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工人村

  在铁西区几天逛下来。

  李建昆的心情越来越好。

  这和103厂没关系,那边还是上回去过的一次,这几天什么也没有改变。

  原因在于,他此行的目的是过来找一棵树,竟意料之外地发现了一整片森林。

  铁西区这个地方,从事设备仪器制造的工厂特别多。

  并且都是有过军工制造经验的、底蕴深厚的老牌厂子。

  早前在特区,李建昆和林兰瑛聊天时,后者估算过,倘若想将半导体设备仪器这个领域发展起来,先假设联合一些科研机构,都能将技术攻关,让仿造成为现实。

  那么林兰瑛女士认为,或许还要通过联营的方式,兴建上百家制造厂。

  借助全国的资源。

  李建昆现在觉得,铁西区这个革命老工业区的代表,至少能解决一半的问题。

  省得东奔西跑,全国寻觅。

  产业链内的工厂集中在一起,也有好处。

  不过,即使铁西区的相关企业这么多,103厂仍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这几天打探到的信息,这一点必须承认。

  好的技术,意味着过硬的产品质量。

  所以这家厂子,李建昆也不想放弃。

  晌午时分。

  李建昆、冉姿和富贵兄弟四人,一起来到铁西区内仅剩的一个、他们还没有涉足的区域――

  工人村。

  至于陈亚军和金彪,被李建昆轰走了,让他们去干自己的活计。

  伏尔加轿车暂时征用。

  车窗外面是一大型综合社区。

  共有五个建筑群,一百四十三幢住宅楼。

  规划整齐,井然有序。

  所有楼房都一个样式,是那种苏联流行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

  屋顶有四个坡度,建筑材料为红砖、红瓦。

  这些住宅楼呈街坊围合的结构,中间是绿化地带和公共活动空间。

  冉姿打量着窗外说:“像个镇子一样。”

  李建昆这几天没少做功课,给她科普道:

  “这里是建国后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人住宅区。

  “当时这个工人村,可不是谁想住就能住的。”

  “哦?”冉姿被勾起兴趣,侧耳聆听。

  作为在港城出身、在漂亮国长大的孩子,内地的很多事都让她感到匪夷所思。

  这种不可思议的现实,可比故事有吸引力多了。

  李建昆缓缓说道:

  “这里的第一批住户,入选标准极其严格,要不然根正苗红,要不然是劳动模范。

  “在那个年代,这里的生活绝对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不仅提前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煤气、暖气也全部有配置。

  “楼内有‘大合社’,相当于现在的供销社、超市。

  “配套的幼儿园施行‘长托’,孩子们由国家供应细粮和牛奶豆浆。

  “楼下有摩电车直达市中心,小区附近有劳动公园和动物园,里面甚至还养着老虎。

  “可谓一步登天。

  “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人们向往的社会主义是啥样,铁西工人村就是啥样。”

  冉姿再次望向车窗外。

  她看见一些楼房上悬挂着招牌,有工人村小学、小卖铺、粮站、邮局、储蓄所……

  “即使是现在,这地方也比许多地方都要好啊。”

  她指的是内地,这两年跟随老板东奔西跑,去过不少地方。

  三十年前,人们能住进这里,确实好比生活在天堂……

  冉姿忽地咂舌问:“住在这里都是工人吗?那时候不是刚建国、百废待兴吗,工人待遇这么好?”

  李建昆笑笑说:“当年有一句话,叫‘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冉姿挠挠头,好像也曾听说过。

  李建昆忽然指指天上:“如果坐飞机从上面俯瞰,这些建筑刚好组成‘工人村’三个大字。”

  开车的张贵睁大眼睛:“这么讲究?”

  李建昆:“苏式工业化风格的宏大美学。”

  伏尔加接近一片中心区域,吸引来不少目光,张富突然指向窗外:

  “这里的工人,现在生活应该不算好吧。”

  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幢楼房底下,有家食品公司的铺面,门口用木板子支起几个堆头,上面摆放着各类蔬菜。

  已经卖得七七八八。

  但仍有一群大妈围聚在旁边。

  不乏人从地上拾起一些泛黄的菜叶,好生放进挎在手臂上的编织篮中。

  “这几天咱们也看到,多半工厂都没什么业务,厂子无法创造利润,上面能保障工人的基本工资就算不错了,福利奖金……难。”

  而且会越来越难。

  往后工资都未必能按时发放。

  铁西区这里的现状,只是全国许多工业区、工厂集体的一个缩影。

  从这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没人能忘记两次大规模的下岗潮。

  李建昆对开车的张贵说:

  “找个地方停下吧,咱们走过去。”

  四人刚下车,从四面八方哧溜围过来一群熊孩子。

  他们既对伏尔加好奇,也对这四个金贵人好奇。

  “你们是大领导对吧?”

  “一点不像,哪有这么小的大领导。”

  “这车好高级啊,我们八厂的厂长都坐不上。”

  “这阿姨真漂亮。”

  “你会不会说话,要叫姐姐,小心她揍你。”

  …

  几个胆大的熊孩子叽叽喳喳。

  冉姿被弄得哭笑不得,一时爱心泛滥,下意识看向身后的食品铺子。

  李建昆:“去吧。”

  冉姿甜美一笑后,让熊孩子们等着,快步向食品铺子走去。

  等出来时,抱着满怀的零食,像什么果丹皮、无花果丝、泡泡糖、唐僧肉……

  熊孩子们眼神大亮,馋得直掉口水。

  这时再胆怯的孩子,也敢怯生生凑上去。

  “来,别急,大家都有份。”

  冉姿挨个分零食,不承想分完这一拨,引来更多熊孩子。

  不得已只好再次返回食品铺子。

  这一幕被附近不少居民看见,大家会心笑着,有人热情上前和李建昆他们搭话:

  “你们是干哈的?办啥事还是找人,要不要我带你们去?”

  李建昆递过去一根华子,对方瞥一眼烟盒后,拿在手上没抽。

  “大哥,103厂的职工是住在哪一块?”

  “嘿,你要说起103厂的人,那我可熟了,我爸和103厂的这个,是死对头。”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竖起一根大拇指。

  “死对头?”

  李建昆学着样子竖起一个大拇哥:“这个是啥意思?”

  “棋友,每天都要杀得死去活来。”

  大哥晃晃大拇哥解释道:“老把式啊,九级钳工。”

  张贵:“你吹吧你,哪来的九级钳工?”

  大哥:“那只能怪八级到顶了呀,要是有九级余老头肯定能评上去,不然以为103厂有些玩意儿咋能搞得这么精密,他们厂现在的钳工骨干,都是余老头的徒子徒孙。”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建昆眼神明亮:“大哥,在哪能找到这位……余师傅?”

  “你们要找余老头?”

  “啊对。”

  “这不巧了么,走着……哦对,等那姑娘,啧,真好的姑娘。”

  张贵:“我说大哥,好就好呗,你啧个啥。”

  大哥:“老弟你有所不知,我家还有个老幺,二十大几,还单着。”

  张贵:“你可真敢想。”

  大哥:“嗨,想想又不犯法。”

  李建昆今天过来工人村的主要目的,是寻思103厂那个门,他们估计不太好进了。

  打算从外围着手。

  说服一些103厂的人,给他们的牛脾气厂长,做做工作。

  这位余师傅,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人选。

  好比武侠片里,江湖中论功夫来排位。

  在工人阶级这个圈子里,凭的则是技术,“九级钳工”的大佬,叫板邓云友这个厂长估计都不成问题。

  铁西工人村当年是按照“理想国”来打造的。

  不缺提供给工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地方。

  88号楼楼底下,有个相较于工人们的住所来说,占地极大的活动礼堂。

  这个时间,里面聚集着一群退休工人。

  有的坐在一起唠嗑。

  有的下棋对弈。

  有的玩扑克、推桥牌,但不玩钱。

  事实上一路走过来,李建昆已发现,这里或许早不如三十年前那么光鲜、令人艳羡,但仍然保持着极具特色的人文氛围。

  大家讲秩序、爱干净。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淳朴。

  简单而平等。

  只怕工人村里仍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个氛围倒也不是铁西工人村独有的,这年头许多大型单位营造出的社区综合体内,都是如此。

  归根结底在于,工人的工资,各方面的保障都差不多。

  不会存在利益冲突,也不存在攀比。

  只是不知道这种氛围,还能持续多久……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找我?找我这个糟老头干嘛?没空没空,下棋呢。

  “你个老李头,看我这把不杀得你片甲不留!”

  一个墙角,摆着一张自制象棋盘,靠左侧的马扎上,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

  精神奕奕。

  看不出具体年纪,身子骨挺健朗。

  大哥说他的全名叫余大尾,尾巴的尾。

  嗯,大哥特意强调的。

  李建昆也没有很急,问题是,看他这个棋瘾,鬼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

  于是,蹲下身,凑到他耳边道:

  “余师傅,103厂要完了。”

  咚!

  啪!

  棋子掉落。

  棋牌打翻。

  余大尾蹭地站起来,双目圆睁:“你说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重生:我的80年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