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转战

  袁熙亲自在城门迎接诸葛亮,他拉着诸葛亮的手道:“此次击败鲜卑,功劳甚伟,辛苦军师了。”

  诸葛亮连忙还礼,谦道:“本是亮分内之事,幸不辱使命。”

  “只是这次让苴罗侯跑了,甚为可惜。”

  袁熙笑道:“无妨,他们几乎全军覆没,已经掀不起风浪了。”

  “据说他们跑到公孙家族领地去了,我正好借此看看对方反应。”

  两人并肩策马,一路往城里而去,诸葛亮出声道:“公孙家族那边的形势很微妙,他们本来和高句丽相攻,但是自从国让将军打下三韩,封住高句丽的退路后,公孙家族反而采取守势了。”

  袁熙点头道:“公孙康是个明白人,他怕高句丽被国让逼急了,将反攻主力方向放到他这一边。”

  “如今高句丽南面通往半岛的道路被田豫封闭,他们想要破局,只能去勾结鲜卑。”

  “但高句丽和鲜卑也是有世仇的,所以他们内部应该也颇为矛盾,对于到底是向哪一方低头,也是犹豫不决。”

  “晋国,鲜卑,公孙家族,这几方他们都不想低头,也不想为敌,更害怕被我们瓜分。”

  “而我这边也不想逼得高句丽太急,免得将其逼得叛往对面。”

  “所以如今围绕高句丽的形势是一团乱麻,不是短时间能清理掉的,既然如此,不如先放一放。”

  “鲜卑这次被灭了十几万人,加上楼班身死,乌桓重归塌顿,北地的势力均衡也发生了变化,这几方势力博弈,我若是贸然介入,只会刺激他们联合起来。”

  诸葛亮出声道:“臣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次回军,我将牵招放在了徐无山口,一方面是观察乌桓接下来的态度,另一方面防备鲜卑来年再次入寇。”

  “臣总觉得,柯比能此人不简单,虽然葬送了鲜卑十几万人,但他却由此有了充足的食物过冬,可以说是弃车保帅,断腕求生了。”

  袁熙点头道:“没错,这人不简单,所以不能让其强大起来,不然迟早会成心腹大患。”

  “我会派人联系步度根和素利,先想办法让他们联手对付柯比能。”

  “当然,这会付出一些钱货的代价,不过相比多死数万乃至十几万人晋国百姓,还是值得的。”

  “而且这次鲜卑败得太惨,柯比能肯定会威信受损,接下来一两年内,他行事会谨慎许多,若是想要再次入侵,也要先整合族内声音,所以这段时间我会抓紧休养生息,尽快解决吴国的问题。”

  诸葛亮出声道:“主公想要打吴国?”

  袁熙点头道:“没错,孙权想要垂死挣扎,不按死他,以后更麻烦。”

  “正好这段时间让北地兵士休整个一年半载,让他们种种田,休养生息,江淮的兵士养了两年,也该活动一下了。”

  “邺城的防务,我便交给军师了,我到时候会去寿春,和伯言商量下怎么对付孙权。”

  “对了,军师这次功劳甚大,无人可以质疑,到了邺城之后,我会将拜军师为左丞相,领司隶校尉,开府。”

  “到时候冀州兖州事务,便交由军师了。”

  诸葛亮大惊道:“亮如此年轻,只不过侥幸胜了一两次,如何当得此大任?”

  袁熙摇头道:“军师不用谦让了,如今晋国能够在军政内事上能够做到考虑周全的,军师当仁不让。”

  “而且”他突然想到一事,稍稍放慢脚步,等甄宓的马车过来,掀开窗帘问道:“儿还在蓟城?”

  得到甄宓回答后,袁熙想了想,出声道:“是我疏忽了。”

  “儿在王后的教导下,已经是识字颇多,该到了明理的时候了。”

  他随即对孙礼道:“你现在带人去蓟城,带袁过来。”

  “还有,军师的夫人,也一起带过来。”

  袁熙转向诸葛亮:“之后一段时间,军师要做的就是坐镇邺城,阻拒攻击曹军。”

  “最后一件事,便是请孔明作为儿的先生,给他在府中安排个官吏,从最底层做起。”

  诸葛亮听了,迟疑道:“亮才疏学浅,但既然主公要求,亮便倾囊相授。”

  “但世子这个岁数,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袁熙叹道:“他这个年纪虽然比同龄人有些早,但是生在我府中,担子天生就很重。”

  “责任摆在那里,承不住,便会让百姓受苦,若没有资格本事坐上这个位置,便会重蹈桓灵之祸的覆辙。”

  甄宓在旁边听了,心中一跳,知道袁熙这次是认真的,同时心里担忧起来,袁熙是不是有些急了?

  如今魏吴未灭,怎么看这个天下还要打十几二十年的仗吧?

  但他确实不知道,袁熙思量过后,认为吴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魏国还有益州司隶凉州和荆州部分,这几处都有后路,并不好灭,可以徐徐图之,但孙权现在太跳,已经让袁熙不堪其扰,如今晋国水军有了蒸汽机的帮助,可以短时间内分所吴国水路,也是该得到了彻底清算的时候。

  他对诸葛亮道:“北地兵休息,不耽误南方用兵。”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穷兵黩武,但是战争早结束一天,便会少死很多人,既然如此,那便长痛不如短痛。”

  诸葛亮沉声道:“道理是这道理,但还请主公保重身体,今岁主公已经病了好几次了吧?”

  袁熙尴尬地笑了笑,“我明白,我会注意的。”

  诸葛亮听了,心中感叹,有袁熙这样的主公,下属也是一日不敢懈怠啊。

  众人在易京休整了数日,等到孙礼带人护送袁和黄月英过来,才重新启程,往邺城方向赶去。

  一路上诸葛亮颇为谨慎,他先派探子侦查周围数十里,然后才让兵士开路,对此他向袁熙解释道:“当初魏军虽然丢了邺城,退往长安,但冀州还有万余魏军没有来得及跟着撤走。”

  “他们后来有的人献城投降,有的弃城逃走,变成了流寇。”

  “亮先前在邺城时,也有派人抓捕贼寇,但多少还有近千人在冀州流窜。”

  “因为到了冬天,踪迹难寻,亮之后会加紧搜索。”

  袁熙思忖后,出声道:“开春之后,让人加紧去做,免得伤害百姓,耽误了春耕。”

  “不过也不用把他们逼得太急了,免得其狗急跳墙。”

  众人一路赶到邺城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积雪消融,冀州大地上开始呈现出一派百废待兴的景象。

  袁熙拉着甄宓坐在车里,两人望着远方邺城的轮廓,不禁感慨万千,袁熙叹道:“咱们离开多少年了?”

  “七年,还是八年?”

  甄宓出声道:“九年多,将近十年了。”

  “这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妾感觉韶华易逝,已经不再年轻了。”

  袁熙侧过头去,望着甄宓的几乎没有岁月痕迹的脸庞,笑道:“不,王后无论是现实,亦或在我心里,都永远年轻。”

  他望着一旁老老实实看书的袁,说道:“不过儿一天天长大,眨眼之间都这么高了。”

  “说来我这个阿父也不称职,这几年和你们统共见了没有几面。”

  甄宓低声道:“大王是妾的夫君,也是全天下人的王,妾已经很满足了。”

  袁熙想起了和甄宓新婚的日子,心中感动,紧紧握住了甄宓的手,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邺城大门缓缓打开,欢迎两人重新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

  之后的开春颇为平静,甄宓代表甄家捐出了大量的财货,同时通过商队运来了大量的材料,开始重修邺城。

  天气转暖,地面也变得松软,有了蒸汽动力的掘地机帮助,很快邺城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整,重新扩宽道路,深挖沟渠,将沿途的河流经过的岸堤重新加固,并添加了引水地下沟渠。

  这个攻城本来颇为浩大,放在以前,是要持续数年,近乎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不过在诸葛亮的规划下,将这次征发的劳役和春耕结合起来,借此解决了很多流民的吃饭问题。

  而且因为甄家带头捐钱,冀州士族也很快反应过来,他们纷纷捐钱捐物,以表示对晋国的态度,毕竟谁都看得出来,眼下晋国大势已成,要是再不借机和袁熙表忠心,可能以后再也有机会了。

  有蒸汽机相助,在春天过去,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候,邺城的重修已经初具雏形,冀州的流寇也被一一扫平,整个冀州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至于魏国那边倒是很老实,除了马超在司隶骚扰过怀城两次,被在黑山的赵云赶走外,皆是是十分平静,两边皆是在休养生息。

  这日诸葛亮正在和袁熙分析天下局势,他听袁熙谈到魏国现在最麻烦的便是司马懿后,也是深有同感,出声道:“主公说的没错,司马懿此人悟性很高,虽然是文官,但是军政上也极有天赋。”

  “要是他主持魏国军政,只怕之后会费不少力气。”

  袁熙沉思片刻,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派人散播流言,说他要谋反。”

  他随即笑道:“要是君臣相知,这种计策毫无用处,但曹操死后,魏国内部暗流涌动,互相倾轧者多矣。”

  “听说曹氏夏侯氏很多人也在受到排挤,有些人还被抓了起来?”

  “曹丕这么作死,那咱们就往上添一把火好了。”

  诸葛亮苦笑起来,心道自己这位主公,行事还真是不拘一格啊。

  两人说话间,有侍卫说江淮陆逊那边来了急信。

  袁熙接过信,拆开火封,随意往信上看了一眼,随即脸色大变,忽的一声站了起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