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天钟九响,哭倒宫墙
收起了杀生之剑以后,余琛取出纸笔,让文圣老头儿修书一封。
其中详细地说明了从那场鸿门宴开始,三圣一帝诛杀戚后,到戚后假死夺取国师皮囊为非坐歹,再到后来图谋圣玺的所有经过。
包括余琛和文圣老头儿对于“启元帝已经被戚后操控”的猜测。
其中还添加了很多只有文圣老头儿和宋相才知晓的秘辛。
然后施展纸人纸马神通,将信纸化作一枚纸鹤,振翅高飞,飞向京城。
不多时候,纸鹤停留在京城相府的书房窗台上。
刚从红光寺的废墟回来而一无所获的宋相,发现了它。
他眉头一挑,将信纸展开来。
随着阅读,脸色逐渐阴沉。
――知晓了一切。
同时,也根据那些只有他和文圣老头儿才知晓的细节,确定了这信是文圣老头儿亲手写下。
良久以后,放下信纸,倚靠在椅子上。
一些疑问,终于得以解答。
为何那早已销声匿迹数十年的月下蝉会突然出现?因为戚后压根儿没死,这些年来,恐怕她早已将月下蝉重建,甚至渗透到了占天司内部。
为何国师会跟他几乎同时去到红光寺下,才不是什么天龟占卜,而是因为那红光寺下的月下蝉据点的主人就是那披着国师皮囊的戚后,据点被毁,曲幽河被释放,她自然要来查看。
又为何突然之间,她又急匆匆离去,更是因为真正的国师曲幽河自我了断以后,他的皮囊失去生机,极速腐败为了防止被自个儿发现,所以才二话不说飞奔逃去!
“呼……”
宋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明悟了一切。
然后,站起身来。
目光瞥向那信纸最后的一句话。
――有朝一日,可愿杀贼?
这位一朝之相,取出笔墨纸砚,挥毫之间落在一个这儿。
――可。
算是回答。
然后将信纸重新折成纸鹤,往窗外一放,纸鹤便飞进茫茫夜色当中,没了踪影。
至此,虽然双方还未曾见过面,但也表示至少在“敌对戚后”这件事上,余琛和宋相站在了同一阵营。
翌日,天光大亮。
沉睡了一眼的京城,没有因为昨晚在红光寺废墟发生了的事儿有任何影响。
大伙儿该干啥干啥,丝毫没有察觉到半点儿异样。
直到某一刻。
咚!
咚!
咚!
位于皇城内部的天钟轰然震响!
大伙儿惊骇地抬起头去。
只听天钟一连九响,回荡不绝。
哪怕是钟声彻底停下,整个京城上上下下,也依旧被诡异的死寂覆盖,没有半点儿声息。
天钟!
这玩意儿一响,便代表着有大事儿发生!
从启元帝继位开始,天钟只响了四次。
第一次是鸿门宴上,戚后伏诛。
第二次是一年多前,海外邪修入侵。
第三次是一年前,大夏文圣陨落。
第四次是不久前,判官入侵皇宫,劫走齐安公主。
今儿,是第五次。
而大伙儿也都清楚,虽然天钟震响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一次钟鸣都代表着可怕的变故!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短暂的死寂过后,京城上下,一片哗然,议论之间,惊恐的情绪蔓延。
纷纷猜测究竟又是出了什么事儿。
直到日上三竿。
一个消息,不胫而走。
字儿不多,但简直骇人听闻!
――大夏三圣之一,万法山之主,占天司国师曲幽河,死了!
那一瞬间,听到这消息的人,无论是黎明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亦或是江湖豪客,都惊掉了下巴。
良久难以置信!
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占天司举办国葬,浩浩荡荡将国师埋葬。
宋相和贺子秋在送行队伍中,冷眼看着每一个人,企图从中找到戚后的身影,但最后,也一无所获。
余琛也在围观百姓里,冷眼旁观。
――对于这事儿,他并不意外。
毕竟真正的曲幽河一死,他的皮囊生机溃散,戚后自然不可能再借助国师的身份为非坐歹。
所以,国师这个身份,必须死。
否则没法儿给天下人任何交代。
现在的问题是,在失去了国师的皮囊后,戚后又变成了谁?
一整天,除了那些纯粹看热闹、七嘴八舌的百姓,和惶恐惊骇的朝廷大臣们以外,余琛和宋相都在互相看不到的地方,寻找戚后的踪影。
但五六个个时辰看下来,哪怕葬礼都结束了。
也没一点儿发现。
最后,黄昏时候,余琛打道回府,回了不归陵上。
和文圣老头儿以及虞幼鱼,围炉煮茶。
“看来那戚后怕是早就留了后手――除了齐安公主的肉身以外,她肯定还准备了别的容器,否则不可能那么快从曲幽河的身份里脱身。”
文圣老头儿这时候也反应过来,叹了口气:“就是不知她这会儿又顶替了谁的身份?甚至是否还在占天司里都说不一定。”
“不管她又变成了谁,至少如今她已失去了以国师的身份掌控占天司的权力;倘若是她不愿意放弃占天司的话――谁继任下一任国师,谁就是戚后。”余琛目中精光闪烁。
“若是她按兵不动呢?”虞幼鱼双手托腮,问道。
“那就交给那位宋相来查了。”
余琛深吸一口气:“他扎根朝廷那么多年,总有些自己的手段,比我们胡乱瞎猜来得有用得多――再说了,既然是同盟,那位宋相也别想坐享其成,得出些力气才是。
等她再度暴露身份,显出端倪的时候,就是决战之时!”
这话一处,虞幼鱼和文圣老头儿都是点头。
三言两语之间,接下来的计划,就已经敲定下来。
反正先盯着国师的位置,谁继任了下一任国师,谁就是戚后。
倘若她一直忍耐,按兵不动,那就让朝廷里的宋相去查。
一旦查到了。
那就……不死不休!
于是,这档子事儿算是先行搁置。
日子,又暂时回归的日常。
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半个月。
天候入夏。
气温炎热起来,和熙的阳光变得毒辣,高悬天顶,洒落炽烈,带来蒸蒸暑意。
稷下书院在经历了子季大儒的事儿以后,也在混乱中恢复了秩序,无数门徒士子重新复学。青浣和石头也再度回到了那早出晚归的生活。
六月天气,炎炎盛夏。
余琛也在这燥热的夏天里,度过了他二十岁的生日。
晚上,他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又下山买来美酒。
天上繁星点点,银月如钩,万里无云;地上觥筹交错,人鬼共聚,不醉不归。
说来也是唏嘘。
倘若余琛没有得到度人经,没有走上这么一条路,恐怕这会儿已经踏上流放漠北的路途了吧,最后或许会在那九死一生的流放路上,变成了一座矮矮的坟墓。
哦,也有可能是没有他的搅和,神武王计划成功,直接将江州给炼了,他余琛也会变成一枚枚神丹中微不足道的一缕血肉生机。
但这会儿呢?
他来了京城,成了让整个朝廷闻之胆寒的“判官”,甚至拥有了改变整个大夏局势的力量。
当真可谓是……世事无常。
翌日。
余琛二十岁生日的第一天。
从床上爬起来,推门一看。
嘿!
开门红!
就看见几个敛官儿,正在挖坑。
而他们身后,一辆辆板车停着,盖着一张张黄白裹尸布,鲜红的血浸透了布帛。
打眼一望。
林林总总十多具尸首,触目惊心。
当真是一场开门红!
见了余琛,几个敛官儿打了个招呼。
就絮絮叨叨跟他讲起来,这些尸首究竟是啥事儿。
且说这会儿是六月下旬,距天钟九响国师殉葬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大伙儿也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日子一天天照常过。
而就在昨儿晚上,京城里来了十几个女人,衣着迥异,口音也大相径庭,一看就不是一个地方来的,不晓得为啥聚到了一起。
清晨天蒙蒙亮时候,她们就早早起来,跪在了洛水桥上。
那些官兵一看,肯定得管啊,就问她们到底有啥事儿。
那十几个女人只哭着说,他们乃是为寻夫而来。
那官兵又问,他们丈夫去哪儿了。
她们就说自个儿的丈夫乃是工部的卸岭力士,而今已经大半年没得消息了。
那官兵让她们稍等,就去工部禀报去了。
没多会儿,工部传召她们进府。
里边儿发生的事儿,这些敛官儿就不清楚了。
只晓得后来啊,这十几个女人从工部出来以后,一直跪在工部大门口哭,哭得声声泣血,说朝廷草菅人命啥的。
引来不少京城百姓都在围观。
也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吧。
突见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只听嗡隆一声,工部巍峨宫墙竟轰然倒塌!
沉重的砖石砸落下来,引起无数尘埃,把那十几个女子都给砸死了。
这一幕,让无数看热闹的老百姓大呼有天大的冤枉,十数妇人,哭倒宫墙!
而后,几个敛官儿接下活儿,把这十几个妇人的尸首,搬上山来。
余琛听到这儿,直接就愣了。
哭倒宫墙?
十几个一看就是凡人的百姓妇人,把那开海境的炼士都不一定能轰塌的工部围墙哭倒了?
你搁这儿演玄幻故事呢?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