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这还真不是冤枉他大清——正所谓唐诗、宋词、明,这些都是需要识字才能懂的,而蒙元搞出来的元曲还有大清比较流行的相声和戏曲,恰恰是不需要认识就能听的。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识字率的问题。
识字率越高,书籍的普及程度就越高,各种知识的传播速度就越快,文化、科技、艺术、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就越快。
反之也是一样,识字率越低,书籍就越无法普及,各种知识被少数人垄断,文化、科技、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发展也会陷入停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文字出现以前,世界上有什么哲学、艺术之类的玩意存在吗?
或许有,但是并没能记录下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传承。
而在文字出现之后,各种文化、科技、艺术和哲学之类的东西就开始有了记录和传承,比如说春秋时期,篆书和竹简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
虽然经历了秦汉之后,其他百家学说大多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该传承下来的东西,却也大部分都传承了下来。
等到了宋朝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真正开始了在民间的小规模普及,到了朱元璋大力推广社学之后,中原堂口识字的百姓就越来越多,这种东西也开始大行其道。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一个节点就在于宋朝——在宋朝之前,李二算不算一代雄主?这哥们儿好歹也是带人开片的狠茬子,要说他不算一代雄主那纯属就扯蛋。
然而,即便是李二这样儿的雄主,也一样要对世家门阀妥协,而妥协的原因,正是因为识字率过于低下所带来的知识垄断问题。
直到大送时期搞出了活字印刷术之后,知识垄断的问题才算是得到了初步解决,大量的书籍开始扩散,大量的知识也从世家门阀的垄断当中开始向着民间扩散。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兴株连——除了朱元璋本身就是个马上皇帝,根本不怕有人造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书籍和社学的普及,让中原堂口的识字率提升了上去,就算老朱把整個朝堂上的大臣全给换上一茬,也不用担心没有人可用的问题。
顶多就是先乱上一阵子,等到顶替上来的新手们适应了,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
包括明朝后期,哪怕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导致国力不断下降,欧罗巴已经有了科技反超的迹象,大明依旧可以按着荷兰和英格兰蛮子们摩擦,也正是因为识字率——以徐光启为代表的那些读书人,他们可没放过学习欧罗巴技术的机会,此时的大明或许会落后一些,但是照样有反超的机会。
而这一点,也恰好是大清玩命搞文字狱的原因之所在。
只要识字率够低,就不会有人通过阅读书籍而思考,同样也就不会有人去折腾那些有可能给大清带来麻烦的技术。
所以,大清稳了一百五十多年,如果不是朱劲松这个挂逼穿越者忽然举旗造反,只怕大清的江山还能再稳当几十年,直到被英格兰的蛮子们用火炮敲开了大门,直到拜耶总的洪秀全举旗造反,直到大清彻底凉凉。
同样的,这也是朱劲松为什么玩了命的推广扫盲和社学的原因之所在。
从刚刚占据了孟良崮之时就开始的扫盲和社学,让朱劲松的口袋里有了足够多的可用人才,也正是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大明的火炮、火枪、蒸汽机、电力等等方面的东西才能反超欧罗巴。
更关键的是,大明的识字率不断提高,让大明的百姓逐渐拥有了阅读的能力,再加上此时的娱乐活动还比较单调,故事版的《洪武大诰》自然也就有了推广的土壤。
当《洪武大诰》推广出去之后……
一想到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知道大明律的规定,甚至有可能拿着大明律来把某些为非作歹的官老爷们捆到京城受审,曾诚就忍不住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沉默了半晌之后,曾诚等一众大佬们才微微躬身应了下来。
大势已成。
随着一届又一届的生员从府学乃至于大学当中毕业,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忽然发现自己所掌握的那些知识已经没什么垄断性了。
跟那些系统学习过治政、历史甚至于怎么造反怎么治国的生员们比起来,这些大佬们仅有的优势或许就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然而经验也只是经验,他们能积累的,那些生员们也照样能慢慢积累起来。
所以,整个朝堂上,并没有谁是不能替代的。
只是当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在有些迷茫甚至失落的时候,朱劲松却又笑呵呵的说道:“对了,朕还有一个想法,众卿不妨为朕参谋参谋?”
也不待曾诚等人发问,朱劲松就自顾自的说道:“朕现在最为头疼的问题,一个是咱们大明的丁口太少,另一个则是咱们大明的宗室太少。”
“丁口太少,宗室太少,这两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咱们大明向外扩张的速度,如今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欧罗巴和西昆仑那边大片的土地都被蛮子们掌握在手里。”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佬们就忍不住有些懵。
大明的丁口太少,这在大明朝堂上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毕竟大明每年都要向外迁移一部分百姓去实边,可是迁了这都快十年了,总共也不过是迁出去了几百万人,别说最新占领的那些地盘了,就连最早就拿下的缅甸和交趾那边都还没能填满,曾诚这些朝堂上的大佬们也很头疼这个问题。
但是宗室太少的这个话题,却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第一次提起来。
而相对于丁口太少的问题,大明宗室太少的这个问题就更难解决了——等到朱劲松和朱二旦、朱三顺的孩子们成长起来,起码也得有个十来年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朱劲松要治国,朱二旦和朱三顺要带兵打仗,就算朱劲松和朱二旦、朱三顺都玩了命的生孩子,又能生出来多少?
所以,大明的宗室问题,反倒是比丁口少太的问题更加无解。
朱劲松又接着说道:“朕想着,既然宗室不够用,而咱们大明在海外又有那么多的地盘,所以朕暂时也不指望宗室了。”
“朕的打算是,把西昆仑那里拿出来一部分,诸卿若是有愿意出海建国的,可以跟朕提出来。”
“当然,想要出海建国,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这里面必须得有个标准才行,而且这些土地也绝不可能白给,该给钱的还是要给钱,要不然怀文叔不得天天找朕要钱买猫?”
曾诚等一众大佬们继续懵逼,甚至怀疑朱劲松是不是在钓鱼——想要出海建国,说明野心太大,回头……
眼看着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都没人应声,朱劲松便又曲指敲了敲桌子,说道:“朕最烦你们的就是这一点,什么事儿都会往复杂了想。”
“朕明着告诉你们,就是朕想要整个小破球上面的所有土地,但是朕自己管理也管不过来,大明又没有那么多的宗室,分封他们也指望不上,所以,朕只能打你们的主意了,懂了吗?”
“谁愿意出海建国的,拿钱找户部买地,回头自己再花钱招募百姓跟着你们出海去开拓,地归大明朝廷所有,你们顶多也就是封个什么什么国王之类的爵位,回头再往下推恩分封,保证不会影响到大明本土,懂?”
听到这里,曾诚忍不住试探着问道:“陛下,这有点儿不妥吧?”
朱劲松呵的笑了一声道:“不妥?有什么不妥的?所有封国,必须实行大明律,该有的朝贡也绝对不能少,就算是国主也只不过是自己收取赋税,自己养着百官,回过头来还得奉大明为宗主国,这样儿一来,自然也就没什么妥不妥的。”
曾诚心道你丫还真是说的容易。
一国之主啊,面南称尊,哪怕是没有军权,哪怕是脑袋顶上还有一个大明皇帝,哪怕是封国之内完全实行大明律,看上去更像一样摆设,可那也是一国之主,这份尊崇却是花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更关键的是,伱就能保证各个封国不会乱起来?就一定能保证不会有人起兵造反?
想了想,曾诚还是拱手拜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若是将来有人……”
朱劲松摆了摆手,说道:“有人干什么?有人造反?你当小破锅是干什么用的?还有,朕现在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但是怎么弄,才能保证封国那边不会影响到大明朝廷,又对这些跑出去购买封地建国的国主们有利,这正是朕需要你们研究的地方。”
曾诚顿时气结。
好嘛,说来说去,你丫是既想让我们掏钱买封地,还得让我们自己限制自己的权力,回过头来还照样也骑在我们头上……
但是曾诚又拒绝不了面南称孤的诱惑。
或者说,中原堂口这边就没有人能拒绝这样儿的诱惑。
想了想,曾诚又再一次试探着问道:“那民间……”
朱劲松道:“民间不许。这一次,朕之所以打算让诸卿有出海封国的机会,也是看中了诸卿有治国的本事,民间的那些豪商大贾们再有钱,他们又懂个屁的治国?”
“还有,这次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针对文官,五军都督府那边也同样要算进去。”
“回头你们自己商量吧,看看什么品级以上的可以有出海分封的机会,分封之后的规制又该如何,反正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你们都得研究明白了,回头拿个章程出来给朕。”
这也算是朱劲松给他们的福利了。
老话说的好,打一巴掌就得给个甜枣——朱劲松在其他方面已经不断逼迫着大明的官老爷们让步了,所以,裂土封茅这种有名但是无实的福利,朱劲松给起来自然也就大方了许多。
比并是西昆仑那种破地方。
而且朱劲松有足够的把握,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都会对分封建国有兴趣,但是这些人在讨论来讨论去之后,又只会想方设法的保证封国不会威胁到大明。
且不说册封权肯定会保留在大明皇帝的手里,曾诚他们可能会连国相和太尉这种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官职都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然后再把国相和太尉的任命权交给大明皇帝。
甚至于,他们可能会连质子这种玩法也捡起来,比如下一代的国主必须到大明的京城居住多少多少年。
说白了吧,裂土封茅的机会谁都想要,曾诚这些大佬们的心里也明白,机会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也必须得把握住才行,但是,只有在能够让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放心的前提下,自己才有可能拿到这个机会。
而想要让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放心,最好的方案就是限制住封国国主的权力,把军权和法理权都交给大明皇帝来决定。
如若不然,就算是自己这些人讨论好了章程,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也不会通过,只会一遍又一遍的要求修改,直到他老人家满意为止。
当然,在讨论所谓出海分封的章程之前,最重要的还是把朱皇帝他老人家交待的那些事情办妥,比如说各部的拆分问题,都察院和御史台的拆分问题,江南那些小报的问题。
没有人是傻子,尤其是像曾诚等一众朝堂上的大佬们,如果给他们粘上毛,他们比猴儿都精!
等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都躬身应了下来之后,朱劲松才又曲指敲了敲桌子,把话题绕回到了天竺以及欧罗巴那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