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你应该做宣传大使

  汤米·琼斯笑眯眯地看着于东跟威尔·史密斯。

  听说YU连三十岁不到,这一点从外表能够看得出来,但是要说整个人的气质吧,YU怎么看都不像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汤米·琼总感觉,YU看威尔·史密斯的眼神跟自己看威尔·史密斯的眼神差不多——有一种大人看孩子的感觉。

  或许是中国人都这样早熟?

  这又显然不成立,虽然汤米·琼斯没有接触过很多中国人,但是跟YU一起来的那些学生似乎也没有比YU小多少,他们就更有年轻人的感觉。

  “我听说,YU还是个大学老师么?”汤米·琼斯问道。

  于东点头:“是的,我91年从大学毕业之后就当老师了。”

  “能感觉到,你的身上有一种老师的严肃感。”

  “严肃感……”于东笑了起来,“可能我本身长得就比较严肃……”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听到原处传来一声呼喊。

  “YU!”

  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短袖花衬衫的男人正往这边跑来。

  男人戴着一副宽大的眼镜,身材比微胖要更胖一点。

  他身体应该很好,毕竟现在天气还有些凉,大家都穿着外套,就这家伙穿着一个短袖衬衫,一点都不怕冷的样子。

  一旁的索南菲尔德笑道:“坎宁安来了。”

  于东挑了挑眉毛,没想到这个小胖子就是坎宁安。

  他看过坎宁安的资料,今年三十七岁,一个比较宅的漫画家。

  可能因为宅,所以保养得很好,外表看起来不到三十的样子。

  走到了跟前,坎宁安高兴地握住了于东的手,“YU,你好。”

  握到坎宁安手的时候,于东眯眼笑了笑,这家伙身体果然很好,手热乎得很,“你好,坎宁安先生。”

  打过招呼后,于东想要抽手,坎宁安却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愿意放,“YU,我一直想去见你,你在美国办的好几次签售会都没有赶上,这次最可惜,原本我应该早一天来纽约的,但是因为一些事情给耽搁了。幸运的是,你也来到了片场。”

  坎宁安虽然年纪比于东大不少,但是心态非常年轻,而且他是个资深科幻迷,于东的科幻小说他一本不落地全都看过,甚至还在田纳西那边参加了YU伞协会,不过协会的人并不知道他是《黑衣人》的作者。

  当时他听说YU也参与了剧本编写的时候非常高兴。

  面对热情的坎宁安,于东笑着说道,“我也一直很想见你,第一次看到《黑衣人》的时候,我就非常看好这个故事。”

  “我听吉米说了这事,他说是你提议深空买下《黑衣人》的,当时我还不敢相信,原来是真的。”

  坎宁安这时才松开于东的手,他之所以对于东这么热情,一方面是喜欢于东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是吉米告诉告诉过他,于东非常欣赏他,所以深空才愿意花大价钱把《黑衣人》的版权拿到手。

  从某种层面来说,于东对坎宁安有知遇之恩。

  看到坎宁安对于东这么热情,威尔·史密斯暗暗撇嘴,他实在想不通坎宁安要对YU这样,毕竟坎宁安才是《黑衣人》的原创编剧。

  坎宁安虽然看着很宅,但是话不少,他来了之后,其他人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了,他一直逮着于东聊一些科幻方面的东西。

  上午的戏结束之后,剧组并没有停,而是转战附近的一个餐厅。

  依旧是两个主角的对手戏,K探员看中了J探员,准备拉拢他去管理局。

  于东他们就坐在主角他们后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我们要不要吃慢点,不然一会儿镜头扫到我们面前的食物,不就穿帮了?”毕飞雨笑着问道。

  斯皮尔伯格摇头道,“镜头不会扫到食物的,所以你们放心吧。当然,镜头随时会扫到你们的脸,所以你们要注意一点自己的表情。不过你们放心,这场戏很简单,用不了多长时间。”

  ……

  等到整场戏结束之后,于东他们长长地松了口气,事实证明,斯皮尔伯格口中的“简单”跟毕飞雨他们想象中的“简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一个简单的吃饭的戏,台词也没多少,拍了一个多小时,就这斯皮尔伯格还觉得已经很快了。

  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是这样。

  明明是一段戏,拍摄的时候也没有问题,却要反复地拍不同的角度。

  毕飞雨他们理解不了,为什么不直接在各个角度都架上摄像机,一次性拍完。而且剧组也不差钱,明明不止一台机器。

  斯皮尔伯格又给他们上了一堂导演课,讲解了单机拍摄的原因。

  听过之后,毕飞雨他们还是迷迷糊糊的不解其中的道道。斯皮尔伯格看他们一脸迷糊,就笑着说道:“今天晚上有一场夜戏,你们到时候可以来看看,看过之后就知道多机跟单机的区别了。”

  毕飞雨跟余桦其实晚上更愿意回酒店打牌,不过想到学生们要学习,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中午的戏结束之后,下午没什么事情,大部分剧组的人都去郊外准备夜戏了,威尔·史密斯则留在河边补几个镜头。

  之所以补镜头倒不是因为他之前的表演有问题,只不过这场戏里,K探员先走了,然后威尔·史密斯饰演的J探员独自留在长椅上一直等到天黑。

  要补的,就是威尔·史密斯等到天黑的镜头。

  于东跟程砚秋没有跟剧组去郊外,而是牵着手在河边逛了逛。

  逛了一圈回来,威尔·史密斯正在休息,见到于东,还挺客气,“YU,要不要喝杯咖啡。”

  于东正要婉拒,程砚秋对他说,“你坐一会儿吧,我去上个厕所。”

  “好。”

  于东点点头,朝威尔史密斯走去。

  威尔·史密斯有些意外地看着于东,他以为于东不会来的。

  于东找个椅子坐下,旁边已经有人递了一杯咖啡过来。

  接过咖啡,于东笑道:“看来下午的戏,很无聊啊。”

  威尔·史密斯挤出一个笑容,“也很轻松,河边的风光很好。”

  于东点了点头,看向河面。

  哈德逊河边的风景确实不错,闹中有静,刚才他跟程砚秋在附近逛了一圈,清风拂面,非常宜人。

  坐在于东这个位置,正好能看到湖面以及来往的行人,而他的深厚,就是世贸大厦。

  转头看了看世贸大厦,它们尚且安在。

  于东不免有些感慨,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对这个历史事件产生影响。

  “我听史蒂文说,你原本拒绝了参演《黑衣人》么?”

  面对于东突如其来的问话,威尔·史密斯有些措手不及,“我当时只是说要考虑一段时间,其实也没有完全拒绝。”

  于东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让威尔·史密斯有些不自在了。对于威尔·史密斯这样的嘻哈小子来说,自己或许太过正经了?

  他决定等到这杯咖啡喝完,或者程砚秋回来,他就离开。

  不过威尔·史密斯却忍不住打破沉默,“我听他们说,你的签售会非常成功,恭喜你。”

  “谢谢。”于东笑着回应。

  威尔·史密斯舔了舔嘴唇,他虽然不喜欢旁边坐着YU这样的人,但是他更忍受不了冷场。

  所以,他继续开口:“这次来美国,要待多久?”

  “大概再过十天我就回去了。”

  “你之前听过我的歌么?”威尔·史密斯还是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听过。”

  威尔·史密斯意外地挑着眉毛,接着又听于东继续说,“不过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没有怎么接触,所以不太习惯你的歌曲,我更喜欢一些抒情的歌曲。”

  “哦?你平常也会听美国的歌?”

  “我平时听中国的歌比较多,至于外国的歌……美国的少点,英国要多一些。”

  “都有哪些歌?”威尔·史密斯来了兴趣,他挺想知道YU这类人喜欢什么音乐。

  “你问的是英国的?”

  “都行。”

  于东想了想,说:“英国的皇后,甲壳虫,史都华。”

  “史都华虽然是英国人,但他是美国歌手。”威尔·史密斯纠正道。

  于东耸了耸肩,继续说,“美国这边,我听得比较多的有鲍勃·迪伦,莱昂纳德·科恩。”

  威尔·史密斯拍了拍手,“我就知道你会喜欢他们。”

  “为什么?”

  “相对于歌手,他们更像是诗人,就像你一样,是个文学家。”

  虽然听歌喜好不太一样,但是聊了这么一会儿,威尔·史密斯对于东改观不少,这个人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虚假。

  “他们比我厉害多了,我完全不会唱歌。”

  “哈哈,如果是民谣的话,唱得难听一点也无所谓……当然,我并不是诋毁民谣,这种音乐有其他的魅力。”

  可能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问题,威尔·史密斯后面又找补了一句。

  于东笑了笑,一口气把咖啡喝完,正好程砚秋也已经往这边走,他便跟威尔·史密斯告辞:“再见,史密斯先生,好好拍戏,说不定后面我们还有机会合作。”

  “再见。”威尔·史密斯跟于东摆了摆手,至于于东说的合作的事情,他却没有放在心上。

  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拍好《黑衣人》,唱好主题曲,然后会去安安稳稳做音乐。

  至于拍戏,大概没什么机会了。

  ……

  程砚秋看了看笑眯眯的威尔·史密斯,有些好奇道:“你跟他说了什么,之前他好像对你不太热情啊。”

  “没什么,跟他聊了聊音乐。”

  “聊音乐,你们?他好像是个说唱歌手吧,你也不听这类音乐啊。”

  于东笑道:“谁说跟说唱歌手聊音乐,就一定要聊说唱?不能聊一聊古典音乐么?”

  “那就更不可能了,你知道的古典音乐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瞎说,月光,悲怆,致爱丽丝,少女的祈祷,钟,拉三,这就六个了,来来来,我看看你哪只手长了六根手指头?”

  ……

  晚上的夜戏十分精彩,就是电影开头的部分,K探员去解决外星人偷渡的事情。

  现场有很多特制的道具,让金艺的学生们大呼神奇。

  不得不说,好莱坞的电影工艺要超过国内很多,特别是道具跟特效这一块。

  后期特效暂且不说,他们在现场也感受不到。

  道具确实能让他们看花眼。

  有些道具,感觉后期都不用再做处理,直接入镜就行了。

  于东经过几十年后的特效洗礼,现如今的特效在他看来当然算不了什么。不过对于这些幕后的工作,他接触得还比较少。

  这些特效,可不是直接挂个绿幕扣个图就能做出来的。

  大多都是传统道具以及化妆跟后期结合,看起来十分复杂,但是也很有意思。有些化妆跟道具心思十分巧妙,让人看了会心一笑。

  这场戏拍到很迟,于东他们回到酒店时天已经快要亮了。

  但是于东不能睡懒觉,因为他已经跟斯皮尔伯格约好了要聊《火星救援》的剧本。

  早晨起来吃个饭,于东就独自赶去了深空。

  斯皮尔伯格比于东还早,于东到的时候,他已经坐在吉米的办公室里喝茶了。

  见到于东,斯皮尔伯格笑道:“喝了几次中国绿茶之后,我竟然有些习惯了这种味道,既能提神,又有一种清香的味道。”

  看着斯皮尔伯格精神十足的样子,于东暗自咋舌,这家伙已经五十岁了,熬了个大夜之后竟然还这么精神,可真了不得。

  到了吉米这里,于东也不客气,给自己泡了杯茶之后,在斯皮尔伯格对面坐下,“史蒂文,如果你喜欢茶叶的话,下次我给你弄一点比这还要好的茶叶。”

  “那还是算了,如果我想喝,就到吉米这里来吧,至少不用自己烧开水。”斯皮尔伯格笑了笑,似乎烧开水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抿了口茶,他又继续说道:“其实《火星救援》的剧本也不用太急,因为根据现在的情况,至少要到明年年初这个计划才会启动,中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剧本。”

  于东揉了揉眼睛笑道:“既然你不急,其实可以等我把剧本写好给你,你知道的,我写剧本很快。”

  “我当然知道,不过《火星救援》肯定要把背景改掉,所以我就想跟你先聊聊,看我有什么能够帮助到你的。”

  于东知道,其实斯皮尔伯格还是担心,担心《火星救援》的背景改成美国之后,他写不好。

  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市场来看,《火星救援》这部小说是成功的,能够吸引到读者的。

  但是小说毕竟跟电影不一样,而且《火星救援》里面有不少中国文化的元素,放在小说这样的长篇幅里被分散后或许感受不会太明显,但是要把它们挤在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面,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这部小说的优点是轻松幽默节奏快,斯皮尔伯格希望电影拍出来之后能够保持这个优点。

  于东能在小说里面给读者带来幽默,那么在电影里面还行不行呢?

  “这部电影的某一些中国元素,我是要留下来的。”于东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然没有问题。”斯皮尔伯格笑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还是需要讲究方法,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调动观众的情绪是一个硬性标准。”

  “你放心,不会太多,肯定比小说里面少。”

  于东抓了抓头发,然后在吉米的办公室里找到了一些白纸。

  “史蒂文,我跟你大概说一下剧本吧。”

  斯皮尔伯格点点头,坐了过去。

  “首先,是人物背景,主人公是NASA的一个工作人员……”

  于东一边在纸上比划,一边跟斯皮尔伯格讲解剧本。

  其实整体的故事跟小说没有什么区别,毕竟小说也结合了原著以及电影。

  小说里面的一些细节,于东又做了一些改动,尽量往美国这边靠,但是保留了一些小说里面的经典段落,比如主角作诗那一节。

  对此,斯皮尔伯格也没有意见。

  虽然作诗的那个梗并不美国化,但是确实挺有意思,中国文学丛书比较出名,这些比较知名的梗也在读者中传播比较广,不会缺乏受众基础。

  另外,剧本中,在地球救援男主的时候,也提到了中国航天局有帮忙。

  这也没什么,反正主要的功劳还是美国的。

  其实《火星救援》原版电影里面也有中国的戏份,虽然比较含蓄,但是细细研究,中国的功劳还是挺大的。后来这样的设计可能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只不过于东把这给提前了。

  让斯皮尔伯格比较意外的是,于东对一些笑点的改动恰到好处,让他一下子就能笑出来。

  于东讲到后面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忍不住说道,“YU,你对美国人的笑点还挺了解的。”

  “毕竟我也经常读马可·吐温。”于东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这个不算回答的回答,斯皮尔伯格却很快就接受了,“看来,即便过了一百年,幽默依旧是不变的。”

  “当然,幽默的内核是永恒的,如果你多去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千年前的人们,比我们还要懂得什么是幽默。”

  斯皮尔伯格笑了笑,“中国政府应该邀请你做文化宣传大使,因为你总能随时随地地宣传中国文化。就因为你这一句话,我就对你所说的那些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回头我送你一本中国历史书。”

  “那一定要是英文版的。”

  “或许,你也可以学习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

  “哈哈,别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溯流文艺时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