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手术室。
本来并不需要二助和三助。但几个人自告奋勇向姚忠义主任请占战,没等最后答复就有3个人洗了手。他们要做二助、三助和四助。
另外还跟来了6人,他们要求观摩手术。
观摩阑尾炎手术,有些搞笑。加上那几个假助手,观摩总人数达到了9人之多。
但没办法,好奇心人人都有,特别是跟秦堪一起做过手术的人,不看个究竟真的难以相信他可以做刘华龙的一助。
整个普外一科,能做刘华龙一助的人,如果不算刘华龙友情出场等特殊情况,正规手术,总共只有3个人可以做他的第一助手,这三个人都是高年资的主任医师。
宋晖做过一次一助,但不算,他属于临时性的手术,是在抽不出人的情况下做的并不算是高大上的手术。
在观摩的人群中,有进修生,有实习生,还有一个是可以做刘华龙一助的主任医师,王峰林。
他也很好奇。
他和姚忠义,田力羽是普外科三大骨干,他们三个是普外科有资格做刘华龙一助的人。
王林峰穿着参观衣,兜着手,站在秦堪的身边。
秦堪看着长长的观摩队伍,心里也很奇怪,我怎么不紧张呀?
确实,秦堪出奇的平静。
秦堪的平静是有原因的,他捡到了刘华龙的普外科腔肠手术技能,同时也捡到了与技能粘附在一起的冷静、信心和智慧。
冷静,信心和智慧,是外科手术医生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高低的差别,就决定了一个人最后成就的大小。
冷静是基础。在外科手术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场景,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这时候,冷静很重要,只有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秦堪被围得水泄不通,幸亏他们是在患者打了麻醉之后围上来的,否则,病人会怀疑自己得的不是阑尾炎,而是恶性肿瘤什么的。
秦堪在麦氏点靠近中线偏上方一点选择切口。这种选择,与通常的麦氏点切口不同,观摩者都吃了一惊。
姚忠义微微一笑,不由得点了点头,这是赞许。因为,假如是他,也会选择这个位置开刀。
并不是每一个人的阑尾都在麦氏点,不同的人,可以有差异,临床上异位阑尾的就不少。
这个病人不算异位阑尾,他是因为肚子里的脂肪太多了,脏器被挤压移位了,所以秦堪选择切口时稍稍改变了一下位置。
这种选择,别看只是几厘米的事,其实是大有学问的,即使一般的主任医师,也不见得敢做这样的决策。
看懂了的人还有一个,王林峰。
没有人提问,也没有解说,整个手术在默默进行。
秦堪中规中矩切了一个3厘米的口子,做几层切的,总共用了4刀。刚好腹壁是四层,每层一刀。
众人又是一惊。
虽然这不能称为四刀开腹,因为切口很短,但是这样干脆利落,在场的人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做到。
秦堪真的只用一个指头伸进腹腔,推开表层的小肠,很快,他就沿着系带根部摸到了阑尾。
“还好,单纯阑尾炎,还没有明显的化脓。”秦堪报告。没有化脓就不会有细菌渗透,腹腔就不会太多的污染。
他的话音才落,阑尾就被勾出来了。
虽然说是勾出来了,但仅仅只能看到阑尾的尖尖,太肥了,后面的切除缝合操作注定只能在肚皮内进行了。
3厘米口子太小。
但是,秦堪很从容把组织钳伸进去,夹住了阑尾的根部,姚主任这时候第一次有配合的机会了,他把另一把组织钳伸进去。
秦堪在里面的手起作用了,引导姚主任夹住了阑尾的远端,两把组织钳并排夹住阑尾。
秦堪要了一柄最小的手术刀,小心伸进腹腔,大约就是两秒钟,刀拿出来了。
随着手术刀,阑尾和其中的一把组织钳也跟着出来了。
预测的没错,阑尾炎症虽然明显,红,肿,但没化脓。
姚主任的一助使命告一段落,仅仅伸进去了一把组织钳,现在又失业了。
秦堪一手还是垫在腹腔内,另一只手开始缝合。
他做的是连续荷包缝合,根本不需要别人的配合。
这个过程很短暂,几起几落,他就提着线头,姚主任一见就明白,这是要我剪线了。
他飞快要了一把剪刀,手一伸,线被剪断。
“冲洗一下。”第一次有人说话,秦堪已经把腹腔里的手抽出来了。
姚主任很快就接过器械师递过来的装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朝伤口内注射了两管50毫升的生理盐水。
这时候,等久了的二助终于有机会了,赶紧拿着吸引器伸进伤口内,不断移动位置和方向。
秦堪看着他们反复做了3次冲洗之后,说了声:“行了。清点器械!”
手术清点器械是必做的动作,一件不能少,也一件不能多,数字不对就不能关腹。
护士在很认真清理器械纱布等。
两遍,对了,准确无误。
秦堪没等一助二助关腹,他自己动手了,先把腹腔内的肠管复位,然后开始缝合。3厘米的口子,每一层只要缝三针,很快,手术结束。
秦堪连盖敷料,贴胶布,都亲自做。
你们不是要看我的操作吗?
“9分钟!”姚忠义主任朝墙上的电子钟看了一眼。
喔草!
他内心骂了一句粗话。
这么大一个胖子,一个阑尾炎手术竟然只用了11分钟,还包括这么多的非手术时间!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