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秋收攻势,大战伊始!

  崔林作为大魏天子特派的安抚大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前往寿春。

  沿途所见,稻田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本应让人感到欣喜。

  然而,崔林却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百姓的面色不定,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安。

  虽然眼前是丰收的季节,但战争的阴影却让人们无法真正安心。

  尽管如此,崔林依然坚信,只要有粮食,寿春就能守得住。

  因为粮食是战争的基础,是军民生存的依靠。

  到达寿春后,崔林没有片刻耽搁,立即前往司马懿的府邸。

  两人一见面,崔林便以诚恳的语气说道:“大将军,我此次前来,是奉天子之命,特地来了解寿春的情况,并与您共商大计。”

  司马懿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崔大人,您来得正好。如今汉军压境,寿春危在旦夕,我心中甚是忧虑。”

  崔林连忙安抚道:“大将军不必过于担心,天子对您寄与厚望,相信大将军一定能够守住寿春。我此来正是要与您一起商讨对策,共同应对汉军的进攻。”

  接着,崔林详细询问了寿春的军情、民情以及粮草储备情况。

  司马懿一一作答,神色逐渐缓和。

  崔林听后,心中有了计较,便说道:“大将军,我已知晓寿春的情况。请您放心,天子一定会全力支持您,有什么问题,尽可提出来。”

  在崔林的安抚和劝说下,司马懿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他瞥了一眼曹休,还是没有说什么不利于团结的话,只是说道:“崔尚书,寿春是大魏的门户,我绝不会让它落入汉军之手。”

  崔林作为崔琰之弟,出身于名门望族清河崔氏,自曹魏重用世家大族以来,他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在魏国朝廷中身居高位。

  “有大将军这番话,我便好与陛下交代了。”

  在详细了解了寿春的军情、民情以及粮草储备情况后,崔林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但是又想到了什么一般,当即向司马懿询问道:“不知道汉军何时会发起进攻?”

  司马懿的面色并不那么好看,他沉吟片刻后说道:“汉军随时都有可能进攻,最迟,也在这个月之内。他们一直在窥伺我们的动向,等待最佳的进攻时机。”

  崔林愣了一下,追问道:“何以见得他们会在这个月内进攻呢?”

  司马懿解释道:“秋收是大战的关键时刻,汉军绝不会坐视我们顺利收割粮食。粮食是战争的基础,一旦我们收割完粮食,他们的进攻就会更加困难。

  因此,汉军一定会选择在我们收割粮食的时候发动进攻,试图打乱我们的节奏。”

  崔林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接着问道:“那大将军准备如何应付汉军的进攻?”

  司马懿面色严肃地说道:“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粮食收割好、晾晒好,并放入仓库之中。至于汉军来攻,只要我们能够稳住人心,让寿春的百姓和将士们都坚定信心,那么汉军必攻不下来。”

  寿春坚城,强攻是很难攻下来的。

  但就怕那个刘公嗣要跟你玩阴的。

  人心这种东西,再坚固的城池,有时候也白搭。

  崔林点头,说道:“如此的话,我明白了。”

  在汉国的边境,同样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大片稻田如同金色的海洋,波光粼粼,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人们致敬。

  秋风拂过,带来一阵阵稻香,令人心旷神怡。农夫们手持镰刀,熟练地割下一束束金黄的稻谷,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泥土中,仿佛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感谢。

  费早早地便组织民夫前往田间,开始收割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尽管江淮地区的土地肥沃,但由于吴国内乱,导致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使得收成极为有限。

  费心中不禁暗自惋惜,若是能让邓艾在此地屯田,恐怕能多收获百万石的粮食。

  但这个念头也就是想想而已,吴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要想恢复,恐怕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大汉天子刘禅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事而忧心忡忡。

  魏国也在此时收割田地,一旦让魏军完成秋收,要攻下寿春,恐怕就更加困难了。

  因此,他当即召见于禁、阿会喃、关兴等将领,到帐中听命。

  刘禅坐在帐中,神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将领们。

  他沉声说道:“间军司传来消息,魏国便就在这几日收割庄稼。不知道你们有何计策?”

  于禁一听,当即起身,神色坚定地说道:“不可让魏军完成秋收,这无异于会资敌。依末将来看,便派兵焚毁庄稼,让魏军颗粒无收!”

  阿会喃也当即点头应和:“魏国粮食再多,一直得不到补充,也会有后勤问题。烧毁他们的庄稼,就是断了他们的后路。”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显然对这个计策充满了信心。

  然而,关兴的脸上却露出了不忍之色。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粮草不仅是魏军所用,当地百姓也要取用。若是全烧了,恐怕人心都会散去。我们汉军向来以仁义为本,怎能做出如此残忍之事?”

  关兴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显然对这个计策有着深深的抵触。

  刘禅听了众将的意见,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于禁和阿会喃的计策虽然狠辣,但却能有效打击魏军的后勤补给。

  但关兴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若是真的烧毁了庄稼,那么当地百姓的生活将何去何从?

  这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关乎民心向背的问题。

  他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你们的意见我都明白了。但是,我们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军事利益,更要考虑长远的政治影响。若是我们真的烧毁了庄稼,那么当地百姓将会如何看待我们?这样的行为,只会让我们失去民心,让战争变得更加艰难。”

  刘禅的目光在帐中诸将的脸上缓缓扫过,他深知眼前的局势严峻,既要阻止魏军完成秋收,又不能伤及无辜百姓,这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问道:“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阻止魏军收割,又能保全百姓的生计?”

  文聘一直在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此刻他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魏军不缺粮草,我们便是将寿春周遭的粮草全烧了,也难动摇他们的根基。不若以稻田为诱饵,不断歼灭魏军有生力量。这样既能阻止他们收割,又能打击他们的军事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刘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仔细琢磨着文聘的计策,觉得确实是一个既实际又巧妙的办法。

  于是,他当即说道:“仲业,你便为此番袭扰魏军前线先锋,朕的五千骑军,都交到你手上。希望你能不负朕望,成功执行这个计划。”

  文聘闻言,脸上露出大喜之色。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绝佳时机。

  他当即拜谢领命。

  “末将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望!”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不负刘禅的重托,成功完成这个任务。

  淮河北面,广袤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浪翻滚,宛如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魏国的民夫们正弯着腰,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辛勤地收割着稻子。

  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汗珠,衣衫也被汗水湿透,但手中的镰刀却一刻不停地挥舞着,只为尽快将这片金黄的海洋变成沉甸甸的粮食。

  在他们周围,身披甲胄的魏军士卒警惕地巡逻着,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可能的威胁。

  秋收对于魏国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有人打扰到魏军的秋收。

  然而,就在这片宁静的田野上,远处却突然传来了震动的声音。

  那声音起初还很微弱,但很快就变得越来越近,震动也越来越大。

  收割稻子的民夫们纷纷抬起头,面露惊恐之色,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本能地感到了一股不祥的气息。

  近了,更近了!

  那震动的声音终于变得清晰起来,原来是汉军的骑军!

  他们如同一股狂风般席卷而来,马蹄声如雷轰鸣,让整个田野都为之颤抖。

  民夫们大惊失色,慌忙丢弃手中的镰刀,四处逃窜。

  他们知道一旦落入汉军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巡逻的魏军士卒见状,也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虽然身披甲胄,手握兵器,但在这如狼似虎的汉军骑军面前,却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他们不敢抵挡,纷纷溃逃,只希望能逃过这场劫难。

  “汉军骑兵!”

  “快跑啊!”

  “汉军骑兵怎么到了江北了?”

  然而,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

  汉军的骑军迅速追上了溃逃的魏军,将他们一一斩杀。

  顿时,这片田野上充满了血腥和杀戮的气息。

  民夫们的哭喊声、魏军士卒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

  领头的将军正是文聘,他身穿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骑军的最前方。

  他的目光锐利如电,扫视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文聘迅速命令随军的夫子将缴获的粮草带回汉营,以补充军队的给养。而他则带着骑军朝着另外一个地方而去,继续袭扰魏军的秋收。

  这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战斗,只有不断地打击魏军的后勤补给线,才能让汉军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文聘的带领下,汉军的骑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般席卷着魏国的田野。他们不断地袭扰魏军的秋收队伍,烧毁他们的粮草,斩杀他们的士卒。

  他们的行动让魏军措手不及,也使得汉军的士气更加高昂。

  汉军的秋收攻势如同狂风骤雨,给魏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原本应该是一片丰收景象的田野,如今却因为汉军的袭扰而变得破败不堪。

  秋收进度几乎停滞,大量的稻谷还未来得及收割便已经枯萎在地里。死伤的民夫、巡逻的兵卒,加起来已经快有两千人了,这对于魏军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损失。

  大将军府中,崔林、曹休两人面色凝重,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魏军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打击,而汉军则会更加嚣张。

  因此,他们不断催促司马懿想办法应对这一局面。

  “大将军,我们必须得想个办法啊!”崔林焦急地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士气都要被汉军给磨光了,他们却会越来越嚣张!”

  曹休也紧接着说道:“司马大将军,你智谋过人,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应付不来,有何资格镇守寿春?我们魏军可不能就这样被汉军牵着鼻子走啊!”

  司马懿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地图,他仔细地研究着地形和汉军的动向。

  听完崔林和曹休的催促后,他冷笑一声,说道:“既然汉军以稻田为诱饵,那么我们便将计就计,埋伏汉军。若是不得逞,便假装汉军,焚毁稻田。”

  曹休闻言,当即脸色一变,他焦急地说道:“这些粮草都是我大魏的,岂能烧掉?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司马懿则不以为然,他淡淡地说道:“寿春缺的不是粮草,而是人心。如果百姓知晓是汉军焚烧了他们辛苦耕种的庄稼,必定会心生怨恨。这便是人心,我们便能用这人心来更好的守住寿春。

  到时候,我们再适当地安抚百姓,给予他们一些补偿和帮助,他们便会更加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

  人心!

  还是人心!

  只要能够守住寿春,烧点粮食,算得了什么?

  翌日,天刚蒙蒙亮,魏军便已经提前埋伏在了预定的地点,等待着汉军的到来。

  他们隐藏在稻田附近的密林中,或是潜伏在路边的草丛中,每个人都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神色紧张而凝重。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迟迟不见汉军的踪影。

  司马懿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眉头紧锁。

  他不知道汉军为何迟迟不来,难道是间军司的消息太过灵通,已经提前泄露了他们的埋伏计划?

  他心中不禁感到一阵焦虑,如果汉军一直不来,那么他们的埋伏计划就无法实施,秋收也将无法顺利进行。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司马懿心头一紧,连忙望去,只见一队汉军骑兵正朝着他们没有埋伏的地方疾驰而去。

  他心中暗骂一声,知道汉军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计策。

  “这寿春,简直是没有秘密可言,可恶的间军司!”

  果然,汉军在那片没有埋伏的稻田里大肆破坏,阻止魏军秋收。

  司马懿见状,心中怒火中烧,再这样下去,魏军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于是,他果断放弃了埋伏汉军的计策,转而让人假扮汉军,焚烧粮草,奸淫掳掠百姓,以此激起寿春周遭百姓对汉军的怒气。

  这个计策虽然阴险毒辣,但司马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局势。

  这些士卒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百姓家中,他们的动作敏捷而隐秘,仿佛是夜色中的幽灵。

  一旦进入百姓家中,他们便开始了疯狂的破坏。他们放火焚烧粮草,火焰迅速蔓延,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百姓们惊恐的脸庞。

  百姓们望着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他们不知道这是谁的所作所为,只以为是汉军的残暴行为。

  与此同时,这些伪装成汉军的魏军士卒还开始了奸淫掳掠。

  他们肆意抢夺百姓的财物,侮辱妇女,甚至残杀无辜。百姓们的惨叫和哭泣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对汉军的残暴行为感到无法容忍。

  而司马懿则站在暗处,冷冷地望着这一切。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但心中却充满了得意和满足。

  他知道,他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蜀汉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