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第一千二百零五章新区小猪儿对这个永远夸奖他的舅舅喜欢得很,坐的时候一定要挨着他,周至将花鲢鱼头的腮帮肉用黄辣丁汤淘干净了喂他:“这个没刺,小猪儿不用怕。”
“小猪儿自己吃饭,不要老缠着舅舅。”小六姐说道。
“亲不过娘舅嘛,正常。”余大爷笑呵呵地说道:“小时候看不出来,大了发现肘子还是挺会照顾人的。”
“这也是和小六姐学的。”周至笑道:“朱大哥最近在忙啥?周末都没看到人。”
“他跑阿里去了,采风。”小六姐说道:“你三哥给他带了一套纪录片回来,D什么的,看完人就疯魔了。”
“是Discovery吧?探索发现频道出的纪录片。”周至有些担心:“太危险艰苦的地方就不用去了吧?Discovery也有关于城市人文的纪录片啊,里边很多镜头对朱大哥应该有启发作用。犯不着学那些摄影师在七八千的海拔上守金雕孵小崽啊。”
“让他疯一下吧。”小六姐笑道:“我跟他说好了,等小猪儿上小学了就得回来守着做作业。反正也就这三年。”
“以前还没有发现朱大哥有这爱好。”周至想到另一个时空的朱大璋跑到非洲区包直升机拍摄野生动物,顿时就释然了,搞不好跑非洲以前就去过国内各处地方,只是自己那个时候和他毫无交集,不知道而已:“国内有野外生存训练没有?有的话给朱大哥报一个班吧。”
“什么?”
“就是专门训练人在野外如何求生的,从基本设备的使用,到极端情况下如何自救,如何生火,寻找水源,辨识可食用的动植物,获取猎物,防寒避雨,辨别方向等等生存技巧。”
“就算国内没有,国外也应该有这样的培训。”周至笑道:“这些学了,周末回来带你们去野餐,去福宝露营,都很好玩的。”
“肘子你是不是也会这些啊?”冯雪珊问道:“我们在福宝玩的时候,伱就好像啥都会。”
“那些是跟和尚学的。”周至笑道:“我们夹川农村的孩子好多都会一些,起码抓鱼摸虾逮鸟什么的难不倒。”
“对,杨和和周至钓鱼都好厉害。”江舒意说道:“杨和家门口的水塘拦起来后,我每次去天天都有鱼吃。”
“那个却是肘子教我的了。”杨和说道:“以前我只会七星漂等死口,后来肘子教我换了立漂,钓鱼一下就变得简单了。”
“舅舅带我去钓鱼!”小猪儿看着周至,眼睛忽闪忽闪的。
“好!”周至笑着揉揉小猪儿的头:“不过现在是冬天,鱼儿都不爱动也不爱吃东西了,等到了夏天舅舅回来带你玩!”
除了剁椒鱼头和生滚鱼片外,别的菜倒是用的真河鲜,以前周至对鲤鱼是不感兴趣的,但是自从渝州那边的做法传过来以后,味道着实不错,让周至对鲤鱼的印象开始改观了。
这道菜就是太安鱼。
其实相比夹川早年间的做法,太安鱼就是多了一道将鱼剁块,然后加盐、酱油、料酒、味精,再加红薯淀粉裹浆油炸的工序。
这个淀粉的量比做滑肉的淀粉多些,只比做酥肉的淀粉少一点,大火过油之后,鱼肉的水分被完全锁住,哪怕是鲤鱼,烧出来也是又嫩又香。
菜到蛮州又有了自己的特色,菜里多了蛮州本地的酸豇豆和榨菜片,滋味和比太安鱼纯放泡姜泡辣椒豆瓣,有多了一些复合的酸香滋味。
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法喝酒了。
吃过饭,周至便和小伙伴们一起赶往夹川。
蛮州到夹川的道路已经彻底修好,不知道今年的政策又发生了啥变化,路上的收费站也给撤了,以前要求进城前洗车的规矩也没了,一路畅行无阻。
夹川城几乎还是没有啥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菜坝一带彻底变成了一个新区。
在另一个时空里,哪怕实在地产热的年代里,夹川的发展也是沿着红水河两岸发展,之后朝着长江下游发展了一部分,而菜坝一带在长江上游,直到二十年后实在无可开发了,才开始渐渐变成城区。
而如今事情却缺发生了巨大变化,车过安乐山小学,周至就发现原来进城道路的右边,多了一条下坡的道路,冯雪珊提醒他倒右朝下走。
这个下坡路两边都是新修的砖房,有点像旌阳电机厂那种大厂的小区,周至看得有点稀奇:“怎么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房子?”
“都是食品厂的家属区。”冯雪珊说道:“你不会不知道食品厂有多大了吧?”
“纸面上我就知道,两千多员工。”周至把车速放慢,方便自己有时间看看左右:“不过没有实际来看看,都不知道这么震撼。难怪荔乡酒厂的职工有意见,这要换成我我也有意见啊!”
“是啊。”冯雪珊说道:“进厂三年的都能分到五十平的小套间,集资房本来就便宜不说,还只交六千块就行,剩下一万多块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一部分,十年里还清就可以,比我们单位还巴适!”
“这个也是讲贡献度的,各种贡献换算积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这办法还是周至帮着小娟儿姐制定的,参考的是金安集团在深市解决职工住房的成功经验,不但成了周六孃副食品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杆举措,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搞活经济带来民生发展居民幸福的优秀政绩。
可是报纸上看来的报道,也远不如现在让人激动和震撼。
一栋栋规整的红砖楼沿着公路一起向下,等到车辆来到平地上的时候,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盘,转盘中心是一个小花园,花园里安着一个高高的路灯柱,上面是一圈巨大的路灯。
这玩意儿在九四年的初基本还是城市里的玩意儿,县城里极少见到,然后周至就发现沿着大灯柱子一圈儿,给城郊的农民都摆成了菜摊。
“这有点好玩儿呢。”周至笑道:“怎么下午三点了还不收摊子?”
冯雪珊经常回来,比较了解情况:“厂里是三班倒,好多中午下班后才过来买菜的。反正这里离他们家近,这些摊子一直要摆到晚餐宵夜的摊子过来才走。”
“这就懂了,占位置呢。估计卖晚餐宵夜那些摊主,就是现在这些人的亲人朋友。”周至打着方向盘绕过大转盘:“这压力就给到工商局和环卫上了。”
“肘子还真是工商局子弟。”杨和就笑:“我看到这些摊子就在想,早上从白米乡坐头班渡船过来,抢不抢得到位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