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备库的宝藏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二章战备库的宝藏黄永钰含着烟斗笑道:“怎么?邮票发行局有你表叔?”

  江山笑了:“我倒是想!”

  黄永钰:“我还想呢!”

  江山摆了摆手:“有叔也没用,这事还得走官道。”

  听到这,邵伯林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小江,老黄这幅邮票设计的很精妙,如果有办法得到批复,就再好不过了。”

  江山点了点头,然后胆比天大的问道:“如果办成了,二位老师能给份鼓励嘛?”

  “嘿,”黄永钰来劲了,他就喜欢有趣的话题:“还鼓励,你是想要奖励吧?”

  江山明人不做暗事:“对,我想要的还是您给的奖励。”

  “这个好,”黄永钰就害怕阴招。

  和坦坦荡荡的江山相处,反倒不伤脑子:“直接说出来多好,不过我能给你什么呢?”

  今年,刚刚从泥泞中走出来的黄永钰,不觉得能帮到江山什么。

  此刻的江山,笑得反而腼腆了起来:

  “不瞒伱说黄老师,我大哥原先的报社总编干得好好的,忽然被调到了一家全新的报社,别说发行量了,能维持下去都不容易。”

  最稳固的盟友,就是和你有相同的经历。

  感同身受的黄永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大哥是给人挤出来了吧?”

  江山闭嘴不语,但对方已从他眼里看得清清楚楚。

  但,黄永钰虽然仗义:“可我也不能帮你们报社提高发行量呀,老邵,你能不能帮忙?”

  邵伯林苦笑着摆摆手:“我哪有这本事。”

  江山也没指望过这二位:“您刚刚不是说认识查先生嘛?”

  “认识啊,”黄永钰疑惑道:“他又能帮你什么?”

  江山拿起笔在纸上边写边说:“我的潜伏就快连载结束了,报社急需下一本。”

  说完,白纸上呈现出了一行字:射雕英雄传。

  “噢~”黄永钰一下就明白了:“就这事?”

  江山一脸诚意:“这事对我们报社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已经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在私下传阅。

  它们大多是偷偷从香江带过来的。

  今年一月份,国家体委下发了一份《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

  这宣告着已经停滞发展了20多年的中国武术,在官万的推动下,正式开启了重振之路。

  这条政策的颁布,也为日后的“江湖”埋下了伏笔。

  但,自打一月份推出政策至今,社会上似乎并没有任何相应。

  其中,也包括江山所在的《东方都市报》。

  再过些时日,体委就会自己亲自挂帅。

  一番招兵买马后,在体委一间十多平方的办公室里,《武林》的创刊班底凑齐了。

  说来也巧,《武林》和当时的《读者文摘》一样。

  全都是由课题被下马的几位理科生,转型组成。

  理科生虽然不会办文科生的事。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组装。

  于是,《武林》的创刊方式,几乎就是在走《读者文摘》的老路。

  只不过《读者文摘》是盯着一只羊薅毛,而《武林》则是把所有受欢迎的羊全牵来。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

  弯弯绕绕找了一大堆关系,最后问到金庸身边时,人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于是,《武林》的首刊就上了《射雕英雄传》的连载。

  首刊30万册,第二期就增加到了70万,三、四期不费劲就突破了百万大关。

  就这,还不包括,回头加印的几十万册首刊。

  目前,体委的推广政策已经宣布了。

  在《武林》尚未问世之前,江山不想辜负了老一辈人的期望。

  “小事一桩,”江山一说这事对他们报社非常重要,黄永钰当即决定帮他一把:

  “猴的事先不论,你这事我肯定帮你办了。”

  这一会的江山笑得老美了。

  他心里明白,以黄永钰和查良镛的关系,根本不会像《武林》当初那么费劲。

  于是,他接着说事:“下个月也就是4月份,香江会有一场邮票展览会。”

  邵伯林也听说了:“这事和我们的邮票有关系?”

  江山继续点拨道:“您不会过去把其它国家的生肖邮票拍一些回来?

  到时候,我们都市报也会发表一篇跟踪采访报导:何时我国也有自己的生肖邮票?”

  黄永钰:“噢~”

  邵伯林一拍桌面:“我早说过,生肖传统本就是咱们的,却连一枚生肖邮票都没有,你再看看国外,他们早就……”

  “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江山道:“不然,上面也不能了解到外面的事。”

  邵伯林觉得此话有理:“我来申请一下,组织一个参观团去香江,就不知道能不能批。”

  江山觉得一定可以成团。

  第二日,江山起的很晚。

  当他被余思归拉进画院食堂时,正好赶上了午饭。

  此时的黄永钰,正在接受燕京电影厂的采访。

  面对两位编辑的热切期盼,黄永钰却皱起了眉头:

  “跟你们说多少遍了,我的那些事根本不值一提,更不用说拍什么纪录片了。”

  原来,目前尚处于“伤痕文学”涌动期,两位编剧想拍一部类似题材的纪录片。

  面对三番四次找上门来的劝说,好不容易上岸的黄永钰,已经烦不胜烦。

  这一会,他一见江山坐了下来。

  赶紧对两位编剧说道:“他也是报社的编辑,却从不向我询问往事,知道为什么吗?”

  燕影厂的两位看向了江山。

  江山知道对他们解释的再多也没用,投身艺术创作的人可都是一腔热血。

  于是干脆硬着头皮说道:“黄老师对你们可真客气,我要是敢提这事,他指定会揍我。”

  两位编剧全笑了,他们哪里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多少人都盼着将自己的一生,纪录成片。

  他们也明白黄永钰心里的顾虑。

  但,更觉得对方应该勇敢站出来,向人民大声说出自己的经历。

  下一秒,大画家范憎笑呵呵的走进了画院食堂。

  刚在一张酒桌旁坐下,江山就看见身旁的黄永钰蹿了起来。

  大声对范憎的方向喊道:“今天我要揍一个人。”

  同桌的两位编剧一惊,差点没坐稳。

  而另一桌的范憎,也发现了黄永钰。

  都说大家都在骂范憎,但范憎却只会骂一人。

  这人就是黄永钰,因为这位爷喜欢当面开骂。

  江山此刻即紧张又兴奋,就仿佛要鉴证一场传说中的知名事件。

  下一秒,黄永钰拎着个酒瓶就冲了出去。

  一旁的邵伯林拦都没拦住,倒是手脚麻利的江山跟了上去。

  广-州画院的食堂,谁不认识这二位。

  虽然平日里枯燥的艺术创作,也需要调剂一会。

  但,这个时候如果不拉一把,日后也不好见面。

  于是,一人拉一下,一触即发的战事,触一下就了结了。

  两位主角隔空招呼了好几下,嘴里面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再看两位燕影厂的编剧,倒真的闭嘴了。

  “咱别和这种小人置气,”江山给气呼呼的黄永钰夹了一筷菜:“先吃饭,回头画幅画接着骂。”

  黄永钰听了这话后,立刻涌起了灵感:“赶紧吃,吃完咱们回去画画。”

  对面两位编剧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

  目前看来,隔壁桌那位可比这边牛,怎么就成小人了?

  北上的列车,轰隆轰隆。

  软卧车厢里的江山,笑呵呵的打开了黄老赠给他的新作: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忍不住笑出了声。

  同行的邵伯林笑着摇了摇头:“之前范憎说自己是四百年一出的才子,老黄就立刻画了一副……呵呵!”

  邵老师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江山心里清楚是哪一幅:你他妈又吹。

  其实真正说起来,范憎的艺术造诣是真的没话说,但人品也同样没话说。

  “小江啊,”邵伯林有点过意不去:“谢谢你陪我跑这一趟!”

  江山其实非常乐意:“能亲眼去看看齐老的大作,是我的福气。”

  邵伯林点点头,他觉得面前这位小编辑倒是个痛快人。

  有话不掖着,有忙也想着方的帮。

  但,他还是没想通:“小江同志,你是怎么知道齐老这件事的。”

  江山作努力回忆状:“之前采访时听人说过一嘴,采访的是谁来着……想不起来了。”

  原来如此,邵伯林点点头,到底是新闻单位,接触的人就是多。

  只看看江山那篇《潜伏》就知道,没一定的采访积累,哪能写出这样的。

  燕京的春天和广-州明显是两季。

  下了火车就进商场的江山和余思归,再出来时已经把冬装重新裹上了身。

  和这二位年轻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邵伯林说起话也随意了许多。

  三个人有说有笑间,DC区的雨儿胡同到了。

  余思归睁大了双眼努力看:“这就是燕京画院?”

  江山点了点她的相机:“也是齐老的故居。”

  “哦,”余思归赶紧端起了相机。

  咔咔两张的功夫,江山已经和邵伯林走了进去。

  对这里并不陌生的邵伯林,悄悄对江山介绍道:“看见那位年轻人没有?”

  江山点点头:“看见了。”

  “他就是溥仪的外甥。”

  江山再次点了点头。

  “同志你好,”邵伯林对年轻人问道:“我是邮电部的一位设计师,想打听一下画院最近有没有……齐老新到的藏品?

  虽然,江山一再向他保证,但邵伯林心里总是没底。

  小伙子名叫王昭,对于邵伯林的再次出现,他已经不陌生了。

  “你们今天来巧了,”王昭介绍道:“昨天正好新送来了一批画……”

  1969年,国家号召:深挖洞、广积粮。

  为了战备,一批珍贵的文物字画全被装箱保护了起来。

  说是收藏进了战备库,其实就是埋进了一个大山洞。

  其中,仅齐老的画作,就有三百多幅。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