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兵方到 王冠称庆

  就在公安城中的信骑从公安城中狂奔而出时,在公安城外数十里外有一支数千人的汉军正在急速行军着。

  这支数千人的汉军,乃是由辅汉将军李严所带领前来支援公安的援军。

  在不久前,刘备已经率领着三万大军到达了江陵城中。

  在到达江陵城中后,刘备先勉励了一番糜芳,而后便要立即提兵北上。

  但这时刘备的意图却被二位大臣所阻止,一位是随军出征的马良。

  马良字季常,荆州襄阳宜城人士,乃是马谡胞兄。

  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

  在荆州时常流传着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建安十四年时,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马良为州从事。

  建安十六年时,刘备入蜀,留下马良在荆州辅左关羽。

  后来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入蜀中马良为掾。

  马良与诸葛亮关系极好,诸葛亮在刘备出征时,担心刘备因心中焦急轻兵冒进。

  因此他便推荐马良担任汉中王司马,跟随刘备一起入荆支援关羽。

  而马良在见三万大军日夜兼程之后,竟然还不得休息,他牢记着诸葛亮的嘱托,直接对刘备劝谏道:

  “江陵距襄阳不过数日日程,若昼夜兼程,旦夕可至。”

  “然我军今因连日赶路,困累交加。

  若不在江陵城中做修整,而立即提兵北上,那么士卒战不能战,守不能守,易为魏军所趁。”

  在见马良出言劝阻刘备后,黄权亦出来劝道,“今大王大军已至江陵,曹贼定然已经知道大王到来的消息。”

  “之前张将军率一万大军已抵至襄阳城下,黄将军之先锋也已经到达汉水之外,关将军麾下兵力已有将近四万之众。”

  “四万大军,粮草充足,后路无危,以关将军之韬略,守住襄阳已然无忧。”

  “大王若要转守为攻,击退魏军,亦当修整大军之后再北上。”

  再接连两位重臣的劝阻之下,虽然刘备心中还是焦急非常,但他也渐渐有了迟疑之色。

  最后李严更是出班言道:“当今荆州局势,非关将军一处危急。”

  “曹操、孙权各起十万大军攻荆,其中曹操大军为关将军所阻,而子成却保守孤城,兵不满万驻守公安。”

  “若公安一破,荆南定失。”

  “荆南一失,荆北腹背皆露于敌军兵锋之下。”

  “届时孙权亲率大军北上,与曹操南北夹击我军,我军纵骁勇,亦恐不能敌。”

  “臣还请大王早日发兵救援公安。”

  在李严的提醒之下,刘备瞬间反应了过来,公安那处的情势一样很危急。

  正如李严所说,襄阳与公安只要有一处不保,那么不说荆州的得失,就说如今在荆州中的数万汉军,都有可能直接被曹操与孙权包了饺子。

  相反只要击破了曹操与孙权任何一处大军,另一处大军都可能直接退去。

  所以刘备目前留在江陵居中协调全局,才是最正确的。

  而糜芳见终于有人想起了他的儿子之后,他立即哭拜在刘备身前。

  他一边哭,一边向刘备言及他儿子独守孤城数月来的不容易。

  以往在糜旸击破孙桓的战报下,刘备及诸臣都有些遗忘了糜旸的年纪。

  如今经糜芳这么一番声泪俱下的哭诉,众人才尽皆反应过来,糜旸今年不过二十岁而已。

  这样一个年轻人,内外断绝,独守孤城数月,内中的艰险不知道有多深。

  面对着糜芳的哭诉,情感丰富的刘备不禁从地上扶起糜芳对其泣声言道:“子成,孤之子侄,孤如何不心疼?”

  君臣对泣引得在场的大臣尽皆心酸。

  以往糜芳在大臣中的口碑并不好。

  但谁能想到,在荆州危难之际,是糜芳与糜旸父子挺身而出呢?

  相比于在面对危难时背主投敌的士仁,相比于在面对危难时见死不救的刘封孟达。

  糜芳父子在这场荆州之乱中的忠勇表现,令任何人心中都敬佩至极。

  可以说,现今荆州的局势不至于糜烂,完全都是糜芳父子的功劳。

  其中糜旸更是居功至伟。

  若不是他的提醒,荆州可能早就被孙权夺去,而关羽更可能已经身首异处,哪能等到刘备援军到来的今日呢?

  之前刘备只是因为担心关羽,才对公安的糜旸有所忽略。

  如今他经过诸臣提醒,再加上关羽暂时无恙,所以他立刻作出了一个决断。

  他打消了立即北上支援关羽的打算,他命大军先在江陵城中休整。

  而后他问在场众臣,谁愿意担当先锋南下救援。

  刘备知道现在公安城因为内外断绝,消息不通。

  他不太了解公安城的情况,所以应该先派一支先锋南下打听情况,而后他根据情报再作出下一步的打算。

  而且孤城被围,最忌看不到希望而导致士气衰落。

  现先派一支先锋大军南下,既可打探公安的消息,又可告知城中的人援军已到,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在刘备所问一出后,他身前的诸位将领皆齐齐出班请求南下。

  甚至因为一下子出来的太多,厅中都被站满了,导致有些将领没及时出来而心下惋惜。

  这一幕看呆了糜芳。

  他儿子在益州的人缘这么好吗?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出来愿意担当先锋救援糜旸,一方面是糜旸在成都的人缘好,一方面是他的身份特殊。

  刘备麾下大致可分为四个派系,一个是元从派,一个是荆州派,一个是益州派,还有一个是东州派。

  元从派自不用说,糜旸乃是他们的核心二代,糜旸有难时,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荆州派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与糜旸有师徒之谊,因为这点,荆州派中的许多人就对糜旸感官不错。

  再加上没有糜旸,可能他们的故里荆州早就丢了,面对这种大恩,他们也势必不会对糜旸坐视不理。

  至于东州派的李严等人,现今东州派的领袖是法正......

  最后一个益州派倒是对糜旸感官不好,但问题是他们没有兵权,这种情况下,没有他们请命的份。

  诸将纷纷愿为先锋,刘备经过权衡之后,委任了辅汉将军李严率本部兵马为先锋南下。

  并且他还指派了几员,救援情绪最高昂的年轻将领随李严一并南下。

  这几员年轻将领是:张包、关兴、赵统、.......

  在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觉得事不宜迟的李严,赶紧点齐本部兵马并带着张包几员小将,南下公安而来。

  经过三日的行军,这支有着五千兵马的援军离公安城已经很近了。

  但就在这时,李严却命令大军停下,停止朝着公安继续前进。

  一收到大军停止前进的消息,走在大军最前方的张包就立即来到了李严身前。

  张包对着李严一拜后,口中问道:“公安近在迟尺,将军缘何停止行军?”

  张包的语气颇为恭敬,但他脸上的那番焦急的神色,怎么也掩盖不住。

  张包是张飞之子,出身将门的他,在刘备决定要出兵荆州的时候,他便自愿放弃了在成都中优握的生活,自愿请求随军出征。

  与张包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关兴与赵统。

  因为喜张包几人忧国忧民的心思,刘备任命这三人为别部司马,随军出征。

  别部司马不属于一般的军制之列,按例麾下各辖数百兵马。

  因此单单张包三员小将手中就有近两千兵马。

  因为与糜旸的友好关系,所以张包是最想救援糜旸的人之一。

  他见公安已经快到了,李严却下令停滞不前,他当然会焦急。

  面对着张包的询问,李严脸上浮现沉重之色。

  他知道张包出身不凡,将来的发展也不会低。

  他有心教导张包,便对张包言道:“按之前情报中所说,公安外吴军四面围城。”

  “我军由江陵南下支援,对于这点吴军应该会早有防范。”

  “但如今,我军将至公安,却不见吴军一位斥候,不闻吴军一丝喊杀声。”

  “事出反常,必有诡秘。”

  “我是担心吴军会设有伏兵。”

  在李严这么说之后,张包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老将就是老将,考虑的很是周到。

  虽然心中很着急,但张包知道大局为重,所以他并没有催促李严。

  而李严在命大军原地扎营,布置好一切防御设施之后,就马上派出斥候队伍探查四周。

  就在不久后,李严派出的斥候小队,就捕获了一位“奸细。”

  只见这名奸细身穿汉军兵服,在被李严的斥候小队捕捉后,他还挣扎着,口中说他是公安派出的报捷信使。

  但他说的话,李严的斥候小队只当做笑话在听。

  公安都被围的水泄不通了,哪里还能派出信使。

  更何况这名信使口中还说,糜旸不久前领兵大胜吴军,已解公安之围。

  这怎么可能呢?

  想来这人必是引诱我军的“奸细。”

  斥候小队在将这名“奸细”带到李严之前后,将从这名“奸细”身上搜出的一封信,交给了李严。

  这名公安城中的信使也是无辜,他是公安城中派出数十位信使中的其中一位。

  本来他的任务是前往江陵城,是最轻松的。

  没想到,他还没出公安的县境范围呢,就被自家人给逮了。

  本来他怀中的信,可以证明他的身份,可是这斥候小队中的人,偏偏还不识字。

  真是无妄之灾。

  李严取过斥候递过来的信,他见这封信以蜡封好,而且信的封面上还做了汉军中特有的暗号。

  当看到这个时,他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信了,眼前之人是自家信使。

  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打开这封战报看了起来。

  而在看完之后,一生中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的李严,脸上的神色变得煞是好看起来。

  李严将一旁的张包几人唤到身前,将他手中的战报交给了张包几人看。

  而张包几人在看完后,他们纷纷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李严抱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问张包道,“这上面可是子成的笔迹?”

  与糜旸是好友的张包,他自然熟知糜旸的笔迹。

  他随后一脸呆滞的点了点头。

  在确认了这点之后,李严心中再无疑虑。

  这封战报上有汉军独有的暗号,亦有糜旸与关平的官印,还是糜旸亲笔所写,这断不可能是假的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李严命人将眼前信使解开束缚。

  而后他将信重新蜡封好,交予这名信使。

  他又命人保护这名信使往江陵,将这件战报亲手交到刘备手中。

  在做完这一切后,李严命令大军拔营。

  这时张包呆呆的问了李严一句:“将军,子成所言会是真的吗?”

  面对张包犹如梦中的询问,李严神情澹然,而后他澹澹说道,“子成不可能会写信欺骗大王。”

  甩下这一句话,李严当即背过身,指挥大军开拔去了。

  而就在他转身的那一瞬间,他再也绷不住他脸上的神情。

  一瞬间,他的脸上满是震惊、欣赏、和浓厚的郁闷之色。

  这郁闷之色乃是他在懊恼,为什么当初大王为糜旸择师时,他不与孝直争上一争呢?

  悔不当初呀。

  而在李严离去后,张包身旁的关兴咳嗽了几声,推了一把张包,让他从失神中清醒过来。

  但等张包清醒过来后,他脑袋中还是有点混乱。

  糜旸已经将十万吴军击破了,那他们这数千援军南下作甚?

  帮他打扫战场?

  本来刘备任命张包几人为别部司马,还让张包觉得自己与糜旸的位分差不了太多。

  但一旦等糜旸大胜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糜旸凭借此战功,最低都是将军了吧。

  想到这里,张包心里苦呀。

  同为太子四友,糜旸都快开府了,他还在当司马。

  这时张包发现他身边只剩下关兴一人,因此他问道,“统弟呢?”

  太子四友之间感情极好,往日里,大多以兄弟相称。

  见张包问起赵统,关兴耸耸肩答道:“他在看完那封信后,就已经马上率领本部兵马南下了。”

  张包不解:“为何?”

  关兴答道:“他说:再晚功劳都是子成的啦!”

  听到关兴如此说,张包方才如梦初醒。

  他气赵统不讲义气,而后他立马将关兴扶上战马,自己与关兴同乘一骑,领着本部兵马朝着公安疾驰而去。

  关兴之所以还能留下来与张包说话,不是他不心急。

  是他最近病痛复发,只能与张包同乘一骑。

  若不是因为此,他绝对跑的比赵统还快。

  ...

  不久后,正在江陵城中大厅中议事的刘备,收到了糜旸的战报。

  听到不是李严送来战报,而是糜旸送来,刘备瞬间就反应到一个不好的结果。

  难不成公安丢了?子成突围之后给他写了这封战报?

  大厅中的众臣听到是糜旸送来战报后,他们脸上也大都流露着沉重的神情。

  但他们心中都没多少责怪糜旸之意,毕竟他初次领兵,能够将公安守这么久已经是难得了。

  刘备怀抱着沉重的心情,他在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结果。

  可就在不久后,看完了战报的刘备,因为心中惊讶,直接从王座上站起。

  大厅之中顷刻响起了刘备爽朗的,充满骄傲的笑声。

  随着刘备笑声响起,他头上代表君王威严的王冠珠琉,此刻也在不停抖动着。

  珠琉相互碰撞在一起,发出了一声声悦耳的凯歌。

  似在为糜旸祝贺一般。

  刘备脸上的阴郁,这时全部一扫而空。

  “我军大胜!孙权败逃!”

  “子成!子成!”

  “快召他回江陵,孤要见他!”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糜汉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