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大院儿

  在当地人的讲解下,大家算是明白了为何这个古镇会是徽派的格局了。

  原来修建这些房屋的人,都是在外头“见过世面”回来的。

  温家大院位于古城的南街上,是具有明显清代早期特点的建筑。

  “明末清初,温家祖先曾在广东梅县担任过知县,后官至巡抚。”镇干部介绍道:“湖广填四川时,温家举家迁到了巫山大昌,修建了这座大院。据说当时温家除了大院,还建有一座宝塔和千顷良田。不料,温家不肖后人因为抽大烟,变卖了良田和宝塔。到上个世纪,只保留得这座大院。”

  “从清初到清末,这也不得了了。”周至感叹道:“底子还是够厚的,吃完了一整个朝代。”

  “那是,当年温家在我们这儿有个诨号,叫‘温半城’。”镇干部给大家说道:“不过这宅子具体得有多少讲究,我们也说不出来了。反正来考察过的专家们都说不错。”

  “肘子,这和你在BJ搞那几个院子相比如何?”李老三看着精美雕饰的门楼问道。

  门楼是徽派建筑的标准格式,徽州建筑大门上均配有这个,不过气派的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罢了。

  门楼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装饰。

  但是这个设施发展到后来,就成了豪门大户夸耀家底的身份象征,越做越讲究,最终发展成不计工本,以砖雕或石雕装潢。

  温家大院儿的门楼做成了仿明代牌坊的格式,分了三间四柱五楼,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枋上是松鹤梅鹿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两横枋间一幅砖雕“婴戏图”,所雕八个手持“暗八仙”玩具的婴儿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

  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相当高雅华贵。

  周至也抬头打量着阶梯状的山墙,没有拿自己做对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杰西成弄到海外去的那套没法比。”

  “那套是徽派里边顶级的了。”林婉秋说道:“价格也不同。”

  说完瞪了周至一眼:“滑头!这套跟你在首都的比,也只能算中档。”

  “走吧,咱们进去看看,能在这儿住几天也不错。”周至倒是觉得各有千秋。

  大院里一共有三个天井,一个大花园,外加几十间房屋。

  之前这里是生产队的食堂和库房,也曾经有几户人家。

  现在几户人家都已经搬迁到了水线以上,整个大院儿理论上都已经属于三峡文保基金会,镇政府只是代为看管。

  进入大门就是正厅,正厅为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屋顶重檐硬山式坡屋顶,水平二级跌落和一级跌落混合封火墙,青瓦覆盖,屋脊两侧饰鸱吻,平面呈纵向不平行的长方形。

  山墙用梯级式,高出屋面,顶端用砖作简单线条,呈人字形,上盖小青瓦,瓦脊饰以泥塑茑萝或几何线条。

  这就是传统的徽派特征,前厅用料硕大厚实,竟采用整块长达八米、高一米多,宽八十公分的大银杏作月梁;用整根圆周两米多、两丈多高的银杏木料作厅柱。

  银杏木在蜀中被叫做“白果”,因此这个前厅又被称为“白果厅”。

  一进共有四柱十三梁,面阔三间四丈,进深两间三丈,通高两丈两尺,颇为开阔,重梁叠架,庄严肃穆。

  梁柱上还挂着两幅对联。

  一幅是“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另一幅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两幅对联透露出深刻的哲理,也反映了此间家族的身份――好儒而崇文重学的商贾。

  厅内陈设条桌,不过除了条桌条凳,其余陈设都已经被原居民搬走了,现在空空如也。

  “资金到位以后,我们造了新房子,新街道,干部们组织原住居民搬迁到了一七六米线上去了。”镇干部似乎还很不好意思:“知道你们都喜欢老物件儿,我们就把这里腾了出来,拿了那些拆迁户不愿意带走的老家具啊,老床啊,跟这里布置上了,条件实在是简陋了些,但是被卧什么的都绝对是新的!”

  周至和林婉秋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啼笑皆非的意味。

  这些居民们还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起码眼前这张八仙桌和条岸条凳,就算不是多好的东西,起码也能值个几百块,估计那些老床也差不多,结果大家嫌弃老家具笨重,不要了!

  “要是大家不要的,就都收起来吧。”林婉秋说道:“到时候我们会有人来鉴定和接收。”

  按功能区分,一重四合院有门厅、天井、右左厢房及正厅;二重四合院有天井、左右厢房及后堂。后厅略向北转折偏离中轴线五度左右,厅、堂、房、廊等空间处理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颇具深宅大院的气派。

  二进后厅为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五柱十三梁,面阔同样三间四丈,通高也是两丈两尺,不过进深三丈改做了四间,房间小了很多,也多了很多。

  内院儿里的各处做工,比外院儿还要精致不少,和外院儿窗户部分雕花不同,这里的花窗每一扇都有精美的雕花,有的是连万,双喜的图纹,有的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就连天井里的水漏,也就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在底部铜钱状的漏水孔上方还雕刻了坐兽,分四方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守护”。

  天井四周围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整个大院转角连做,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不规则的双重四合院体。

  整个温家大院青砖黛瓦,白墙飞檐,古朴幽雅,独具风姿。正立面采用双披檐形式,其他三面以砖墙围合,两侧山墙多用阶梯式马头墙,高出屋面约一米,其中南侧山墙有损毁,而北侧山墙保存完好。

  虽然房屋内多有烟熏痕迹,留下了这里曾经作为生产队大食堂的痕迹。板壁和墙上也有一道清晰水线,据镇干部介绍,这是十年前一次大宁河特大洪水留下的痕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重生之乘风而起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