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启拉回思绪,略带同情地看着苏利耶。
“看来,这位李茹不仅和令妣情同姐妹,更是对你有养育之恩了。”
苏利耶正色回道,“确实如此,在臣心目中,茹姨亦是母亲。”
“造化弄人,你这身世也着实令人唏嘘!”
赵孟启感叹着,随即又作沉吟,“嗯……”
这一副权衡大事的模样,让苏利耶不免有些紧张。
略等一了会,赵孟启才又开口。
“此前,钱隆恳求孤,为你向朝廷争取一个正式册封,孤也答应了。”
听到这话,苏利耶大感惊喜,他身后官吏权贵中能听懂汉话的,也都颇为意外。
在夺宫那天,钱隆是当众说过宋朝会给苏利耶册封。
不过事后回想起来,许多人都认为钱隆当时是为了镇住场面的权宜之策。
如果细究钱隆的说辞,实际上只是他个人推测而已,可不是说宋朝有这个决定。
就连苏利耶本人也是这么想的,自然也就对册封没抱什么指望了。
没想到,钱隆对他这个义兄是真的情深义重,为了帮他,竟然不惜恳求燕王。
虽然苏利耶未必看重名利,但册封却对他意义重大。
其中最重要的是,册封就是宋朝在官面上给他撑腰,为他背书,也相当于他的护身符、保命符。
哪怕别人有本事推翻他,也不敢轻易伤害他的性命。
也就是深深明白这一点,苏利耶自然是喜出望外,更是对钱隆多了许多衷心感佩。
然而,却又听燕王话音一转,“只不过,兹事体大,其中还要顾虑到很多现实问题,朝廷会不会应允,是什么时候,又是何种规格,都不好说。”
一句话又把苏利耶的心吊了起来,七上八下的。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无论是何结果,臣都甘之如饴,对朝廷,对殿下,对官家的忠谨之心始终如一。”
“你能这么想就好。”
赵孟启露出满意之色,话锋又转,“当然,孤也不愿忠心蒙尘,所以准备力促册封之事。”
这一来一回的,苏利耶的情绪被拿捏得死死的,“殿下良苦用心,臣惟有肝脑涂地以报。”
“这样吧,孤会想朝廷建议,比照高宗对邹时阑巴的册封,给你特授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琳州诸军事、琳州刺史、充怀远军节度、观察留后、上柱国、占城国王,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燕王这说是建议,但既然当众宣布了,那就等于是定下来了。
以他如今的权势地位,完全有资格代表大宋朝廷。
于是,苏利耶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燕王对他的支持将不遗余力。
赵孟启还特意让人把这句话翻译给那些官吏权贵们。
然后这些官吏权贵全都陷入极度震惊中。
之前他们这帮子还想着找机会把苏利耶推翻,但以后就绝对没有这个胆子了。
首先,宋军用一场惊世骇俗的胜仗,充分展示了自身恐怖的实力。
其次,燕王又用与邹时阑巴相同的册封规格,确定了苏利耶的地位及权威。
要知道在此之前,邹时阑巴是占城最后一任受到宋朝册封的国王。
即使算上孝宗给邹时阑巴加封食邑,那离此时也相隔将近九十年了。
可以说,苏利耶简直就是百年一遇的国王。
这无疑会让他在占城国民中获得罕见的声望,从而具有其它前任国王难以超越的影响力。
赵孟启之所以这么大费周章,完全是为了能够让占城早日重归华夏。
这片土地脱离中原王朝直管已经太久了,在社会层面与中原截然不同。
和流求岛不同,流求人口较少,社会处在原始阶段,很容易被中原文明同化吸收。
而占城相对中原是落后,但差距有限,并且已经形成独特的文明,有自我意识,会抗拒同化。
如果仅仅依靠武力强行收复,那除非把当地人全都铲除,否则迟早反复。
因此,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手段,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律法制度等方面,全方位改造。
最好是由其内部统治者来实施这种改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要干好这活,自然需要稳固的权力基础,而且要对大宋死心塌地。
今天见到这苏利耶之后,赵孟启基本上就确定由他来承担这个光荣使命。
眼下赵孟启在做的,就是把他立起来,加强能力的同时再给予笼络,坚决其向宋之心。
见苏利耶拜倒在地上,口中千恩万谢,迟迟不肯起身。
赵孟启只好俯身亲自把他扶起来,并开口丢下又一剂猛药。
“另外,孤觉得令妣的封诰,是根据你的官资而来,与她是不是阇耶的妻妾无关,所以孤会建议朝廷追授她郡夫人封号。”
以占城的种姓制度,陈淑雅是贱民,生出来的苏利耶也是贱种,完全没有资格染指王位。
即便苏利耶已经登上占城王位了,却照样被人诟病,并抓着这点来煽动人心,企图将其推翻。
因此赵孟启以朝廷诰命提升陈淑雅的地位,从而驳斥苏利耶血脉低贱的论点,巩固他继位的正当性。
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就是,动摇直至颠覆占城的传统,尤其是种姓制度。
苏利耶暂时是想不到这些的,只觉得燕王对他恩重如山。
谢恩表忠的话才说完,就又听赵孟启说道。
“你既然把李茹也视同母亲,孤也有意为她请个封号,就是品级上只能委屈一些了。”
“不委屈,不委屈,不论是何品级,能得殿下格外恩赐,臣已经喜出望外了,岂有不知足的道理。”
苏利耶忙不迭感谢,眼中泪光闪闪。
这一刻,他对赵孟启的感激之情绝对是无以复加了,心里想的全是士为知己者死。
其实苏利耶没太大的权力欲,如今走到王位上,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形势逼迫的。
他有汉人血脉,又仰慕中原文化,对宋朝有认同感,当初选择和钱隆合作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又因为从小的遭遇,让他对占城许多方面都是厌恶,甚至仇视,所以并不是很在意所谓的占城国能否延续。
只不过他在自保之余,更多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大致上就是推一步走一步,缺乏主观能动性。
赵孟启在考虑占城王人选时,也对苏利耶进行过调查了解。
结果很显然,这小子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要求,唯一的缺点就是性格太咸鱼了。
但这也难不倒赵孟启,想法子调动积极性就好了。
从钱隆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从小缺少亲情的苏利耶,反倒很重感情。
其生母虽然早早逝去,却在他心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今日稍一试探,也确实如此,剩下就是对症下药而已。
至于又牵出一个茹姨,那就顺手再添一份人情。
对赵孟启而言,算不得多大的事,就如喝水一般简单。
看起来效果也很显著,此时的苏利耶恐怕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然而赵孟启做事,肯定不会就这么浅。
他等苏利耶情绪稍微缓和一点后,便又说道,“你说自己不记得令妣的相貌,不过当年见过她的人应该不少,应该还有人记得吧。”
苏利耶不明所以,“应该能找到一些当年见过先妣的人,不过这都过了快十八年,大约不会记得了。”
“那你试着找找,能找到几个算几个,孤麾下颇多神奇之士,其中有个人极为擅长画人像,可以根据描述作画,能达到八九成相似。”
“啊?竟然能如此厉害,那臣无论如何都要把见过先妣的人都找到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孤相信你能找到的,到时候看着画像,多少也能慰藉思念之情,有了画像,寻访亲人也容易一些,再一个,还可以塑像立祠,四时香火供奉。”
赵孟启就像一个朋友一般,为苏利耶出谋划策。
苏利耶听了后,眼神越发明亮,满是憧憬,“殿下奇思令臣惊佩,这么一来,可算是能满足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了,臣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感激的话了……”
“哈哈,你要是再说什么感激,孤的耳朵可就要起茧了,对了,听说你还是信佛的?”
“是的,他们觉得臣血脉低贱,没资格信婆罗门,那臣也就只能信佛了。”
“信佛挺好,孤觉得比那婆罗门要好,占城两百年前也曾盛兴佛教嘛,你将来为令妣立祠后,也可延请高僧入驻,再修上一座浮屠塔,以报母恩,又能为民祈福,正好中土有许多僧侣愿意前来占城弘法,你到时候多建一些寺院……”
赵孟启侃侃而谈,目的自然是要借佛教来打压婆罗门教。
以宗教来默化人心是较为高效的手段,而且若是能消灭婆罗门教,那就等于同化成功了一半。
虽然赵孟启本身是不怎么看得上佛教的,但是华夏本土道教对修仙的兴趣大大超过传教。
主打的就是一个,爱信信,不信滚,别打扰我飞升,讲究的是先度己,再度人。
而且道教门槛比较高,没文化还信不了,即便传教,通常也是在社会高层中传。
佛教就不同了,讲究的是普度众生,有信众才有香火,信众越多,香火才越多,自然是削尖脑袋传教。
何况佛教在这里还是比较有土壤的,只要得到官府支持,相信过个五年十年就能大有所成。
苏利耶听了连连点头,心中明白燕王看似闲聊,实则是指导自己的施政方向。
婆罗门教在占城根深蒂固,还是种姓制度的思想依据,不是短时间内能推翻的。
只能先削弱,再打压,最后被彻底取代。
本质上,婆罗门教就是统治工具,权贵阶层就是其最忠实的拥护者。
然而占城经过这一阵子的大动乱,许多权贵都凋零败落了,实力大不如从前。
也就是说削弱这一步,已经走出去了。
另外,由于大主祭带着婆罗门骨干支持阇耶,到时候完全可以用叛乱的罪名对婆罗门教进行大清洗。
如此一来,婆罗门教将会元气大损,很难再支棱起来了。
这时候大力支持佛教兴起,争夺婆罗门教的底层基础,等时机成熟,再把棺材板钉死。
说话间的工夫,苏利耶就把思路理清了,又有感而发。
“说来也是好笑,那些低种姓的贱民都被剥夺了朝拜神明的权利,连寺庙都不允许靠近,却反而最是信奉婆罗门教,常常把仅有的微薄钱财献给寺庙,甚至把女儿也贡献出去……”
闻言,赵孟启想了想便说,“他们无非就是想求个希望,哪怕是来世之类虚无缥缈的希望,因为他们无力抗争现实,如果你能够给这些人希望,他们就会成为你的坚定拥护者。”
“希望?”苏利耶似懂非懂。
赵孟启轻笑,“孤可以教你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请殿下赐教。”
“孤的大军不久之后就会撤离占城,而你若是没有一支可靠武力的话,以后即便能坐稳王位,也无法有效施政,但是占城的旧军队就算经过筛选,也依然算不得可靠,因此你需要建立新军。”
“新军?”
“是的,占城人口最多的就是低种姓,而且他们最是吃苦耐劳,你完全可以用提升种姓做奖励,从他们中招揽兵源,孤再留一支教官团给你,帮助你训练和管理,这么一来,这支新军不仅坚毅敢战,而且还绝对为你掌握,至于军费方面,孤相信你很快就能罚没很多敌产……”
种姓制度在短时间内是动不了的,也不能硬动,否则会引起大规模反弹。
不过有宋军镇着的情况下,在制度内玩点花样还是可以的,即便有反对的声音,应该也是有限。
这样组起来的新军,确实绝对忠于苏利耶,只要苏利耶一直忠于大宋……
苏利耶肯定也能看明白这一点,但他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至于敌产什么的,就是这次站在对立面的那些权贵,以及婆罗门教的部分教产。
“殿下这个法子确实好,稍微完善一下便可尽早施行。”苏利耶全盘接纳燕王的指导。
随后赵孟启又说道,“占城这月余以来,内斗叛乱频发,弄得死伤无数生灵涂炭,说到底还是缺乏教化,所以孤建议你兴学堂,立科举,孤可以帮助你找来足够的教师……农事上面……”
就这样,两人看似闲聊,却把占城改革的大框架定了下来。
再加上那些签订的条约,相信不超过二十年,占城就能彻底回归华夏。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