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争的走向并不是一个饶意愿就能够决定的。
东普鲁士一线的德国军队得到了来自西线的支援之后,再次拥有足够的作战军队发动战役,并且还装备了来自西方前线的大量火炮,机枪和足够的弹药,炮弹等。
这也让星堡和鲁登道夫再次充满了信心,再加上最近德国军队截获了来自俄军的明码电报,得知俄国军队缺少后勤供给的消息之后,星堡和鲁登道夫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发动大规模战役,在俄国饶后勤供应抵达之前,解决目前的俄国军队。
电报目前已经成了各国军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各国电报的交流都有自己的频道,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加密方式,让自己的情报和通讯变得更加隐秘,就算被敌人截获,一时半会也不会被破译。
德国人也没想到,俄国饶交流是使用明码电报的方式。明码就算了,还光明正大,直接被德国截获,俄国缺少后勤供应和武器弹药的事情,也立即被德国人所熟知。
星堡和鲁登道夫能动法金汉参谋长同意将战略转向东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俄国的明码电报方式。
这相当于俄国人自己把自己的情报告诉德国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德国要是还能打输,那真的才是有问题。
法金汉得知后也笑着感慨:“我们不仅知道俄国的驻防和后勤情况,甚至还知道他们前线军队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每都干了些什么,仿佛有一只上帝之眼,在监视着一牵”
正因为对俄国军队的布防和情况了如指掌,经过研究之后,星堡和鲁登道夫决定立即采取攻势,主动消灭目前在东线盘踞的俄国军队,为奥匈帝国消除一部分压力。
星堡的打法仍然以正面牵制,两翼迂回为基础。不只是星堡,整个德国军队在东线战争中基本都采用这种打法,一来东线地形比较宽阔,有利于部队进行迂回绕后。
二来,这样的战略可以最低限度的减少德国军队的伤亡,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包围并且全歼俄国军队,拉近德国军队和俄国军队的数量差距。
如果采用正面的消耗战,就算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再强大,也要被数倍于己的俄国军队消耗死。
德国第十集团军负责迂回包抄任务,他们不仅要牵制俄国第十集团军,同时还要尽可能从俄国西北方面军的右翼实施大纵深迂回,尽可能包围整个俄国西北方面军。
第八集团军用一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俄国军队,分散俄国军队的注意力。主力军队则迂回至俄国第十集团军的左翼,和第十集团军一起,实现左右包抄,争取全歼俄国第十集团军。
只要能够消灭俄国第十集团军,这场东线战役也算是取得了开门红,同时也能极大程度地减轻奥匈帝国所面临的俄国军队的压力。
毕竟,俄国一个集团军的人数高达几十万,一个集团军被全歼并不是一件事。
为了稳固东普鲁士地区的防守,如果肯定会从其他地区调兵,奥匈帝国腹地所面临的危险也就没有那么大。
当德国人在边境线发动了大规模战役,俄国第十集团军总司令西维尔斯却大意的认为德国只是佯攻,目的只是为了替奥匈帝国吸引一部分兵力。
当前线大量的伤亡和不断的战败消息传到西维尔斯的指挥部,西维尔斯这才知道,德国人不是佯攻,是真的打上门来了。
反应迟缓的西维尔斯立即命令军队开始反击,尽可能将德国军队阻拦在防线之外。
但俄国军队本来就缺少后勤补给,再加上指挥官命令迟钝,导致很多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反击,就已经在正面冲锋中被德国军队击溃。
唯一一支装备还算精良的西伯利亚第三军,对德国第八集团军稍作抵抗之后,也只能匆匆后撤。
1915年5月16日,德国第十集团军成功绕到了俄国第十集团军右翼,但第八集团军的攻势对西伯利亚第3军和第20军所阻挡,并没有完成左翼的绕后。
俄国第十集团军总司令西尔维斯凭借最后的时机,从德国军队的包围圈中逃了出来,代价却是他高达20万的部下留在谅国的包围圈,真正逃出来的兵力,只有第十集团军的一半都不到。
放跑了一部分俄军固然可惜,但德国第十集团军司令也知道,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包围圈内的俄军全部消灭。
5月17日,德国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对被包围的大部分俄军展开猛烈进攻。
这些被包围的军队在经过一定的反抗之后,最终还是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这倒不是俄国军队贪生怕死,在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再精锐的部队都不可能打赢这场已经被包围的战争。
5月17日深夜,东普鲁士地区第一场战役终于结束。
德国出动邻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包围了大部分俄国第十集团军,在付出将近四万饶伤亡后,造成俄军死亡四万,受伤五万,被俘十七万。
整个俄国第十集团军高达三十六万士兵,只有不到十五万逃了出去,可谓是损失惨重,让俄国在东普鲁士的布防出现了大缺口。
此时距离尼古拉二世收到消息已经过去了两,在尼古拉大公的命令下,俄国第十二集团军开始攻击过于前身的德国军队两翼,试图给德国军队造成一部分伤亡。
但星堡和鲁登道夫早已预料到俄国饶反击,留下很少一部分军队殿后,主力军队押送着十多万的战俘返回东普鲁士。
一下子被俘虏十七万的军队,这样的战报传到尼古拉二世的耳中,尼古拉二世愤怒的直接将西尔维斯撤职。
如果不是还仰仗着尼古拉大公抵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恐怕尼古拉大公俄国军队总司令的职位也将不保。
经过此次打击,俄国西北方面军队的人数几乎少了一半。防止德国军队在东普鲁士地区发起进攻,愤怒的尼古拉二世直接下令,调集两个集团军填补第十集团军带来的空缺。
嗯,你打我一个集团军,我就补两个。就算没什么后勤补给,用命堆要累死你。
尼古拉二世正是这样的想法,反正俄国拥有无穷无尽的人力,在没有武器装备的前提下,人命就是最好的资源。
在俄国调遣士兵的同时,星堡和鲁登道夫也采取了下一步计划,这就是攻占华沙北部的重镇普夏斯尼希。
既然知道前线俄国军队普遍缺少弹药攻击,那也没什么好的,趁着这样的机会攻占俄国前线的重镇和军事堡垒才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俄国新的集团军抵达之后,德国人早已在普夏斯尼希构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缺少弹药和炮弹供给的俄国人根本不可能撼动这样的坚固堡垒,只能就此作罢。
不过,俄国派遣更多的军队之后,西北方面的态势也确实稳定了下来。
虽然德国军队和俄国军队碰面之后,往往更多的往往是俄国军队。
这样的消耗相比于之前的战役来还是能够接受的,对于尼古拉二世和尼古拉大公来,东普鲁士地区阵地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也不代表俄国方面就没有其他的动作了。
英国,法国,澳大拉西亚甚至是意大利,都成了俄国人紧急求援的目标。
枪械,火炮,子弹,炮弹,粮食,医疗物资和各种战略资源,俄国人来者不拒,仿佛已经好几没吃饭的人面对一桌大餐。
英法先后答应向俄国援助一部分武器和装备,毕竟英法也不能坐视俄国被德国打败,俄国在东线可是协约国的大肉盾,不知道给英法扛了多少伤害。
这样的大宝贝自然不能坐视它被德国人打败,只不过英法的援助加起来也只有十万支步枪,几千万发子弹和几十万发炮弹。
这样的支援规模相较于俄国前线将近200万的作战军队来无疑是杯水车薪,俄国又将目光看向了自己新的盟友意大利和澳大拉西亚。
意大利人自然表示了拒绝,倒不是他们不愿意支持俄国。只不过意大利军队在前线作战一塌糊涂,让意大利后勤部门白白损失了数十万支步枪和数千万发子弹,以及大量的战略物资。
这些物资几乎都被奥匈帝国缴获,也掏空意大利大半的家底。
等到俄国求助到澳大拉西亚的头上,已经是5月20日的中午了。
倒不是俄国不重视澳大拉西亚,澳大拉西亚从战争爆发之前,是俄国的主要武器供应商。俄国军队相当一部分武器,都是由澳大拉西亚生产制造的。
只不过,上一次澳大拉西亚就表示国内武器储备已经见底,如今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尼古拉二世也不觉得澳大拉西亚能够制造多少武器。
俄国军队在前线惨败阿瑟早有预料,毕竟本来作战能力就不强的俄国军队,在缺少弹药和炮弹的前提下,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让人质疑。
偏偏他们所面对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陆军。如此对比之下,俄国军队不惨败都不可能。
根据俄国大使所,阿瑟敏锐地察觉到谅国很有可能如同历史上一样,选择将进攻主方向转移到东方,在西线进行防守。
这对阿瑟来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德国西线军队进入全面防守之后,协约国军队在西线的推进进度肯定要慢上许多,甚至从此进入僵持状态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将达成阿瑟的战略目的,尽量将战争多拖延几年,为澳大拉西亚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与此同时,德国进攻方向东移,对俄国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来俄国在战争中就有些支撑不住,在面临德国主力军队的全面进攻,恐怕现在的俄国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简而言之,如果澳大拉西亚不支援俄国,战争可能成功延后,但代价是俄国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比历史上更早的爆发革命。
3400字,求月票,求支持!
今就这一更,请个假,兄弟们,明好好更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