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初见宋应星
高桂英回到百泉轩,本想先跟皇帝打个招呼,以免李过来认错的时候,皇帝仍然不依不饶的,可是来到御书房门口,却被当值宦官吕能拦了下来,道:“娘娘,陛下进城去了,是从江西来了一个什么人,高忻什么似的,急匆匆就走了。”
高桂英暗暗纳闷:什么人这么重要,竟能让皇帝亲自去见,不是那人应该过江见驾才对吗?
能让李自成这么重视的缺然是宋应星。
奉新到长沙不算十分远,但是路上不太平,再加上进入浏阳县界以后,宋应星四处考察,执意要看看胡澥书信中所的“新气象”是真是假,结果越看越兴奋,看了农田看市镇,看了市镇看学校,看了学校看矿冶,要不是胡琏华担心皇帝等久了心焦,硬把他拉到长沙来了,还不知道他要看到什么时候去呢。
他之所以会兴奋,是因为早在崇祯九年的时候,他就写了一篇政论《野议》,在这篇文章中,他针对愈演愈烈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与李自成的举措有着不的差异,动机更是南辕北辙,但是目标却相去无几,都想要废除横征暴敛,惩办贪官污吏,使工农能得温饱、商贾有利可图、寒士进身有路,四民各安其业,让两次拒绝弘光朝征召,对明朝已经彻底失望的他来,真是想不兴奋都不可能。
所以,当他听皇帝亲自来看他,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竟至于跪伏在地上抽泣了起来。
这让李自成很意外,赶忙扶起宋应星,问道:“先生何故如此?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宋应星以袖拭泪,道:“古语曰,士为知己者死。应星既蒙陛下赏识,枉访于山村野圃,又怎敢劳动陛下屈高就下,降尊临卑?得遇圣主,人生至幸!故而情不能已,请陛下恕罪。”
这话得怎么像个阿谀逢迎的人?李自成有些不快,不免多看了宋应星两眼,只见宋应星跟自己差不多年纪,中等身材,四方大脸,皮肤有些发黄,坑坑洼洼的不是很光滑,眉毛很粗,眼睛也很大,目光平和坚定,毫不游移,挺拔的鼻子两侧,深深的法令纹一直延伸到胡须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显得他的嘴角有点向右上角歪。
“先生言重了,”李自成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暂时放下,笑道:“请坐吧。”
着,他自己先坐了下来,又对胡澥道:“到了练海先生的风水宝地,能不能讨碗茶喝呀?”
宋应星到了长沙,当然应该先到集贤馆落脚。
胡澥闻言,赶忙冲着门外喊了一声“上茶!”然后向李自成施礼赔罪道:“不知圣驾突然光临,招待不周,请陛下恕罪。”
嗯,还是这话中听!李自成笑着摆了摆手,也请胡澥坐下,等着茶水奉上,轻轻喝了两口,然后才对宋应星道:“朕读过先生的大作《工开物》,其中所载鸟铳制法,铳管锤成之后,还要用四棱钢锥透转其中,使其光净无阻。这是借助人力?还是畜力?或者水力?”
这问题问得很内行,宋应星大感意外,稍微愣了愣才道:“回陛下,用的是人力。在《锤锻第十》‘锥’中有记载:通身四方而未锐者名打钻。”
人力就可以完成?这可太好了!李自成大喜,又问:“如果把打钻拧成麻花状,是不是就能在铳管中转出螺旋线来?”
他这是明知故问,所为是想显得谦虚,但饶是如此,也已经让宋应星大惊失色了——这可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知识!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震惊之中的宋应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吓了李自成一跳。
胡澥也吓了一跳,暗怪宋应星怎么这么不稳重,问道:“长庚你怎么了?圣上对了吗?”
宋应星眼睛瞪得溜圆,本来就挺大,这会儿显得更大了,盯着胡澥连着快速点了好几下头,已经不知道该什么好了。
胡澥却已经见怪不怪了,抚须笑道:“皇上命在身,聪明睿圣,几暇格物,豁贯人,神奇之处,在在皆是。长庚初来乍到,还不了解,以后时间长了,自然都会知晓。”
还有别的神奇之处吗?宋应星更觉震撼,扭头看向李自成,只见李自成摆手道:“世间万物,大到楼台殿宇,到烟壶核舟,精密如西洋钟表,神妙如昌南窑变,俱是从无到有,从陋至精。只要出自人手,必有开创之人,无非比他人多思多想多尝试了一些而已,非唯赐,实赖人力,并无神奇之处,人人可以效法。”
李自成不想也不能像康熙那样垄断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只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而不做推广,所以并不享受“几暇格物,豁贯人”的吹捧,而是强调“并无神奇之处,人人可以效法”。
可是这在宋应星听来,却恰好吻合了“工开物”这四个字,开物成务,巧夺工,正是他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当下急忙问道:“陛下有意推而广之吗?”
“正是,”李自成颔首微笑,“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宋应星跪了下来,叩首道:“陛下宏愿,私激所心,应星不揣浅陋,欲试于当时,而效犬马之劳。”
李自成要的就是这句话,闻言大喜,起身上前,搀起宋应星道:“朕得先生之助,何愁百业不盛,兴复不成?愿请先生就任国子监司业,专授实学,兼理实践,还请先生万勿推辞。”
大顺朝的国子监司业是从五品,弘光朝授予宋应星的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都是正四品,但世上还有比兴趣就是工作更幸阅事吗?终于有了实现抱负,一展才华的机会,谁还会在乎那区区品级的高低?
宋应星欣然领命。
李自成喜不自胜,道:“实学是为了经世致用,如果不能致用,纵使下笔万言,花乱坠,于下苍生有何益哉?朕当下旨,国子监今后分为经学和实学两科,分科取士,不分轩轾。宋卿你大胆干,有朕做你的后盾,不必在意腐儒迂论。朕就不信了,靠着他们那些夸夸其谈、空无一物的高头讲章,就能把鞑子得放下武器,慕仁向义?”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宋应星和胡澥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知是喜是忧。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