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翰林院内。
李东阳来找王华,告知王华有关其子王守仁要被赐爵之事。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东阳特地在翰林学士房内,跟王华单独见面,连翰林学士王鏊都没得邀请过来……有点鹊巢鸠占的意思。
“陛下之意,要以威宁海一战,以及猫儿庄之战的功劳,给宣府副总兵、万全左卫指挥使马仪,加为平虏伯,以伯安为新建伯。”
李东阳把先前萧敬跟内阁通气所说的消息,告知于王华。
王华一听就大概明白。
这是在恭喜我王家出英才吗?这分明是让我代表儿子去跟皇帝回绝赐封爵位之事。
王华道“犬子初入官场,往西北去之前只是在观政,即便领兵部主事之职也并非实缺,未曾有一日坐堂问事,所谓功勋不过乃西北将士英勇无畏,而他又恰逢其会人随军中。实在不敢居功。”
相比于王守仁的积极进取,王华在翰林院内则一直都属于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人物。
他年岁不小,甚至比李东阳和谢迁都要年长,但他中进士较晚,在翰林院从不想去争,也很少有他露头的机会。
好不容易阁臣来找,还摆明让他去推辞功劳,他心知不能不识相。
李东阳对于王华的知情识趣,还是很满意的,他笑道“伯安年轻才俊,在武功上已有建树,也是好事。以我的意思,他将来可以用军功进取,但现在更应该悉心打理好朝事,我想跟陛下提请,让他到六部供职,你看如何?”
王华一时没太搞明白李东阳的意思,也就没马上去回答。
但王华政治思维是有的。
他大概理解为,李东阳所代表的传统势力,想借此拔掉张周的羽翼。
你张秉宽不是把我们传统文官体系出身的同年进士发展成为左膀右臂吗?我们直接让他回朝不方便,就让他爹来出手,当儿子的总不能大逆不道吧?
少了王守仁相助于你,你指望马中锡这样的传统文官来帮你打理军政?你想飞上天,也让你折了翅膀,好好在人间明白何为论资排辈。
让你老鹰变家禽,就算再找旁人替代王伯安当你的翅膀,也让你扑腾不起来。
王华诚惶诚恐道“犬子何德何能?”
嘴上要呈现出对李东阳安排很认同,甚至是很感激的模样,但心里却在犯嘀咕。
儿子这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一辈子都完不成的事,自己这个当爹的就这么去抹杀了儿子的功劳?那儿子不会恨自己吧?
还有……
不但是儿子承蒙了张周的照顾,得到实惠,连自己也深受其利。
在于张周修撰成《大明会典》,让他们这些在翰林院清苦过活,十几年都没什么好机会晋升的人,突然有了“功劳”,军功章上也自然有他这个翰林侍讲的份儿。
父子俩现在都马上要因张周的恩惠,而得到官职上的提升,可就因为张周不为世俗文臣体系所容,就要连同张周的功劳,连自己父子二人都要受影响?
不甘心啊!
李东阳大概也知道,让人家直接去推一个超品的伯爵爵位,是有点过分,所以他要做好沟通和安抚之事,他道“伯安回朝之后,至少也应该是六部员外郎,甚至可为六部郎中,等他有了为官处事的经验之后,再出镇西北也不迟。”
“至于德辉你,先前陛下曾允诺要在翰林院诸多人中,递补一名翰林学士,阁部也会推举于你。”
王华道“不必如此。”
他很清楚,就算内阁要推荐他当翰林学士,也不是因为内阁真把他当成最佳人选,毕竟先前内阁推选翰林学士时,可是以杨廷和跟梁储为先的,加上皇帝推荐并最后中选的王鏊,他王华连个决赛圈都没进。
你现在突然就说我是最佳人选……这话谁信啊?
就为了我推辞儿子的爵位,因此而来安抚我,大可没那必要。
李东阳叹道“《会典》修撰多年而成,你居功不小,朝廷也都看到你的功勋,连陛下也时常提到你。”
王华道“此都乃是他人之功,在下不过是尽了一点本分之事。在下今日便写上表,请以陛下调伯安回朝,以他年轻尚无资历为由……请求陛下让他多加历练。”
不用等皇帝下了敕封爵位的诏书,我现在就上表替儿子推辞,算是满足你们要求了吧?
“嗯。”
李东阳也没想到王华如此识相,点头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
……
清宁宫。
朱佑樘正得周太后的传见。
“……本来还说,让周家两个后辈,跟着去西北锻炼锻炼,秉宽如此会用兵,让他们有机会为大明建功立业,何以最后未能成行?”
周太后也不明白。
本来说好了周瑭和周瑛都能跟着张周去西北打仗的,但最后只有张仑跟着一起去了,而张仑在此战中也没什么表现,反倒让王守仁和马仪这样的人大放异彩,周太后当然就觉得周家吃了大亏。
朱佑樘道“用兵之事,都是秉宽在宣府时审时度势所定,朕多都是给他撑腰,让他放手去做。至于用谁不用谁……朕也不会过多干涉。”
当皇帝的也很头疼。
老太太借题发挥,他也只能把责任往张周身上推了,反正张周人又没在京城,你老太太总不至于去跟张周计较吧?
“再者,皇祖母,用兵太过于危险,就算跟在秉宽身边,行军打仗之事也多有犯险之事,何必一定要追求军功?即便要追求,将来秉宽出兵草原时,也会有机会。”
朱佑樘也是在提醒周太后。
只要张周一天还在西北,或者说西北事务归张周调遣,混军功的事就不少,以后总有机会。
咱可不能因为一时的义气,而坏了长久之计。
周太后笑道“皇帝,你以为哀家是跟你一般计较的?”
不是吗?
朱佑樘心想,先前就差明说了吧?
“哀家只是觉得周家的孩子不争气,当长辈的总想为他们做点事,却总是操碎了心,哀家对他们是如此,对你也一样啊。”
周太后语重心长。
朱佑樘当然知道这所谓的对他也操碎心是为了什么事。
“皇祖母教训得是,孙儿一定会用心治理国事,方不负先皇的教诲,也不负了大明的列祖列宗。”朱佑樘道。
装糊涂这种事,朱佑樘现在也门清。
周太后白了孙子一眼,却是将目光转向立在门口似是来找朱佑樘叙话的萧敬,她道“克恭,都是宫里老人了,有事就进来。”
朱佑樘也对萧敬点点头。
萧敬这才进来行礼道“陛下、太皇太后,奴婢是有军务要跟陛下提及。”
“军务吗?皇帝,你先去吧,哀家就算有事,也不能耽搁了你处置朝务,尤其是军政大事,却说最近这军务来得也频密了些,不过你总应该多抽出时间,来多看看哀家,哀家心中也总记挂你啊。”
周太后就差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主仆是在这里唱双簧。
什么军务大事,根本就是找借口离开。
你这个皇帝也学坏了,现在不想来见就借故推搪,还总拿朝事来敷衍,知道哀家不能耽误你处置朝事是吧?
……
……
朱佑樘与萧敬出来。
之前周太后还真没有误会朱佑樘,是他跟萧敬说,一会进来把人叫走,朱佑樘倒不是回避周家两个孙子辈的事,而是不想再被老太太纠缠他纳妃的事。
现在他的想法是,无论纳妃与否,都不该由内宫的人所决定。
朕的事,自己亲自上。
“陛下,翰林王侍讲上奏,提出要请其子还朝,在六部中供职。并推诿了先前以军功所做的赏赐。”萧敬提了一句。
所说的赏赐,并不包括爵位,只有一些财帛等,还是朱佑樘私人赠送的。
朱佑樘也在帮张周拉拢一些能干之人,本来朱佑樘还觉得,赏赐王家一点东西,这样就能一次收拢王华父子两个人给张周做事。
但现在王华明显是要跟张周划清关系。
朱佑樘皱眉道“哪个王侍讲?”
萧敬闻言就很尴尬,朝廷又没有第二个王侍讲,只能说……王华在翰林院中存在感太低了,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在翰林院内也熬了十八年了,到现在也不过才是个侍讲,皇帝提到也都不能马上想起来……
就这样,有好机会让你们父子俩往上爬,都还要推辞?
“就是大同巡抚王中丞的父亲。王华。”萧敬提醒。
“他……”
朱佑樘听了就很上火。
朱佑樘认为,王华一直没机会提升,应该跟程敏政一样,是被打压的一派,应该是不会跟传统派系站到一道的,但现在他才知道什么叫翰林体系同气连枝。
“赐爵的事,应该尚未传下去吧?”
“是。”
萧敬急忙应声。
朱佑樘道“那他着急推辞什么?只是想跟朕说,他儿子的功劳,他做老子的就可以替其推辞不要了?王威宁半生都在努力的事情,他儿子用了是旬月的时间便完成,他不应该感觉到荣幸吗?这时候有他什么事?”
当皇帝的感觉是被人戏弄了,他都甚至不用问是否有人去找过王华,就知道王华应该是受到某种压力之后,才上奏为儿子推辞功劳。
萧敬低着头不敢随便应答。
朱佑樘道“为王守仁请功之事,是秉宽主动提出的,他对于王守仁的能力很推崇,认为这是补上西北军政缺口很重要的一环。如此有能力的年轻官吏,朕应当加以器重,便以朕的名义否了他的提请!”
皇帝的意思是,就算你王华主动请辞,朕也不答应。
就是要把爵位和官职给你们,想把你儿子调回京城来?不好意思,朕要怎么用人,还不用你一个臣子来教。
朕要把有用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你王华就算怕事,想躲避政治斗争,也别想以一个当父亲的名义,抹杀你儿子的功劳,也别想让朕不用他!
萧敬道“陛下,您看此事是否等朝议之后再定?”
这是想提醒皇帝,给马仪和王守仁封爵的事,毕竟还只是走了内阁、礼部两个环节,都没拿到朝堂上去商议。
如果因给两个无关紧要的人封爵,而影响到皇帝跟大臣之间的关系,萧敬则觉得矛盾激化是无必要的。
“以王守仁和马仪的功劳,朕要赐给他们爵位,让西北将士知道用心办事后能得到的奖赏,难道是错的?”
朱佑樘也上来脾气,“光以过去数十年来,西北用兵的先例,他们凭什么不能得爵?就因为王守仁是一个翰林侍讲的儿子,朕就要错过一个能臣了吗?”
“秉宽有识人之明,他所推举之人,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哪怕这些人坏了官场原本的秩序,但也全都用在备战,用在九边防备之事上,既未影响到朝中官吏的升迁,也没影响到大明朝堂的秩序,何以就要让朕退让?此事不可!”
萧敬也没想到,皇帝会对王华推辞王守仁功劳的事,如此着恼。
他也知道先前的话可能是说错了,这次打死他都不再提个人意见。
他似乎也看出来,皇帝现在有了张周,已不再是曾经对文臣百般倚重的君王,甚至有点跟张周一样,把文臣当成治国阻力的意思。
这其实也是在提醒他萧敬,以后站队要更明确一些,可不能总想着去帮那些朝中儒官了。
……
……
司礼监先是以皇帝的名义,驳回了王华给儿子推辞功劳的上奏。
随即第二天朝议时,朱佑樘就把要给王守仁和马仪赐爵的事,当众宣布。
“……此战以秉宽为首功,但用兵者,王守仁和马仪皆都为国而战,英勇无畏且能做到临危不乱,长驱直入于草原,大功之后全身而退,扬大明国威,援引过往边事用兵之顾,以其二人为平虏伯和新建伯,朕也认为是分属应当。”
“至于他二人以后,也必当是留在西北效命于军前,轻易不可调离职守,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皇帝先肯定二人执行张周的战术,是有功之臣。
再表明别想把王守仁和马仪等有功之人调出西北,无论如何他们都要配合张周继续用兵。
这像是在堵文官的嘴,毕竟昨天王华都主动提出要把儿子调回京城叙用了,皇帝自然也知道这其实就是传统文官给张周挖坑的方式。
此言一出,刘健和李东阳不由对视一眼。
皇帝针对的意思也太过于明显,这就让他们感觉到,现在可能是在某些事上,触怒了这位曾经以仁义而着称的天子。
左都御史闵珪道“陛下,若以一战之功,要升赏诸多爵位,只怕会令西北军爵泛滥。今年后,因军功而升赏之人众多。”
朱佑樘道“闵卿家是何意?当初太宗皇帝靖难之后,一次升赏多人,都也是以军功而定,你是认为朕滥赐滥赏吗?”
闵圭急忙解释道“臣并非此意。”
“朕看你就是此意。”朱佑樘针锋相对,大概他也知道,如果不拿出点气势来,文官那边还是会对此事喋喋不休,如果把事情的影响力从朝堂扩展到民间士子的议论就不好了。
所以一定要把讨论扼杀在朝堂范围之内。
要让天下士子心悦诚服,首先就要先让朝堂这些人别瞎逼逼。
“与先前朕没有直接对秉宽赏赐爵位一样,对于现巡抚大同的王守仁,朕仍旧是以其现有官职,于西北用事,直到战事平息后,他回了京师,再以爵位厚赏,至于宣府副总兵马仪,朕将重新以他为宣府总兵官,以平虏伯协守宣府周边军务。”
“至于保国公,朕将调他往宁夏。分守于宁夏各路!”
皇帝的话,更让在场大臣摸不着头脑。
怎么看,朱晖以宣府总兵的身份,协助取得了威宁海一战的大捷,也是有功的。
怎么突然就要把朱晖调去宁夏?
难道说……是张周觉得朱晖不着调,还是说皇帝认为宁夏的防备比宣府周边更重要,如此让朱晖去担当大任?
朱佑樘道“成国公朱辅,调固原,于固原增设边镇,协守各处!”
刘健急忙走出来问道“陛下,如今西北战事未休,实在不宜改变如今西北各镇之格局。”
固原在西北虽然也是边关重城,但在弘治十二年时,仍旧并非九边重镇,此时要将陕西的镇所调固原,也是为加强对于三边各地的控制,当然这都是弘治十五年之后的事,现在的刘健则觉得事情太过于仓促。
朱佑樘态度坚决道“如今三边之事多垒砌于延绥榆林卫,宁夏、陕西等处防备不能协同,以固原之城增加西北各方的调度,是朕酌情考量后的结果。先前兵部内部也参详过此事的可行性,不必再议。着令总制三边军务的秦纮,协同加固关隘及分守之事。”
刘健听了就很气恼。
总觉得自己是后知后觉,居然连兵部提前都知道有这回事?内阁却跟他人一起知晓?
朱佑樘道“赐爵之事,也不必再多议论。着户部草拟方略,于今年秋粮征缴之后,调拨钱粮往西北各处,增加军饷用度。此事不可再行耽搁!”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