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出殿后之语前,廉颇便已经有了全盘的打算。
而随着魏军三巨头达成一致,魏军随即也便行动了起来。
倒也不需大动:外线的防御军团换下一万士卒,并与从进攻的内线军团中调出两万军组成信陵君所指挥的中军,同时一千武卒混合这一万养精蓄锐的预备队,被调入后军,组成突围的先锋军团。剩下的便是被留在内线廉颇所率领的殿后军团。从外至内,依次是三、三、二的布局。
深知兵贵神速的晋鄙,在得到武卒和预备队的加入之后,即行以武卒为先锋,对外围的秦军展开进攻。
显然,晋鄙是想趁着秦军阵型尚未完全展开,还待进一步调整只是,打秦军个措手不及。可是缺少骑兵的魏军,显然低估了两军的距离,也更低估了秦军的应变能力。
眼见着包围着的魏军居然敢不顾死活地冲上来,那王龁还有啥意见,当即也不过卯时三刻总攻的命令,下令全军发起反攻。正面对攻,还是步卒为主,王龁还真就没有怕过谁。
随即两军很快进入了捉对厮杀之中。
这边秦魏一开打,那边白起很快接到了消息,立即就判断出魏军这是要跑的节奏!
当即两道指令立即发出:“其一,全军立即对当面之魏军展开全面之进攻,务必困住、拖住魏军;其二,王骑率一万五千骑兵,立即南下,准备于半途截杀魏军。”
没错,白起在第一时间便也已经判断出了魏军的突围方向,当然,这也并不难猜,毕竟魏国之中,并没有怎样的大才能够跳脱出惯性思维。
至于派骑兵前去伏击,一则是骑兵速度快,能够迅速抵达目的地,二则是可以预见的接下来的战斗两军将无限地交融到一起,而以弓箭为主要的攻击手段的弓骑兵在这样的战场中,为了避免误伤己方,根本难以发挥出战力。
因此,倒不如将这些骑兵派出去进行伏击,显然伏击也好、甚至之后的追击也罢,弓骑兵能发挥出更大的战力。当然,为了迷惑住魏军的将领,所剩的两万骑兵,白起只让王骑带走了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五千骑兵装装样子,护住两翼也是足够的。
当然,白起也只是买个保险,若是能就地歼灭这只魏军,显然白起更愿意就地掩埋掉。
只是,白起也不知道的是,他的打算却是正中廉颇的下怀,或者说廉颇从一开始就猜到一旦魏军表现出想要撤退的迹象,白起必会以手中骑兵在南面设伏。
可是,这样的判断,廉颇并没有与信陵君和晋鄙将军共享。或许,晋鄙的话语再婉转一些,或许信陵君再有担当一点,廉颇就会将此判断和盘托出。只是无论信陵君,还是晋鄙,都是以自身和魏国的利益为先。
既然君不仁,可不能怪我廉颇不义。毕竟我也只是猜测而已。
当然,或许即便廉颇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信陵君和晋鄙最终也并不会改变突围的路线,或许即便最终改变了突围的线路,也无力突围而出呢?谁又知道呢?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战斗已经彻底地展开。
刀剑相击之际,血花随即在空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晋鄙将军显然是发狠了,带着自家的亲兵便加入了武卒的序列,长刀一横,一名秦兵便立时失去了生命。
没有丝毫的停留,反手又是一刀,长刀磕在秦军长盾之上,巨大的力道直接将当面的秦军给击飞,连带着后续好几名秦兵也被逼得连连后退。一个小小的缺口,瞬间出现在了秦军漫长的阵线之上。
周遭的秦军显然也是训练有素,立即就要向这个小缺口涌来,显然是要趁着晋鄙回力的片刻将那缺口重新堵上。
只是,秦军行动快速,魏军的武卒的反应更是不弱,不待秦军长盾合拢,几枚短矛已经凌空射来,噗噗噗的几声,没入想要堵缺口的秦兵体内。
趁着这个间隙,晋鄙也已经回力,双手舞动着长刀便从那小缺口杀入,左右横摆之际,两名秦兵再度饮恨。作为魏国最后的大将,晋鄙在危难时刻还是展现出了他应有的能力与战力。
身后的武卒与亲兵见将军如许英武,心中也是澎湃激荡,见势立即欺身而今,因为缺口太小,魏军的盾牌几乎是擦着秦军的盾牌而入的,可以说魏军是硬生生以身体的力量挤开了左右的秦兵。
紧接着,小缺口变成了稍大一些的缺口。
晋鄙手中的长刀舞得越发的凶狠了,晋鄙很清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若是此次突进不能打开缺口,恐怕后面就更难打开了。
因此,即便长戈加身,晋鄙也丝毫不退。
相较于晋鄙的拼死已抗,坐镇中军的信陵君也不好过,廉颇在内线死死顶着近十万秦军,晋鄙又亲自带队厮杀,调兵遣将查缺补漏的差事一下子只能由信陵君来做,而这也算是信陵君的战场初秀了。
好在,这几日信陵君一直待在廉颇的身边,也算是学到了不少战场经验,加上自己本身作为王室之人,兵书读的也不比赵括少,对于这样强度的大战,倒是还能应付。
但,不可避免的,激烈的战斗还是令信陵君这个战场初哥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而相较于信陵君和晋鄙将军的狼狈,身在内线的廉颇却显得有些游刃有余,既没有亲自操刀上战场,也没有在后方频繁地调兵遣将。
两万对九万,近乎五倍的兵力,这显然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
即便魏军处于守势。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显然连孙子也认为只要有五倍的兵力就在极大的概率上能获得胜利。
甚至,以魏军的战力,在这个广阔的作战面上,想要成功地守住三个时辰也是颇为困难的一件事情。
但廉颇表示:某根本不慌!
三个时辰,这是廉颇给信陵君和晋鄙的承诺,廉颇自然会实现它。只是,廉颇实现它的方法,却也不仅仅是靠着眼前的这两万大军。
君不见,上千战兵不顾紧张的前线,却在营中悄悄忙得不亦乐乎?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