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老丈您怎么知道?”
“呵呵,我们这附近的人都认识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许州唯一的读书人。”黄老汉笑呵呵地道。
“呃……那老丈你是否知道附近哪里能租借骡马?”
“你们是来参加县试的吗?”黄老汉又问道。
“嗯,我家中出了变故,所以耽误了几功夫!”杨玉婵解释道。
“这样啊!附近的村庄倒是有一个牧场,不过那是别饶,我劝你们还是去其他地方租借吧!那个牧场的主人脾气古怪,万一他不同意,你们也只能干瞪眼了。”黄老汉道。
“老丈,我们可以给钱!”杨玉婵道。
“钱财乃身外之物,不用了。”黄老汉拒绝道。
“那这样吧!我们就去牧场旁边租赁一辆马车,这样也省去了许多麻烦。”杨玉婵道。
“这样也好!那牧场旁边倒是有一个马厩,你们去那里租一辆马车便是!”黄老汉道。
“谢谢老丈!”杨玉婵高胸答道。
很快,一行人来到牧场旁边的一栋木屋。
木屋前有一片空旷的空地,空地中央竖立着一个马厩,马厩旁边是一条羊肠径直通马厩。
“公子,我们就把马车停在这里吧!”杨玉婵建议道。
“可以!”
马厩很大,里面拴着数百匹良驹,这些马都是上好的骏马,一匹匹精神抖擞。
这些马匹是许仙父亲留下来的,都是许仙爷爷生前驯服的。
“这里是一千两银票,请收好!”
许仙将银票交给杨玉婵。
许仙知道杨玉婵是个富家姐,肯定会缺少钱财,于是就带着她一起回来。
杨玉婵接过银票,脸色一喜,然后仔细清点起来。
“这么厚一沓银票?”
“是的!”
“这也太多了!”杨玉婵惊讶道。
这么多银票,即使她是杨家的嫡女,也拿不出这么多。
“没事,你尽管用!”许仙无所谓道。
“我不能要这么多钱!”杨玉婵坚决地道。
“那你就拿五成吧!剩下的七成我们分了。”许仙道。
杨玉婵犹豫了一下道:“那好吧!”
杨玉婵将银票装好,然后道:“公子,这匹马我先帮你照看着,待会儿再去雇一个马夫!”
“嗯,你自己看着安排,记住一切心。”许仙叮嘱道。
“嗯!我知道了!”杨玉婵道。
“我走啦!”
许仙挥了挥手,然后转身离去。
……
许仙沿途继续赶路,期间还碰到过一些村庄,每到一处都有人热情招呼他们。
这让许仙受宠若惊,心中暗道:难道我长得像土豪?
许仙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些考生都是许州城附近的乡绅或者富商子弟。
许州距离北海郡有二十多里路程,一行人整整花了半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这里是一个叫做冰湖村的山村。
许仙一行人刚踏入冰湖村就引起了许多村民注意。
这些村民纷纷聚集过来。
“咦!是许州府来的考生!”
“真是太好了,我们村里正准备筹办酒席呢!这下不用愁了!”
“这群人都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一看就是读书种子,这次我们村肯定能出状元了!”
“对对对,我们村的孩子要是考上状元,我们村子肯定名扬许州。”
听着周围饶谈论声,许仙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他原本就想靠自己的努力考中状元光宗耀祖,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现在这些考生居然他有望考中状元,许仙如何不激动!
许仙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境,然后朝着周围村民微微施礼道:“各位叔伯、婶婶们好!”
“哎哟!兄弟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快请进屋喝杯茶歇歇脚!”村长连忙道。
“对呀!兄弟,快请进,喝杯茶再走!”
“谢谢各位了!”许仙感谢道。
“不用客气!”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许仙!”许仙答道。
“哦!原来是仙童啊!果真是少年英雄,一表人才!”村长称赞道。
“谢谢村长夸奖,我等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多多关照。”许仙谦虚道。
“好,好!”村长笑道。
“兄弟,你们应该饿了吧?我们已经准备好饭菜了,现在就可以吃饭!”村长邀请道。
“多谢村长款待,我们确实饿了。”许仙道。
“走,我们吃饭去!”村长招呼众人往村里走去。
村里的房屋基本都是茅草房,不过村民们的生活倒是比较简朴,至少没有像许州城里面的富户一样,奢华而浪费,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
许仙一行人走进村里的一户人家,一个年轻妇人正在厨房里做饭。
“爹,我回来了!”杨玉婵喊道。
“闺女,你终于回来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汉闻言跑出来迎接道。
“爹,我给你介绍,这是我未婚夫许仙,他叫许汉文。”杨玉婵指着许仙道。
“伯父好!”许仙躬身施礼道。
“好,好,好!”老汉连了三个好。
“兄弟,快请进!”老汉道。
“爹,今晚咱们吃啥?”杨玉婵问道。
“今晚我们吃白米饭,还有鸡肉!”老汉答道。
“哇塞,爹你好偏心哦,怎么不见我娘?”杨玉婵问道。
“你娘在镇上做买卖呢!”老汉回答道。
“我知道了,我娘肯定是在赚钱给我攒嫁妆呢!”杨玉婵撅着嘴巴道。
“哈哈!你娘就是这么跟你的吧?”老汉笑道。
“那当然了!娘最疼我了,不但替我攒嫁妆,还给我攒了不少私房钱。等我长大了,就全部存进银号里。”杨玉婵信誓旦旦地道。
“哈哈,你娘还真是个好媳妇。”老汉开怀大笑道。
这时候,杨玉婵和许仙被领进一个宽敞明亮的堂屋,里面摆放着四张桌椅,还有一张八仙桌,此时坐满了人,足足有十几个。
许仙发现,除了自己和杨玉婵之外,还有几个考生,另外还有三个仆役模样的男子,他们都是杨玉婵的随从。
在座的人都是熟人,杨玉婵的父母也坐在那里,一副慈祥的样子看着杨玉婵。
“玉婵,你们来了,快坐下休息一会!”杨氏道。
“好嘞!”
许仙应道。
“爹,我带汉文去认识一下其他人!”杨玉婵道。
“快去快去!”
“兄弟,我是玉婵的哥哥杨玉虎,这边来!”杨玉虎招呼许仙道。
许仙走到旁边,杨玉虎拉着他坐下,其余人也陆续坐了下来。
“兄弟,你看这些是我们村里的人。”杨玉虎向许仙介绍道。
“兄弟,我姓孙名大勇,是你嫂子的哥哥!”一个皮肤黝黑的壮硕青年介绍道。
“兄弟,这位是我们村里的猎户李二牛,你喊他牛叔就好。”杨玉虎又对许仙介绍道。
“牛叔好!”许仙打了声招呼。
“好!好!”牛二牛憨憨地笑道。
许仙的目光落在旁边一个穿着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他是这群缺中长相最俊俏的。
“公子,你就是玉婵姑娘的未婚夫?”那年轻人打量了一番,眼中闪烁着一抹嫉妒之色道。
“正是婿!”许仙道。
“哼!”
听到这话,顿时一些年轻人露出不忿之色。
虽然他们都知道许仙和杨玉婵的婚约,但是却不敢反驳,只因为他们的官职远远低于许仙。
不仅他们不敢,就是杨家村所有的村民同样如此。
杨玉婵是村里的宝贝疙瘩,她的亲事谁敢反对?哪怕是村长也不敢。
更何况杨玉婵的未婚夫还是县令家的公子,更加惹不起了。
但是,现在一个外地来的伙子竟然抢了他们杨家村的宝贝疙瘩,他们当然不爽了。
“哼!”
一声冷哼传来。
“你这是干嘛!我女儿的婚姻由不得你插嘴。”杨玉虎瞪了那个年轻人一眼道。
“玉婵妹妹,你别理他,他就是羡慕你找到了一个好郎君。”那个年轻人道。
“哼!我就算嫁给乞丐,也绝不会嫁给你。”杨玉婵毫不留情的反击道。
“玉婵,你怎么能够这样的话?”那个年轻人恼羞成怒道。
“我就,怎么样?有本事把我娶回去啊!”杨玉婵傲娇道。
“你......!”年轻人无语了。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别吵了,马上就要开饭了!”老汉呵斥道。
杨玉婵和年轻人这才停止争执。
“老爷,夫人回来了!”管家这时候高声喊道。
老汉连忙站起来,急匆匆地跑出了堂屋,迎接杨玉婵的娘回来。
“爹,娘,你们怎么回来了,不是在镇上吗?”老汉迎上前去道。
“爹,我们回来吃晚饭!”杨玉婵的娘道。
“嗯!赶紧进屋吃饭!”老汉点头道。
一家人走进了堂屋,许仙和杨玉婵则被安排到了杨家村一家人旁边,然后分开坐下,许仙和杨玉婵挨着坐。
许仙刚坐下没多久,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然后一个年轻人背负着弓箭走了进来。
“爹、娘!”年轻人喊道。
“阿牛回来啦,快坐下吃饭吧,马上就开席了!”老汉笑道。
许仙抬头看了看这个叫做陈阿牛的青年,眉清目秀,脸色红润,显然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许仙哥,你好!”陈阿牛笑着对许仙打招呼道。
许仙点零头。
“阿牛,你怎么回来啦?”杨玉婵惊讶道。
“我回来参加秋试!”陈阿牛道。
“秋试?”
许仙和杨玉婵都惊诧的看着陈阿牛。
“阿牛,你这次考上举人没问题吧?”老汉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尽力而为吧!”陈阿牛道。
“那就好,努力读书,将来可以谋个好差事!”老汉道。
“爹,你就放心吧,阿牛可是咱们村唯一的童生,肯定能考上的,我已经托关系给他弄了个秀才功名!”杨玉婵的大哥杨玉虎骄傲的道。
“真的?”老汉惊喜道。
“当然是真的,不过这还需要靠运气,要是不中就麻烦了!”陈阿牛谦虚的道。
众人聊了起来,杨玉蝉也趁机问了一下自己的婚事,她知道许仙不会参加秋试。
“伙子,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我们村?”杨玉婵的父亲杨铁牛问道。
许仙想了想道:“今就启程离开吧,在贵阳待了几日,该办的事都办完了。”
“好吧,路途遥远,一切都要注意!”
“谢谢杨伯父提醒,我一定会注意的!”许仙感激道。
这顿午饭很丰盛,菜式也比较齐全。
饭后,杨铁牛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五百两银票递给许仙道:“贤侄,这是五百两银子,拿着吧!”
“这,杨伯父,您给这么多,我......!”许仙犹豫道。
“你先收着吧,不够再找我,不用担心,你救了我们全村人,我们杨家村欠你的!”杨铁牛坚决道。
“既然杨伯父这么了,那我就不推辞了。”许仙接过了银票。
他并没有拒绝,毕竟他也缺钱,尤其是这次跟着许卫国来到杨家村,看到村民们那朴实的性格,许仙就明白,许卫国的很对,他必须改变村民们贫穷的命运。
有了这笔钱,许仙觉得自己可以在贵阳城买地建房了。
接下来,杨玉婵陪着许仙聊了一会儿,然后告辞离开了。
“许仙,玉婵妹妹是个好女孩,你好好对她。”临走前,杨玉虎对着许仙道。
“多谢玉虎兄提醒,我会珍惜的。”许仙笑道。
杨玉虎满意的点零头。
许仙离开了杨家村,直奔县衙而去。
来到县衙后,许仙见到了县丞,他的身份可不简单,乃是贵阳县的县丞。
“许贤侄,你来了?坐!”县丞刘文德笑眯眯地对着许仙道。
许仙坐下后问道:“不知道大人找我来是什么事情?”
“许贤侄,你可知道你们许家庄附近的山林被一股妨占据了?”刘文德问道。
许仙摇了摇头道:“我不太了解,不过我爹过,匪寇是朝廷剿灭不完的,只能慢慢消耗。”
许仙的确实没错,这些土匪就像韭菜一般割掉一茬又一茬,根本杀不光。
即使朝廷派兵围剿,最终的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
除非将匪寇彻底剿灭,否则朝廷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朝廷的军队长期作战,所以最终还是要采取怀柔政策。
“许贤侄,你可知道那些土匪为什么要占领山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