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台南丝绸(下)

  安平堡内,一套不起眼的住宅。

  方艾华忽然睁开眼,发现时间已到早上九点,他打了个哈欠,快速起床穿衣。

  待走出卧室,餐厅里满是饭菜的香气。

  妻子金胜男煎好鸡蛋,随即接过女佣怀里的小儿子。刚满一岁的方云精力旺盛,不陪着他玩耍,能哇哇哭一整天。

  金胜男瞧见方艾华正逗弄边吃包子边打瞌睡的大女儿方晓,没个做父亲的正行,不由得气笑:“行了,别闹了,快去洗漱,我做好了早餐!”

  大女儿方晓今年三岁,是夫妻俩在澎湖弃婴抚养所收养的女婴,性格古灵精怪,深得方艾华的喜爱。

  “好嘞!”方艾华应了声,便去了洗漱间。

  每日的早餐时间,是一家四口最其乐融融的时候,由于工作的缘故,夫妻俩经常加班,晚上下班回家,倒头就睡,反倒说不上几句话。

  “你那边桑基鱼塘的项目进行得如何?”金胜男给方艾华碗里夹了颗溏心蛋,随口问道。

  方艾华喝了口粥,嘴中含糊道:“还算顺利,目前第三期基地正忙着建塘改土,围建蚕房,等后续移民到达,接下来的培训工作会陆续展开。”

  擦了擦方云嘴角的口水,金胜男道:“说到移民,现在南面的移民转运工作进展得怎样?我们工作组在蔴豆社指导梅花鹿养殖的任务就要结束,我计划组织移民在安平城附近开办一个养鹿场,培育保护本地品种。”

  “明朝苏、常、镇、松四府饥荒情况严重,已到了有粮就能拉人的程度,这次说不定和杜总预计的结果一样,转移个二十万人不成问题,届时,会有足够的人手由你调用!”方艾华放下碗筷,说道,“吃饱了,时候不早,我得去一趟办公室!”

  小丫头方晓好像想到了什么,立马向方艾华撒娇道:“爸爸!爸爸!今晚还能给晓晓讲故事吗?”

  “能,等爸爸回来,给你讲白雪公主的故事!”方艾华宠溺地摸了摸方晓的小脑瓜。

  “行了,你别再过分宠她了,工作要紧!”金胜男有些吃味道。

  方艾华笑了笑,亲吻了一下金胜男的脸颊,嫌弃地看了眼流口水的小儿子,拿起公文包,快步出门。

  来到军管会大楼,办公室秘书急忙向方艾华汇报,有明朝杭州的丝绸商人求见。

  不用猜,也知这人是为了采购订单之事而来,方艾华想了想,说道:“把那人带到我办公室,还有,通知纺织采购组的几个同事来我办公室一趟。”

  早已等得心焦的胡寅,听到方主任亲自接见,如蒙大赦,立即命仆人带着礼物,由秘书引路前往农业办公室。

  双方见面,客套寒暄,胡寅恭维了几句,随后奉上见面礼。见面礼除了一些名贵的药材补品,剩下就是杭州盛产的直罗、花罗等罗类丝绸。

  “区区一些薄礼,方主任莫要嫌弃!”胡寅不懂宋洲官府的门道,这“主任”头衔也不知是几品官,他心里揣测,面上小心应付。

  “胡公子客气,请坐!”方艾华示意坐下相谈,又命秘书奉茶。

  “胡公子特来求见,不知所为何事?”方艾华假装好奇道。

  “实不相瞒,在下此次来是为了丝绸之事,听闻贵宝地亦开始养蚕缫丝,不知可否一览?”胡寅试探道。

  方艾华笑问:“是有此事,怎么,胡家对我安平所产的生丝感兴趣?”

  “去年苏、常、镇三府受海溢影响,蚕农所产生丝大减,为保对宋丝绸的供应,若安平真的产丝,我胡家愿意高价收购。”胡寅极力遮掩所言的真实目的,总不能讲俺怀疑你们宋洲人在夷州养蚕是假消息,不过是为了压价而想出的空城计。

  历史上,汉人在湾湾岛养蚕始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西元1875年,有商人从浙江杭州引入桑种,在湾湾中南部种植,至1885年,刘铭传倡导农桑,在大龙峒、大稻埕、冷水坑及土城等地栽桑,奖励养蚕制丝,湾湾的养蚕业这才大面积铺开。日据初期,由于自身需求巨大,湾湾的养蚕业迅速发展,但到了1937年后,脚盆国内粮食不足,便在湾湾扩大粮食生产,当地蚕业由此趋于衰退,直至1945年,当地养蚕业大多陷于停顿状态。湾湾回归后,养蚕业得到迅速恢复,到1979到达了一个顶峰,有桑园25500亩,产茧1346.5吨,丝厂6家,产丝27吨,丝绵4吨。

  “目前安平所产的生丝只够我方使用,难有多余出售,不过……”方艾华刚说到这,几个纺织采购组的干员敲门走了进来。

  胡寅对纺织采购组的干员并不陌生,在杭州时就与这几人有数面之缘。又是一番客套寒暄后,众人坐下,话题转到了丝绸采购上。

  既谈到了关键点,胡寅也不再遮遮掩掩,拱手询问道:“敢问方主任,今年贵方购买量减少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减少?”

  方艾华没有回答,侧头看向采购组组长。组长笑道:“今年的丝绸采购量是依据台南地区的养蚕业发展状况做出的调整,按照中枢的计划,五年后,我们对明朝丝绸的采购量会降到高峰时的五成。”

  听到五年降五成,胡寅差点从座椅上跌下来,如果宋洲购买量持续降低,浙商们因贸易兴隆开设的机房还不得关门歇业,由此亏上一大笔银钱。

  “方主任,念在多年合作,我胡家尽心尽责,诚信买卖的份上,这数额不能在减了呀!”胡寅激动道。

  方艾华一脸为难道:“胡公子,王命难违,我们也得按章办事,看在双方多年合作的份上,我有一言,不知胡公子愿不愿听?”

  “还请方主任直言?”胡寅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道。

  “王命虽难违,但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宋洲以商立国,讲究合作共赢,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在胡公子面前。”方艾华不急不缓道。

  胡寅连忙追问:“是何机会?”

  “这个机会便是双方合股。”方艾华说完,喝了口茶,接着道:“我宋洲愿出土地出技术,而胡家只要说服其他浙商招募人手,来夷州设丝绸机房,今后有的是大把银子可赚。”

  趁着这个话头,方艾华将合作的细节讲了讲。

  听到夷州除1、7、8月不适合养蚕外,全年可养春蚕两次、夏蚕一次、秋蚕两次、晚秋蚕一次,共6次,胡寅对此将信将疑。

  双方合股是否可靠。将人手招募到夷州还得支付大笔安家费,昨天从吴掌柜口中得知安平此地雇人工钱极高,还得保障工人每月三旬有至少五天的休息,这对习惯躺在佃户蚕农身上吸血的地主大爷们来讲,实在难以接受……如此诸多矛盾,注定这场合股经营难度不小。

  可自己不答应又如何,宋洲能从货源到运输各个环节下绊子,一旦双方撕破脸,杭州所产的丝绸只怕一匹都卖不出海外。

  讲到最后,方艾华邀请道:“欢迎胡公子下次携其他浙商代表来安平参观,届时,我一定亲自为众位讲解。我宋洲在旧港合股创办的公司不胜枚举,胡公子若不放心,可以派人打听清楚。”

  等你们下套了,以后想抽身,恐怕也没这么容易了!方艾华心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穿越1480之新世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