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下辖济南府、兖州府、青州府、登州府、东昌府、莱州府,共6府15州89县,另外辽东都司也受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管辖,遥领25个卫,2个州。
据史料统计,洪武二十六年,山东总人口为525万(不算军籍人口20万),辽东都司百姓和军籍合计只有50万,不到山东的五分之一。
山东境内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为主。黄河、海河、淮河流域,以及沿海诸河流经山东,一条大运河纵穿南北,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境内。其中,小清河水系,由小清河及支脉河等组成,流域面积为14223平方公里;山东半岛水系,流域面积为48300平方公里。
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候多变,多西南大风,地面增温快,蒸发大,降水少,常干旱;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集中,时有暴雨冰雹天气出现;秋季,云雨较少,秋高气爽,个别年份,也会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冬季,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寒冷而干燥。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常伴旱涝、冰雹、大风、低温霜冻、海潮等自然灾害。如成化十六年(西元1480年),鲁北及沂沭泗河流域发大洪灾,成化十七年(西元1481年),全省河道普遍决溢,各地均有大洪灾。各种天灾人祸使得百姓不得不为了生存,选择逃亡。
青州府,日照县,夹仓镇。
夹仓镇始建于元朝,因海上贸易发达而一跃成为日照城南三大巨镇。
尹侃身穿锦缎长袍,外面套着一件毛皮袄,头戴瓜皮帽,迈着四方步走出了书房。
贴身小厮凑上近前,轻声问道:“老爷,您这是要出门?”
“去铺面看看,不必备轿了,正好天冷,活动活动筋骨!”尹侃说着,已出了院子。
贴身小厮与身旁的丫鬟知会一声,快步跟在了尹侃身后。
出了正门,道路上行人但凡认识不认识的,都会客客气气向尹侃喊一声“尹老爷”,就连巡检司的差役见了,也得对其毕恭毕敬。
如今夹仓镇谁不知道,尹老爷做的是南来北往的大买卖,与京城里的兴丰记更是来往密切,整个日照县、安东卫都会其几分薄面。看似风光的背后,可谁能猜到就在几个月,尹侃不过是个被卖到南洋的“猪仔”。
尹侃出身于商贾之家,年少继承家业,在山东地界做些小买卖,发迹后,逐步涉入南北行的大生意。成化二十年,尹侃运货到扬州地界,因雇佣的伙计中藏有朝廷钦犯,船只与货物被官府扣押,折了本钱。
人一倒起霉来,不好的事总是接二连三。不甘心生意失败的尹侃带着最后一点家底,去了広州府投靠好友,没想到却被好友联合外人蒙骗,最后落得身无分文,连回老家的盘缠都拿不出,只能在府城里乞讨。
尹侃命运的转机点是被卖到南洋后,宋洲从检疫站里将其挑出,给尹侃指派了一个任务,让他配合宋洲一行人在山东招募流民。
尹侃见过宋洲人的手段,自然是满口答应,再者这几年一直漂泊在外,对家人思念日深,能回家乡对他来说,也是一桩心愿。
尹侃是在去年秋季回得夹仓镇,对外宣称在広州府做生意发了笔小财,回家后又是修老宅,又是买铺面,还置地跑船,已然一副豪商的做派。再加上他拿着兴丰记苏东主的名帖拜会了老父母与卫指挥使,一番孝敬后,和官场中的人也拉上了关系,一时间在镇上声名远播。
起初,尹侃对招募流民,暗中转移之事,是充满抵触的。可回到夹仓镇后,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几年山东年年闹饥荒,若不是族中救济,家里的老婆孩子在去年就见了阎王。他由此一下想通,与其让百姓呆在山东活活饿死,还不如运走求条活路,这也是佛门所说的大功德,待这些百姓去了海外,说不定还会念他尹大商人的好。
思索间,尹侃来到自己的店铺前。只见铺里的活计卸了门板,正在打扫卫生。为了不引人注意,店铺做得是南北各地的杂货生意,并没有出售宋洲货物。铺里除了大掌柜、账房先生、以及护卫,其他人都是在本地招募。
走近铺中,免不了一阵问安,管事急忙命活计烧水沏茶。
“东家早!”
“黎大掌柜起来了没有?”
“已经起了,在后院梳洗呢!”
由管事领着,两人去了后院。后院内多是充做仓库的厢房,命人收拾干净,又添了一些家具,大掌柜带来的一行人便住了进去。
“东家这么早就来了?”
“今日无事,先在铺里转转,请黎大掌柜把这几日的账目,拿来让我瞧瞧!”尹侃说完,转头向身旁跟着的管事道,“我要和黎大掌柜核对账目,若无大事,不要来打搅。”
“是!”管事连忙应道。
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管事还是头一次见东家对掌柜这么客气的,而且这黎大掌柜的来历神秘,在其口中时而蹦出粤语,时而又说大明官话,有时还会讲几句夹杂着古怪口音的辽东话。
被称为黎大掌柜的男子全名黎易安,在另一个时空,是个本乡本土的山东日照人。他在一家外贸公司做小职员多年,因失去工作激情,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穿越事业。
这次山东行动,黎易安主动请缨,一来想看看数百年前的家乡是何样,二来想磨炼一下自己的“演技”,这种潜伏在敌区的生活,让他十分上瘾。
黎尹两人走入房内,落座。
黎易安问:“听说昨日知县请你过去了一趟?”
尹侃答:“今日来是特意为了向首长提及此事。”
“以后莫要再称呼首长,以防旁人听了生疑。”
“是,首长!”
黎易安满脸无奈,转而问道:“知县和你聊了什么?”
尹侃一五一十道:“说了些捐粮赈济,防范瘟疫的话。听老父母的意思,是想让我起这个头。”
黎易安思忖道:“这可是得罪人的事,给少了,知县不满意,给多了,县里其他缙绅大户不满意。”
“这些年,每年都闹灾,官府年年勒捐,就算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尹侃摇头叹息道。
黎易安听到这话,感觉有些耳熟。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