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李霖一直都在宣化府勤勤恳恳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东西根本不能着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否则很可能会出岔子!
好在李霖以前就有着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也找了不少工匠进行设计,仅仅是设计图就画了好几个月!
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要做的尽善尽美,主要是因为这属于百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让今后至少数百年之内都能用得上,要不然就失去了这种基建的意义!
就像之前的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等都是非常完美的基建设施,直到现在还能使用,这就是造福百姓的事情!
只不过当年修建这些东西确实属于劳民伤财,但现在李霖去修建这种类型的基础设施则是属于推动经济发展!
因为李霖首先不是强制性的征召民工,第二他给民工发放银子和粮食,保证百姓正常的生活开支,即便是几十万人不种地也不至于饿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霖采用的都是机械化工程建造,民工只需要付出少量的劳累就能赚取银子和粮食,根本不会出现累死的可能!
以前大兴土木都是劳民伤财,主要原因并不是伤财,而是劳民!基本上历朝历代只要是大兴土木,就没有不累死人的事情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没人造反?
而现在李霖只要不让百姓感觉到劳累,甚至觉得去工地干活比着去耕种更加轻松,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岂能不愿意参加他推行的基础建设?
当然,李霖的计划推行是非常耗费钱财的,而且耗费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这些钱才就算是国库也不可能负担得起,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负担不起的。
所以李霖除了要推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需要促进商业发展,多赚一些钱来填补这方面的亏空,毕竟官府是靠不住的,他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好在大明现在的商业发展的不错,李霖之前也有不少的积蓄,他的纺织厂和海运的生意每年都能赚不少钱,所以暂时不会出现太大的亏空。
李霖目前重视的基建都是以河道、道路、水库为主,修河道可以防洪,修道路利于交通,修水库可以防旱,只要先把道路交通和洪涝问题先解决,那么民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这三方面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投资的,即便有挖掘机、大货车、打夯机等机械辅助,人力物力依然少不了,只不过百姓没有那么的劳累,至少和种地比起来不算太劳累。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有事一年,在这一年之中,李霖虽然忙碌,但是过的还算充实,眼看着宣化府从一开始破败不堪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热闹州府,李霖觉得自己这一年的辛劳也没有白费。
如今的宣化府有着三条初具规模的超长公路,一条路直通山西大同府,一条路直通冀州镇,还有一条路直通北平府。
这三条公路已经完成了路面修缮工作,不过还需要两侧道路的加固和填充柏油沥青等事情,所以短时间之内还无法完工,但是已经完全可以乘坐马车行驶了。
除了公路之外,李霖还加固了河道,修建了水库,但同样都是只有雏形,真正想要彻底完工的话,至少还需要五年以上。
其实李霖可以更快的完工,只是在石料、沙子、石油等材料的运输问题上比较耗费时间,要不然工期至少能够缩减一半。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不过这也暴露出大明的综合实力依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工业方面的缺陷依然很大。
首先是技术工人不足,然后是机械设备不到位,最后就是道路交通的困扰。
所以现在真的应了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如果道路不通,很多事情都办不成!
宣化府属于边塞州府,是军事重镇,这里常年遭受各个异族部落的袭击,所以常年都是满目疮痍,道路修缮问题非常难以完成,不像河南地区地处平原,本身就道路通畅,也不想江浙一带水路畅通,所以在这种偏远地区干什么事情都很难完成!
而且边塞气候一直都很恶劣,每年三月份以后才能干活,十月份就必须准备过冬,所以工期比李霖想象中的要长很多,大部分时间工人们都是空闲状态,同样要发放薪水和粮食,否则等到第二年再招工就会变的非常困难!
李霖闲着无事,就干脆让大家在冬季植树造林,一来可以固土防沙,二来可以慢慢的改善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这也算是没有浪费几十万人的人力资源。
一开始众人对于植树造林的事情还不屑一顾,觉得这种事情根本没什么用处,种植的树苗根本成活率不高,完全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然而等到第二年开春之后,大家发现这些树苗竟然绝大多数都成活了!而且长的还非常旺盛!
等到入夏之后,一大片的小树林帮民工们遮挡了来自草原的热浪侵袭,这让大家患病的几率降低了不少!
慢慢的大家对李霖做的事情也有了一些改观,觉得李霖不再是一个浪费钱财的痴傻官吏,因为整个宣化府的粮食产量比着往年提升了好几倍,汛期的时候河水没有冲垮河堤,干旱的时候还能从水库放水。
这种肉眼可见的良好发展趋势终于让人们意识到李霖是对的!原本贫困的宣化府也随着本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富裕,人口越来越多,很多娶不上媳妇的年轻人终于可以娶上媳妇了!吃不饱的百姓终于可以吃饱了!
这样的生活是百姓们最需要的,也让百姓们非常的满足,大家也更加的拥护李霖了!
实际上李霖并不需要百姓的夸赞,也不需要名垂青史,他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过的充实,像他这种拥有无尽生命的人,价值观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样!
如今的朱厚照已经在京城待烦了,因为李东阳整天带着那些内阁大学士在他的耳边唠叨,他真的快要烦死了!
“张永,你说朕要怎样才能摆脱李东阳那群人的掌控?朕明明是个皇上,可是每天都要被人管着,到底朕是皇上?还是他们那些文臣是皇上?”
“皇上您说的哪里的话,您是一国之君,是当今天子,所有人都要遵从您的旨意!李东阳等人也只是借着先皇的名号对您进行管制,但是说到底还是他们觉得皇上太年轻,没办法治理好大明。”
“哼!朕怎么就治理不好大明了?朕虽然年轻,但是大明被朕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这难道不算朕的功劳么?”
“话虽如此,可是他们却觉得功劳不在皇上您的身上,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皇上您还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少年郎。”
“混账!朕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废物么?”
“奴才该死!奴才说了不该说的话,还望皇上责罚!”
“朕恕你无罪,也只有你敢在朕的面前说真话,就连李东阳他们这些人也只是想着哄着朕,让朕听他们的安排!可是朕不会听他们的安排!朕要离开皇宫,这个冰冷的皇宫朕已经呆够了!”
“什么!皇上您要出宫?这可使不得啊!”
“有什么使不得的?朕去年还微服私访了一次,要不然怎么遇到刘爱妃?还是外面好啊!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朕就像是笼中的金丝雀,空有一对翅膀,却难以振翅高飞!”
朱厚照早就不想待在宫里了,尤其是李霖离开之后,朝堂议会就变的非常无趣,也没有人再经常给他找乐子,带着他开眼界。
张永等人虽然也能经常弄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他开心,但是这和李霖弄的那些神奇的机械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朕想好了,朕要去宣化找李霖,顺便看看他把宣化建设的如何了,能否改建成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
朱厚照其实并不是一个只专注于吃喝玩乐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最敬佩的就是太祖和太宗,心里一直想着能够开疆拓土,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强盛大明!
不过现在北方无战事,南方没有叛乱,想打仗也出师无名,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愣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所以他的心里也很郁闷。
“皇上,宣化距离北方异族太近了,万一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朕能出什么意外?难不成还能被蒙古鞑子掳走不成?若是真的那样才算刺激!朕最喜欢冒险了!到时候一定冲入他们的营帐,劫走他们的可汗!平定整个北方草原!”
朱厚照心里是个好战的人,所以说什么都想去玩一些刺激的事情!
张永知道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没用,说的多了反而会让对方心烦。
“既然皇上心意已决,老奴这就安排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先去宣化做好准备。”
“不必准备,咱们立刻行动,若是干什么事情都要准备,岂不是没有一点儿意思了?”
朱厚照心血来潮,说走就走,根本不愿再等待,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思的!
所以宫里的众人赶紧收拾行装,准备一起前往宣化,不过朱厚照却下令轻装简从,而且他要迅速的出宫,不能给那些大臣任何阻挠的机会!
张永对此也很无奈,但又只能听从,所以当天就带着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护送朱厚照前往宣化。
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满朝文武百官迎来的不是皇上,而是一道圣旨!
小太监宣读了圣旨之后,李东阳等人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太傅大人!皇上已经出宫去了宣化府,现在可如何是好啊?”杨一清急的火急火燎,因为他今天找皇上还有要事禀报。
李东阳此刻的脸色十分难看,但是皇上已经走了,他们也根本追不上啊!
“诸位,皇上现在远赴宣化,而宣化是不毛之地,又属于边关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有外敌入侵,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我等勿必要尽快的将皇上请回来!否则长此以往下去,大明江山社稷都会跟着动摇!”
“太傅大人说的很对,但是让谁出面才能请皇上回京?”
“估计也只有内阁的诸位大人了,除了几位老大人之外,朝中也找不到比您几位更加德高望重之人啊!”
“不妥,我等虽然是先皇的托孤大臣,但是皇上的心性你们都了解,我们几个老家伙去了也没什么用,得让深得皇上宠信的人前去劝说,才有可能将皇上劝回来!”
“那就让王阳明去吧,王阳明深得皇上宠信,又和李霖交好,到时候让宣化的李霖一起帮忙说服皇上回京,兴许会成功!”
一群大臣认真的议论了半天之后,觉得让王阳明过去劝说朱厚照才是最合适的。
王阳明虽然不想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遵从众人的意思。
所以王阳明赶紧带上三千兵马奔赴宣化,虽然他是兵部侍郎,但是没有皇上的圣旨,也无法调动北大营的兵马,这三千兵马还是京城城防的兵马。
王阳明日夜兼程,但是此次朱厚照也同样马不停蹄,所以等到王阳明追上朱厚照的时候,对方已经到了北平府。
“皇上,微臣是特意过来劝您回京的!希望您能尽快回京,莫要再深入危险之地了!”
“王阳明,你也要跟朕作对么?”
“微臣不敢!微臣只想着皇上的安危,毕竟宣化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让北方异族得知您在宣化,肯定会派遣大军来袭啊!”
“哈哈!朕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出兵机会,若是蒙古鞑子来了,朕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皇上您是一国之君,不能以身犯险啊!”
“朕是大明的皇帝,岂能畏惧外敌!不管谁来,朕都将杀之!”
朱厚照铁了心不愿意回去,所以任凭王阳明怎么劝说都没用。
这时候王阳明又赶紧拿出太常寺卿杨一清交给他的奏折,然后小声的说道:“皇上,这是太常寺卿杨一清的密报,您还是赶紧打开看看吧!”
“朕不看,现在有天大的事情都无法阻止朕前往宣化!”
“皇上,安化王朱寘鐇和宁王朱辰濠密谋造反!若是您再不回去,就会给他们可乘之机啊!”
王阳明这么一说,朱厚照赶紧打开奏折仔细查看,不过等他看完之后不但不担忧,反而还非常兴奋的说道:“好!这太好了!终于有人要造反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