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忙碌老朱,背后坏话

  应天府的雪,连续下了两天。

  第二天雪停的时候,朱标的信到了。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拆开了朱标的信,内容很多。

  心底里,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担忧并不比马皇后少,但作为父亲,有些情感必须是含蓄的。

  坐在办公椅上,朱元璋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比起他平时处理公务的速度,这已经属于相当慢了。

  看完之后,朱元璋迅速的处理好需要批复的折子,然后就离开了奉先殿。

  他先是到了坤宁宫,此时的马皇后正在做着衣服。

  这是给他的儿子们做的新棉衣,过年穿新衣服,自古以来的习俗。

  虽然皇家的衣物自然都有内务专人负责,但在过年这件事上,马皇后还是更喜欢亲力亲为。

  “重八,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马皇后一边缝补一边说道。

  这会可还没有到晚上,不是朱元璋夫妻俩日常谈心的时间。

  朱元璋说道:“妹子,标儿来信了,他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

  朱标不能回家过年了!

  听到这个消息,马皇后的手明显的顿了一下,然后她又继续缝制起来:“不能回就不能回吧,挺好的,有苏先生在,也放心。”

  虽然因为青州府瘟疫的事情,这个结果大概率也是能猜到的。

  但真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皇后这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毕竟,这么多年,朱标一直都是在马皇后的身边,每一年过年穿的也都是马皇后亲手做的新衣服。

  今年,朱标穿不上了。

  “妹子,别担心,就这一年,之后标儿就要回来了。”

  朱元璋朝着马皇后安慰道。

  马皇后抬头看向朱元璋道:“行了,说完了你就赶紧走吧,你可是皇帝,怎么能一直在我这里闲逛。”

  “行吧,那我先走了。”

  朱元璋知道马皇后这是随便找了个理由,他也没戳破。

  离开了坤宁宫,朱元璋又来到了太医院。

  此前贾绍祖的折子,写了苏璟应对瘟疫的办法,其中的办法,自然引起了太医院的兴趣。

  不过贾绍祖毕竟是向朱元璋报告情况的,办法不可能全部写的面面俱到,只能挑一些重点提一提。

  这就让太医院的这些太医院很是苦恼了,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就是详细的办法。

  瘟疫是一种疾病。

  这个认知很早就出现了,此时的朱元璋来到太医院,便是将朱标所写详细之应对瘟疫办法交给这些太医们。

  朱元璋雷厉风行,没多久就到了太医院的门口。

  此刻的太医院内,各种讨论的声音不断。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提到,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所以说,瘟疫这件事,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了,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吃了感染瘟疫的六畜,也会感染瘟疫。”

  “《琐碎录》中有言,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多通风换气,也能减少瘟疫的产生。”

  ……

  就瘟疫的问题,太医院的太医们查找典籍,各有各的看法。

  只不过,因为贾绍祖写的内容太笼统,导致他们的观点,也会产生偏差。

  “这青州府防治瘟疫中洗手,是为了避免瘟疫沾染。”

  “不不不,洗手应该是为了保证吃东西的时候,手不会污染了食物。”

  “还有这日常煮沸用过的毛巾衣物,应该是杀死瘟疫。”

  “瘟疫如何能杀死?这肯定是不对的。”

  ……

  争吵的声音不断,但随着朱元璋的出现,太医院内瞬间鸦雀无声。

  接着所有太医一共朝着朱元璋跪下:“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都起来吧,你们都是在为大明做事,朕很高兴。”

  虽然吵吵闹闹,但朱元璋听得出来,这些太医纠结探讨的正是瘟疫如何治理。

  这事,是应该做的。

  吵闹些就吵闹些,朱元璋不在意这种细节。

  “不知陛下今日来太医院,可否是有什么人需要诊治?”

  为首的刘太医朝着朱元璋问道。

  太医院么,治病的地方。

  他这么问,虽然好像有些不敬,但也没啥大问题。

  朱元璋笑道:“非也,若是诊治,朕直接通传你们不也一样么。”

  太医们面露异色,不知道朱元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元璋也没逗他们的想法,直接拿出了朱标关于防止瘟疫的整理内容道:“这是青州府防治瘟疫的具体详尽之策略,包括从开始到控制的全部过程和办法,朕今日前来,便是将此物给你们的。”

  太医们一听到这个,那一个个眼睛都放光。

  因为从这瘟疫防治的策略办法中,就可以反推出瘟疫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疾病。

  如何产生又如何阻绝或是治疗。

  “谢陛下!”

  ……

  所有的太医恭敬的谢道。

  刘太医更是双手举起,从朱元璋手里接过了那份无比重要的瘟疫防治手册。

  朱元璋淡淡道:“此物之重要性,朕不再多言,这是太子殿下实际记录的原本,仅此一份,切不可有丝毫的损坏,明白吗?”

  这份瘟疫防治手册,那是朱元璋之后用来制定瘟疫防治的标准册。

  将是载入大明史册的东西。

  虽然主持的人苏璟还在,但这第一份实际记录的内容,意义不容替代。

  “臣明白,此物陛下交给臣是什么样,臣还给陛下的时候就是什么样。”

  刘太医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明白就好。”

  朱元璋点点头,转身便离开了。

  一众太医立刻围到了刘太医的身旁,那叫一个殷切和期望。

  “急什么,都散开点,若是汗气浸染,坏了东西,我们的脑袋就得搬家!”

  刘太医一脸严肃的说道。

  太医们立刻散开,然后跟着刘太医进了太医院内。

  翻开册子,最先的就是誊抄。

  这么多人,就翻这一本,很容易翻烂了,抄下来是最为稳妥的。

  太医院内,一群人埋头唰唰的抄写着。

  当然,还有一个朗读的,正是刘太医。

  一时间,太医院倒像是学堂了。

  离开了太医院的朱元璋,转头就到了工部。

  “臣张昺拜见陛下。”

  工部侍郎张昺朝着朱元璋恭敬道。

  朱元璋也不废话,直接掏出一张纸来说道:“照着上面的方法,给朕做一块肥皂出来,越快越好。”

  肥皂?

  张昺一愣,不是很懂。

  但接过了朱元璋给的纸,扫了一眼后,他便明白了。

  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肥皂。

  “是,陛下,臣一定尽快做出来。”

  张昺没有迟疑,直接接下了朱元璋的旨意。

  他也不管这办法到底有没有用,反正先按照这个做了再说。

  交代完了肥皂的事情,朱元璋也没逗留,直接走了。

  张昺又仔细的看了好几遍肥皂的制作办法,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做。

  反正过程并不算复杂,所需的原材料也没有多么难得。

  接连跑了三处地方,朱元璋也稍稍停下休息了一会。

  除了朱标不回来的事,其他都和苏璟有关系。

  也没休息太久,朱元璋来到了农学院。

  玻璃温室让他眼前一亮,因为之前农学院的优异表现,杨思义申请的各项有关农学院的建设事宜,朱元璋基本就是扫一下就通过了。

  他知道有玻璃温室这么个事,但来还是第一次。

  “父皇!”

  朱橚见到朱元璋过来,立刻过来行礼道。

  “杨思义呢?”

  朱元璋问道。

  朱橚回答道:“杨尚书公务繁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儿臣自己在这边。”

  杨思义作为户部尚书,在这年关将至的时候,那真的是忙的不行。

  因为主管大明的各项支出收入,这年终审核,肯定得把账目盘清楚。

  这会,户部就是连轴转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也意识到自己问的话有些问题。

  要是杨思义这个户部尚书在这,那才奇怪了。

  “老五,我听说这玻璃温室是你主张要做的,那你能给父皇讲解一下吗?”

  朱元璋朝着朱橚说道。

  自从朱橚回来,朱元璋对于朱橚的关注就多了许多。

  没办法,朱橚实在是太亮眼了。

  本来老三朱棡,在一众皇子中算是相当出色的。

  但朱橚回来之后表现的种种,朱棡真比不上。

  朱橚还比朱棡小上好几岁,这只能说明,苏璟这个老师,教导的真不错。

  “当然可以,父皇。”

  朱橚点点头,立刻就朝着朱元璋开始讲解起来。

  现如今的玻璃温室已经投入了使用,各种反季节的作物也开始培育。

  “这些是韭菜,这是青菜,这是黄瓜……”

  一样样的反季节蔬菜,看的朱元璋那是相当的吃惊。

  他是当过农民的,这不同时节生长不同的农作物,这点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但眼前的这些蔬菜,分明是在颠覆他的认知。

  朱橚讲的很细致,从玻璃温室的作用到如何种植这些反季节蔬菜,全都说的头头是道。

  这些可不全是苏璟教导的,种植方面,尤其是实际种植,都是朱橚的自我学习和研究。

  毕竟,苏璟在种植上,毫无天赋。

  朱橚运用苏璟教导的科学研究办法,配合上他的兴趣和天赋,这才创造了眼前的景象。

  朱元璋听得很认真,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他最重视的行业。

  所以农学院才会设立的如此简单,许多需要的投入也很容易的就得到了批复。

  农业重要,农业技术同样重要。

  如果不是因为起义,现在的朱元璋,可能还是个老农民。

  不知不觉间,朱橚已经讲了一个时辰。

  但他依旧不知疲倦,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永远保持热情,这便是苏璟最欣赏朱橚的地方。

  “好了,老五,歇歇吧。”

  朱元璋中断了朱橚的讲解,再继续讲下去,怕是今天都讲不完。

  “好吧,父皇。”

  朱橚点点头,意犹未尽的说道。

  显然,就说了这么点,他还是不畅快。

  朱元璋说道:“老五,苏璟和你大哥,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

  朱橚一愣,低头道:“谢父皇告知儿臣。”

  “老五,你认为你的老师苏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来了兴趣,朝着朱橚问道。

  朱橚抬头看向朱元璋回答道:“父皇,儿臣以为,苏师是一个真正的学士。”

  学士?

  朱元璋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朱橚会对苏璟有这么一个评价。

  “那若是你父皇我想让苏璟入朝堂,为大明效力呢?”

  朱元璋又问道。

  朱橚沉默了,朱元璋鼓励道:“大胆说,这里没有旁人,父皇不会责怪你的。”

  对于苏璟入朝堂的事情,朱元璋自然是早就算计。

  而他也知道,这件事,朝堂百官的看法,各不相同,或者说他们各怀心思。

  想要找一个能不掺杂朝局形势,单纯的人来问问,还是比较难的。

  朱橚,显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儿臣以为,苏师不应该入朝堂。”

  朱橚回答道。

  嗯?

  朱元璋眉头微蹙,但也没生气,好奇的问道:“老五,你为什么这么想?”

  朱橚回答道:“因为苏师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应该教导更多的人,而不是当官。”

  别看朱橚年纪小,但思想可一点都不小。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来,说道:“老五,苏璟知道你这么看他吗?”

  对于朱橚的看法,朱元璋并没有表达什么赞同或是反对。

  他只是觉得十分的有趣。

  朱橚摇头道:“应该不知道吧。”

  朱元璋起身,说道:“老五,苏璟这样的人,只做一个老师太屈才了,他应该有更广阔的舞台。”

  “当然,父皇并不是说你说的不对,等苏璟回来,继续和他好好学习,朕对你的期待很高。”

  朱橚立刻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努力跟着苏先生学习,绝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橚,自语道:“苏璟,你教学生的确有一套,就是太心口不一了。”

  ……

  阿嚏!

  远在莱州府的苏璟,突然一个喷嚏打了出来。

  他揉了揉鼻子道:“谁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