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正文卷第340章西松北紧四月,江州。
诸葛亮浏览来自汉中的战报,嘴角的笑容格外引人注目。
见状,邓芝好奇问道:“军师,汉中战事何如?可是大捷?”
诸葛亮将书信递给邓芝,笑道:“霍督从东巴道奔袭汉南,抢占汉山。夏侯渊督军迎战,被黄老将军所杀,曹军溃败,逃至汉北。今米仓道已被疏通,兴霸将军率万人入汉南,与大军汇合。”
“曹军推举马超为帅,后撤扎营,以退为进,阻霍督渡河。今我军占据汉南险要,已解沔阳之围。”
邓芝阅读书信,顿生敬佩之情,说道:“汉中之役,寇遏守险要,难以救援。不料霍督效长平旧事,发賨人之兵,越巴山之险,袭至汉南,斩敌将夏侯,盖此之用兵,天下能匹及者寡。”
诸葛亮起身抚扇,回味霍峻的作战前后布置,感慨说道:“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霍督善动敌寇,奇正相融,致敌于己,兵势如隼,一击毁节,盖得兵法之精髓。”
孙子兵法仅有十三篇,六千字,惜字如金。在战术篇目中,孙子花费大量笔墨去谈战术,但若提炼孙子的核心观点,八个字足以概括,即‘致人而不致于人’。
何谓‘致人而不致于人’?
无它,即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将敌人调动起来,而不是被敌人调动。后世强调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便有此意。
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谁获胜的概率就大。
至于如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则是个非常广汉的话题,地形、军士、统帅、后勤等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战争的主动权归属。
霍峻穿越以来,或许是军事天赋被点亮,对于捕捉战机的能力格外的强,对战争的理解也格外的深。
军事是门科学,通过勤奋学习可以达到普通水平,但要成为大军统帅还需要天赋。
邓芝放下书信,说道:“军师,今夏侯渊被斩,汉中曹军恐慌,沔阳之围又解。如此说来,曹军或许不日将撤!”
闻言,诸葛亮望着堂外的景色,惆怅地叹了口气,说道:“夏侯渊战死,就怕曹军不撤,反而加派兵力啊!”
“加派兵力?”邓芝略有惊讶,说道:“军师可是言曹操会亲率大军入汉中?”
“今之形势利于敌,而不利于我。”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我军越长江而战,伐蜀之粮辎,走数千里粮道入蜀,转运至益州,虽得水运之利,但逆水行舟,折损不少,粮辎耗费不计其数。”
“刘璋困守蜀地,我军兵力二分,隔有千里,不便调度。以汉中之兵独御中原之兵,此乃兵家之大忌也。”
说着,诸葛亮面露忧虑,说道:“曹操素善用兵,以今下之形势,又闻夏侯渊被斩,必会亲率军士南征汉中。”
“若按军师之言,曹操亲征汉中,今当益兵汉中,以便霍督统兵御敌!”邓芝建议说道。
诸葛亮眉头微皱,说道:“今若欲兵汉中,兵从何来?粮草又从何出?”
“汉中居崇山之中,十石之粮转运汉中,恐剩一石。且大军粮草,需发百姓徭役。然巴地初下,能为霍督运粮,已是不易。何况益兵汉中,大发民役?”
益兵汉中,诸葛亮岂能不知?
核心在于巴地已无兵马可调,而且调兵增援汉中,也需要民夫运粮。像汉中这种山地地形,一兵配三民可不过分。
历史上刘备打下巴蜀,休息三年,方才北伐汉中。但历时半年的汉中之战,最终打得蜀汉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硬生生从曹操手上拿下汉中。
今之位面,蜀地未下,巴地初附。若非长江联通益、荆、扬三州,水运便利,单靠巴地供给霍峻、关羽二军作战,后勤早崩了。
当下即便有兵有粮,也缺少民夫为大军运粮,若强行大规模征调巴地百姓,必然引起规模性叛乱。
在汉中那个地方打仗,真就是互相折磨,后勤难度拉满,谁打谁痛苦。
“这~”
听诸葛亮这么一说,邓芝也犯了难。
诸葛亮于堂中踱步,说道:“形势虽不利我军,但我军亦非毫无办法!”
“请军师示下!”邓芝说道。
诸葛亮轻抚羽扇,笑道:“张鲁现居江州,有劳伯苗代亮请之。”
邓芝眼睛微亮,似乎明白了什么,拱手笑道:“军师英明!”
“善!”
诸葛亮望着窗外的山景,持扇而思,心中在酝酿着如何协调好西、北二方的战事。
西面战事,即关、张、赵三军取蜀。关羽拿下了广汉郡,将白水、葭萌二关也收入囊中,今兵马已过绵竹,不日将与张飞汇合。
赵云降服江阳太守程畿,又克犍为,兵进成都。李严已在南安上任犍为太守。张飞破沱江三峡,因兵少之故,留屯新都,等候关羽的兵马。
三军汇合成都,刘璋收缩兵力;霍峻据汉南,曹操征汉中……
然不知过了多久,侍从通报,说道:“军师,镇西将军已至堂外。”
“随我出迎!”
诸葛亮收敛心神,整理衣服,带着左右出迎张鲁。
“亮见过张公!”
“有劳军师出迎!”
张鲁随诸葛亮入堂,问道:“军师让人请鲁,不知有何要事?”
张鲁对自己的定位也明确,他归降刘备后,除了当吉祥物外,也就在汉、巴二地能发挥作用。今诸葛亮请他上州府,肯定是有事找他。
“张公快言快语!”
诸葛亮请张鲁入席,说道:“公居汉中时有二十载,亮心中有惑,不知公能否为某解疑?”
“请言!”
诸葛亮轻抚羽扇,忧愁说道:“霍督奇袭汉南,斩杀敌将夏侯渊,已解沔阳之围。然曹操闻夏侯渊战死,勃然大怒,欲亲率大军征之。”
“今汉中兵寡,大军深陷蜀地,亮欲劝主公放弃汉中,命霍督退守蜀道。待巴蜀安定之后,兴南方之兵,再征汉中。不知张公意下如何?”
“这?”
面对诸葛亮的提问,张鲁有些猝不及防。他怎么也没想到,诸葛亮会咨询这方面的问题。
“请张公教亮!”
张鲁沉吟良久,说道:“孔明欲舍汉中而取成都,非明智之举。汉中者,巴蜀之咽喉。山道虽是崎岖,但巴山难为天险,故无汉中则巴蜀无障。”
“且曹操亲征南下,非是为取汉中,而是为取蜀尔!”
“时曹操若据汉中,必起重兵伐巴蜀。巴蜀一日三惊,即刘公至此,亦不能安人心也!”
“刘璋,守户之犬,见曹操来援,必坚固守之心。重兵不能克城,寡兵不能阻敌,曹操、刘璋表里呼应,益州则难为刘公之所有!”
“故以鲁之所见,汉中不可让,无汉中则无巴蜀。祸止于门户,则巴蜀民安。”
诸葛亮为张鲁倒茶,请求说道:“张公之所言,开亮之顿悟!然汉中兵寡,今亮欲益兵增之,苦无兵士可用。”
“且即便有兵可用,但巴地初下,民心难附,转运粮草,征发百姓,数以万计。处理不善,巴地将生民变,此为亮所忧之事。”
张鲁脸色微正,沉声说道:“方今之事,巴中无分汉夷,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北援汉中,不可迟疑!”
闻言,诸葛亮大喜过望,说道:“张公于巴中素有名望,可否助亮一臂之力。”
“既是军师之言,鲁岂敢不从?”张鲁应道。
“善!”
汉中之重,诸葛亮怎会不知道?
他用舍弃汉中的话为由头,试探张鲁愿不愿帮刘备。但凡张鲁有心帮刘备,以他的见识必会劝诸葛亮不要放弃汉中,拼死将曹操拦截在汉中;如果张鲁不愿帮刘备,便会认同诸葛亮舍弃汉中的建议。
这个的试探是必须要有,如果没张鲁真心的帮忙,诸葛亮供给汉中作战的难度又要上几个台阶。
果不其然,张鲁有心帮助刘备,点出汉中对巴蜀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发巴中汉夷帮助前线作战。如此之下,张鲁通过了测试,得以让诸葛亮接纳他入府。
至于张鲁的话,他投降刘备,全家老小在武汉。实际上他除了帮助刘备,已无多少的选择余地。
如果不帮刘备,致使刘备战败,汉中失守,这将意味着他将失去之前投降所得到的东西。沉没成本太大了,这让张鲁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利用天师的身份,发巴中汉夷教民支援战场,这是他当下唯一能做的事。
诸葛亮与张鲁寒暄几句,张鲁便告辞离去。
邓芝寻机问道:“汉中有张鲁相助,可发徭役运粮。然汉中兵寡,将如何是好?”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三军伐蜀,蜀地已多被我军攻下,唯有成都及数县不克。今猛攻成都得不偿失,何不如抽调兵马增援汉中,留部分兵马于成都外。”
邓芝面露疑惑之色,问道:“这是为何?”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一紧不如一松,我军聚众兵围城,成都若是固守,短期难以破城。何不如减少兵力,留两万大军于成都外,既可援汉中,亦可寻机败敌,趁势取城。”
“军师英明!”邓芝赞扬道。
如果刘璋不降,即便是重兵包围,成都多半也打不下来,还不如抽调伐蜀兵力增援汉中。留下两万军士与成都对峙,其兵力不多也不少。
如果刘璋见取蜀部队变少,命人率军出战。那时如果刘璋战败,成都人心将会大乱,刘璋大体也没固守的想法,多半会投降。
若刘璋据城不出,这相当于是帮助刘备。等到曹操兵退,守住汉中,刘璋自己就投降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伐蜀兵马减少,可以让军士就食于成都外围蜀地郡县,不用江州供给。省出来的粮草可以全部投入到汉中,保障汉中的后勤。
诸葛亮根据两边战事的进展,重新安排投入资源的优先级。毕竟资源就那么多,无法两头兼顾。
早期诸葛亮倾斜资源给伐蜀大军,让他们尽快拿下蜀地。
如今刘璋仅剩一座成都城以及周围的县城,在那负隅顽抗。汉中战事愈演愈烈,一旦让曹操得到汉中,巴蜀不存。故而要将之前投入到伐蜀的资源,转移到汉中那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