的环节,成本极低。

  哪怕价格低。

  都比直接卖粮食挣得多。

  因为土桥村粮铺缘故。

  江宁县城粮价全年较以往,下跌两成!

  城中百姓负担更小,日子更宽裕,竟然把这份功劳,归结他身上,称赞他是大明立国以来,江宁最好的县令。

  也不知,蒋进忠知道,会不会生气。

  说实话,蒋进忠功劳比他大,这份荣誉,应该是蒋进忠的。

  沐英、蓝玉瞧着方孝孺都向他们推销土桥村粮铺,不由哭笑不得。

  不过,更多是震惊。

  这就是朱四郎的乡土村社?

  看到土桥村,仿佛就能看到,大明未来,星罗棋布的农村。

  当然,其他农村,没经过朱四郎几年时间亲手认真调教,发展不可能这么快。

  但十年不够。

  二十年?

  三十年呢?

  夏时敏一路都很少发言。

  此刻,看着蓝玉、沐英都被震惊,唇角笑意一闪而逝,他们夫妇,都有些想去燕王身边。

  哪怕出海也愿意。

  不过,他们知道。

  现在留在金陵更好。

  金陵风吹草动,他们也能传个消息。

  而且,土桥村也需要有人看护着。

  殿下出海时。

  肯定会带着乡亲们一起走。

  ……

  咦!

  靠近祠堂时,蓝玉不由轻咦一声,嗅了嗅鼻子,“土桥村还酿酒?”

  方孝孺也有些狐疑。

  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众人循着气味,很快来到祠堂东边阔地。

  只见,杨八叔等人正在忙碌。

  “方大人!时敏!”

  乡亲们看到二人,瞬间亲切笑着围上去。

  只是,发现后面的蓝玉时,脸上笑容微微凝滞。

  方孝孺瞬间了然,忙笑着介绍来意。

  八叔等人听闻后,虽然看蓝玉眼神,依旧带有戒备,可脸上笑容更胜了。

  大伙儿不信蓝玉。

  但信方孝孺、夏时敏。

  一个是江宁青天大老爷,一个是他们土桥村人,值得信任。

  夏时敏看着冒热气的酿酒蒸馏大锅,关切问:“八叔,咱们村有酿酒许可?”

  酿酒可是要许可的。

  毕竟,粮食可是很珍贵的东西。

  方希直都不知道。

  很明显,没取得江宁县颁发的凭证。

  私自用粮食酿酒,这可是大罪!

  说话时,夏时敏余光看向蓝玉、沐英。

  八叔乐呵呵笑道:“咱们村酿酒不要凭证!”

  蓝玉、沐英眉头微挑,因为燕王这层关系,所以土桥村人这么放肆,无视朝廷纲纪?

  “八叔,可不敢瞎说!”夏时敏脸色变了变,忙制止。

  他知道乡亲们肯定不是因殿下而放肆。

  这些年,村里开米铺,一直秉承良心做生意,除了乡亲们本身心不黑,就是不想给殿下抹黑。

  “没瞎说!”苏六叔从旁边箩筐抓出一把东西,递到夏时敏面前,“时敏,你看看,这是粮食嘛?”

  蓝玉、沐英、方孝孺都凑过去。

  像是某种植物秸秆。

  经过了发酵,闻着还有一股酒糟味。

  “玉米秸秆?”方孝孺狐疑看向苏六叔。

  如今,玉米在江宁已经不算新鲜事物。

  江宁的旱地、坡地经常可见。

  “对,就是玉米秸秆。”苏六叔笑着点头,“俺们去年堆肥时,发现玉米秸秆……”

  去岁秋收后,村里就按照四郎在时,形成的传统,把牲口吃不了的各种秸秆铡碎堆肥。

  玉米秸秆铡碎后,大伙儿有其他事,就放置了一天,没有掩埋。

  掩埋时,就闻到有股酒味。

  去岁开始,老八就搞来各种酒曲,全村悄悄试验。

  还真能酿出酒。

  一百市斤玉米秸秆,能出十市斤酒。

  虽然比起粮食酿酒,出酒很低。

  可这完全是白来的。

  大伙儿无非就是出点力气。

  他们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

  而且,村里的玉米秸秆每年都有很多,酿酒后,也不耽误堆肥。

  最终,经过试验,挑选出一种口味最好的酒曲。

  蓝玉、沐英都麻木了,看着土桥村村民,乐的合不拢嘴,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是百姓本身就有能力?只是以往没有发挥空间,还是,土桥村沾了老四的气运?

  “方大人,俺们已经酿了五十坛酒,再等一天,就能凑够一百坛,你们能把这些酒,给四郎带去吗?”

  八叔的话,把蓝玉、沐英惊醒。

  二人对视一眼。

  蓝玉点点头,“可以。”

  路上,带一批酒,坛坛罐罐肯定不方便。

  但朱老四若是收到这份礼,绝对高兴。

  因为这是土桥村人,自主做出来的东西。

  以朱老四的性格,这比他自己带领土桥村人做出来都高兴。

  沐英笑道:“我们今天在土桥村住一天,明天返程时带上。”

  他想继续在村里看看。

  回去后,把所看所闻,告诉陛下、太子爷。

  老四离开土桥村后。

  众人全都忽视了土桥村!

  ……

  这一天,蓝玉、沐英在土桥村看了很多很多。

  夏时敏、方孝孺则帮着乡亲们给朱棣、孩子们写信。

  翌日。

  五架马车,装满了一百坛酒,跟在蓝玉、沐英等人身后,启程前往金陵。

  蓝玉扭头看了眼,架着马车,跟在后面的杨老八几人,笑的很苦涩,“这些酒带回去,陛下尝一尝,恐怕都要震惊……”

  何止陛下。

  朝堂同僚,听闻这几年,被忽视的土桥村,竟取得如此成就。

  恐怕也会震惊!

  玉米秸秆酿出的酒,味道还不错。

  单单这个发现,创造财富同时,还能节省不少粮食。

  陛下恐怕都要奖赏土桥村。

  ……

  这也就罢了。

  土桥村乡土村社模式下,迸发出的力量,更让人震惊!

  甚至,让人感到害怕!

  一路拼杀,身居高位后。

  他以为,是自己能力最优秀,是自己受上天眷顾。

  天下大多数百姓贫穷,那是他们不够优秀,不够聪明。

  可昨天土桥村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

  杨老八一个追随陈友谅的失败者。

  和一群安置民。

  竟然把一个村子,搞成现在这等蒸蒸日上光景。

  扪心自问。

  他除了会打仗,去管理一个村子。

  能凭本事,把一个农村,建设成土桥村这等光景吗?

  他没信心!

  颠覆认知的现实,让人莫名恐惧、害怕!

  沐英沉默不语,抬头看着日头。

  变了!

  去土桥村后,就会发现,大明变了!

  而这一切,都是老四带来的。

  未来会如何?

  日头高悬,他却对未来十分迷茫。

  土桥村如此。

  建安呢?

  闽县呢?

  福建呢?

  会给大家带来多少冲击?

  会为未来,带来多少迷雾?

  ……

  就当沐英、蓝玉带着一百坛玉米秸秆酿造的酒,折返金陵时。

  朱棣在鸡笼屿一待十个月,也动身启程,返回福建……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