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加了三个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诸葛瑾接受刘备的好意、让关羽尽快分兵赶去豫章,更多还是出于汉朝的孝道环境考虑。

  因为他前世读过的历史书,明明白白写了诸葛玄活到了197年,而现在才196年。

  如果穿越者的蝴蝶效应还没影响到豫章郡的话,笮融和诸葛玄的轨迹是不会被改变的,今年诸葛玄不会有危险。

  但既然得到了叔父的确切消息,若不立刻做出反应,也容易被人戳脊梁骨。这种时候,委托关羽这种善战猛将先行,就成了彰显孝道的必要姿态。

  诸葛瑾自己再歇脚个十天半月,消弭一下往返许都的劳顿,把身体状态调整好,也就会跟去的。

  这个时代的长途旅行,非常挑战身体的适应能力,马不停蹄天南海北到处跑,很容易水土不服。

  路上大约还要半个多月,确保腊月抵达,跟家人一起过新年,这节奏就不错。

  ……

  接受了刘备的提议后,一行人并辔入城。

  刘备已经让人摆下接风宴,不过眼下还没到晚上,诸葛瑾刚刚颠簸得厉害也吃不下,就表示不必急着开宴。

  刘备自然是随他便了,就让人先摆下茶果,与其他陪席文武闲聊。

  诸葛瑾回到下榻之处,先让人烧水准备沐浴解乏,又吩咐人铺纸磨墨,然后写了一封给诸葛玄的家书,又写了一封给关羽的短信,主要是交代去豫章之后,军事上的一些查漏补缺注意事项。

  两封信都写好,先交给刘备派来的信使,当即封好送去广陵。

  信使身上还带了一封刘备手书的军令和相应的符传信物,关羽看到就会遵照执行的。

  忙完这一切,热水也烧得差不多了,不用掺冷水刚好可以直接洗。

  诸葛瑾短暂跑了个澡,让侍女帮忙全身揉捏敲打解乏,消除连续奔波的疲劳。

  彻底收拾干净后,才换上新做的绸缎里衣,然后在外面套上刘协亲自赏赐的锦袍玉带。

  还从刘协赏赐的那些用于顶替“五十斤黄金”的珠宝首饰里,勉强挑出两件可以给男人戴的,郑重戴上。

  那堆首饰一共有十几件,但绝大部分是给女人戴的,诸葛瑾现在拿着也没用。最多回去稍微孝敬继母几件,剩下都得等他将来娶妻纳妾才用得上。

  男人能用的,只有一顶金梁嵌珠进贤冠,和一块螭纹玉佩。

  全部收拾整齐,诸葛瑾才非常气派地去赴接风宴。

  ……

  接风宴就设在原镇东将军幕府的后堂,不过很显然,门口那块招牌,很快就要拿掉了。

  刘备将来的新幕府不一定设在淮阴县,而且字也要重新刻。

  诸葛瑾赶到时,众人已经闲聊着用了一会儿果品。

  刘备一看到诸葛瑾穿了一身从没见过的大红色上等蜀锦袍子、系了条软玉七环紫锦衬腰带,就很不见外地过来拉着袖子细看。

  他也是“好音乐、美衣服”之人,忍不住追问:“此袍带何处裁剪?我怎不知广陵有如此巧匠,定是在许都时置办的?”

  诸葛瑾正色回答:“此乃离京当日,陛下召对亲赐,连同此番所乘宝马,一并是天子所赐。”

  “竟是如此么?此番去许都,莫非还立了许多功勋?”刘备与其他陪同出席的文官、幕僚,闻言无不肃然起敬,连刘备也不敢再随便翻看袖子把玩了。

  诸葛瑾便轻描淡写把他协助孔融帮皇室办事、最后还被天子召对、为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寻找统治权威性理论,简略说了一遍。

  具体细节不再赘述。而那些不适合当众说的话,诸葛瑾就巧妙回避了。

  刘备、糜竺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先生数日之间,竟能得天子如此赏识,果真是能者无所不能。经此一事,想必天下牧、守,很快都会知道先生大名吧。”刘备由衷赞叹道。

  糜竺也是赞不绝口,同时又露出了一个既羡慕又忧虑的眼神,但并不是出于嫉妒。

  还有几个新来的文官,更是发自肺腑赞美:

  “先生远见卓识,非凡俗可比。昔年陶公故去之时,群曾劝使君不要卷入吕布、袁术之争,还说将来恐怕四面受敌,抽身不得。

  如今有先生为使君筹划,力挽狂澜,方知群当年所想,实在是浅陋之见。先生之德,便如古之孟尝、信陵,能赈贫达穷、存亡继绝,令人钦服。”

  诸葛瑾闻声望去,见说话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跟自己年龄相仿,原先没见过。

  刚才在城门口迎接时,倒是有此人,但因为人多,刘备也没给他一一介绍。

  刘备见他目光中流露出探询之意,才想起还没介绍,有点失礼了,连忙说道:

  “这位是刚从吕布处逃归的陈长文,两年前陶公表我为豫州刺史时,我令沛国相举其孝廉,辟为豫州别驾。

  前番下邳失守时,也不幸被吕布所获,幸得此番吕布放回家眷期间,混迹其中归来。”

  刘备介绍完后,又转向陈群,豁达地说道:

  “长文也不必过谦,此番我虽得子瑜逆转乾坤,转危为安,但此等际遇,实属可遇不可求。你当年所言,确是持重之论。”

  陈群连忙逊谢不已。

  而诸葛瑾在一旁听了,心中也是暗忖:

  刘备这几句自我反省,倒是跟历史上曹操打完乌丸、消灭蹋顿后的检讨差不多。历史上曹操虽然打赢了,但回来后还是奖励了那些劝阻的幕僚,说他们持重谋国。

  刘备此番虽然绝处逢生,但都是诸葛瑾逆天改命挣回来的,不然陈群还真就料中了。

  历史上陈群在刘备、吕布相继丢掉徐州后,最终投了曹。

  如今刘备至少保住了一部分地盘,而官位则是更胜从前,还问吕布要回了军中将士的家属。

  这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让陈群重新弃暗投明,也算顺理成章。

  刘备毕竟当过他的举主,还征辟过他别驾(虽然是豫州别驾),陈群如果背叛,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诸葛瑾看到越来越多原徐州团队的志士来投,内心也是颇为欣慰。

  他刚来的时候,刘备麾下文官就没一个“政治值90+”的存在。

  这次往返许都期间,陈登和陈群先后拉回来了,刘备阵营的内政事务就可以丢给他们了。

  诸葛瑾亲自去豫章后,也不用担心双线操作掉链子,可以撑到明年把二弟拉来。

  ……

  诸葛瑾跟陈群等弃暗投明的文官把酒言欢,初步熟络了一下。

  刘备又忙不迭拉着他、继续刚才未完的话题。

  他是真心很想知道,子瑜到底跟陛下还说过哪些高深莫测的细节,才配如此重赏——以刘备的情商,刚才早就听出诸葛瑾其实有所保留,显然是有些话不适合当众说。

  所以,刘备等酒过三巡、不必在意宴席礼数后,就很没尊卑地坐到诸葛瑾的坐榻上,让诸葛瑾附耳低声说。

  诸葛瑾瞒不过,又把刚才省略的“义帝霸王高皇帝”隐喻简略阐述了一遍。

  无非是暗示“先发制人夺天下不稳,因为后人看你先发制人能夺成功,就会有样学样。而后发制人为先帝报仇才稳,因为后发制人需要有莽夫先帮你当出头鸟,而莽夫不常有,所以阴谋家想模仿也不一定有素材。”

  刘备听完,显然也颇有代入感。内心隐隐然把刘协视作当今义帝,只是不知曹操会不会跟董卓一样变成霸王。

  至于高祖……如今的刘备还没狂到敢自我带入。

  但是他通篇听完后,内心终于第一次升起了类似于“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的想法。

  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至少要到赤壁之战前后才产生这样的思想。因为被曹操逼得走投无路,才意识到曹操在很多方面已经卡位占尽了先机。

  自己如果模仿曹操,那曹操比他有先发优势,肯定是没出路的。必须换道超车、立相反人设,才有一线希望。

  只不过如今的刘备还没被逼得那么惨,也还没有把曹操视为唯一对手——如今纸面上看,二袁的实力都还比曹操强呢。

  所以他也不至于“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

  他的心态比历史同期更加平和、务实,实事求是。

  他只是想到了“秦始皇孝武帝和曹操都错在刀指挥脑,用兵前没有战略规划,而是有多少兵就打多大仗”。

  所以,自己必须要回避这个前人的教训。以后一定要脑指挥刀,用兵之前要先定好战略目标和政治纲领,不能因为“打完这一仗,兵力还有得多,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再打一仗”。

  兵力有得多,资源有得剩,那就该用在民生上。用兵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用最低的成本,让天下人得到安全和秩序保障”,不能忘了这个初心。

  刘备捋顺这些道理后,内心极为感慨,也像是打开了新世界。

  他又怕自己记不住,就让人拿来笔墨,先偷偷把这几条刚总结出来的心得,记录在袍袖上,以便将来经常翻看提醒自己。

  ……

  诸葛瑾终于把刘备应付过去之后,总算可以安心喝酒,不用再劳心了。

  无奈他如今太过闪耀,很快糜竺、陈群等人又过来围着他把盏,还请他略微指点一些治政心得,请教一些具体问题。

  诸葛瑾也是推脱不掉,只好又聊了几个广陵军如今实打实的内政难题。

  比如,陈群就借着敬酒,告诉他“过去一个月,吕布终于陆续把我军将士的家眷,以及被驱逐的许耽章匡旧部丹阳兵及其家属,全部归还了使君,迁居到了广陵地界”。

  然后,陈群表示,使君如今把这些家眷的安置工作交给了他,一共凭空冒出了四万多人,虽然粮食勉强够吃,但发放混乱,管理困难。

  大冬天的家眷们只吃饭闲着又容易生事,还有人反复排队领施舍的杂粮粥,使君又不愿意在领过赈济的士兵家眷手上盖洗不掉的印来标记谁领过了赈济。

  总之就是诉苦了一堆内政困难。

  诸葛瑾听完后,却完全不当回事,只是下意识就说:“那就以工代赈啊。”

  后世王安石、苏东坡赈灾,不都是这样恢复秩序的吗?就算大冬天不能种田,也不好开荒,那还能兴修水利为来年打好基础嘛。

  然而,对于汉末之人,以工代赈却绝对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鲜概念,哪怕“政治96”的陈群,也是一时茫然。

  “怎么以工代赈?”陈群虚心请教。

  “这我就一下子说不清了,需要观察,过几天再说吧。”诸葛瑾也不把话说满。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舍弟诸葛亮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