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以退为进

  寒门仕子第122章以退为进飞雪歇停,云破日出。

  四下一眼望去,天地间尽是苍茫,万物银装素裹,让人感到炫目且又目不暇接。

  齐誉提着礼物,小心翼翼地走在雪地上。

  雪,感觉软绵绵的,踩在上面还咯吱咯吱的响,是的,这是北方冬天特有的声音。

  赵明玉的家就在行太仆寺附近,听说,还是一处很宽阔的宅院。

  终于走到了,叩门而入。

  才一进门,耳边就传来了赵明玉咏梅的声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齐誉环顾着看去,却见这院子栽种着的几棵腊梅树,此时的花朵正凌寒绽放着。

  “大人真是好兴致!”

  “触情生情,故而感而颂之。”

  在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让座奉茶。

  齐誉则是主动坐在了下首的位置。

  赵明玉呷了口茶,笑道:“少丞啊,咱俩共事这么久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请你吃过吃一次酒,这说起来,真是有些不周呀。”

  齐誉忙道:“大人说得这是哪里的话,即使请酒也应该是由下官来请,哪能让您破费?无奈我最近忙些琐事,耗用了时间,还望大人对此多多见谅。”

  唉,光顾着写了,怎么把请客吃饭的大事给忘记了呢?

  真是太失误了!

  赵明玉呵呵一笑,道:“行太仆寺里就那么几个人,谁请谁还不都是一样?”

  齐誉见他不怪,也畅然地笑了。

  二人喝了会儿茶,已是临近中午。

  嗯,吃饭的时间差不多要到了。

  赵明玉看了看院子的草亭,道:“要么这样,咱俩就在这草亭之中摆下酒肴,一边煮酒,一边赏梅,如何?”

  在院子里喝酒?

  那得多冷啊!

  不过,既然人家开口了,自己又怎好意思驳了他的雅致?

  于是,齐誉便应道:“甚好!真没想到,赵大人居然还有如此风雅,少丞恭敬不如从命。”

  “那好,来人,准备酒菜!”

  ……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齐誉发现赵明玉是个心胸豁达的人,他从一方守牧的知府被降品贬谪到了行太仆寺养马,如此起落,他也都是坦然处之,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半句的抱怨之语。

  单就这份荣辱不惊的心态,就很值得自己去学习。

  不多时,便有仆人在草亭的石桌上摆好了酒菜,并烧好炭盆,然后就很规矩地退下去了。

  二人于蒲团上坐定。

  这一次,齐誉是主动敬上。

  “大人,请!”

  “请!”

  “……”

  酒过三巡,赵明玉显得豪迈起来,他感慨着说:“这个行太仆寺什么都好,就是同僚们太少了,不瞒你说,在你没来之前,我想找个喝酒的酒友都找不着。”

  齐誉禁不住一乐,单还是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在这行太仆寺之中,除了齐誉之外所有的官员加起来也就五指之数,如今又被借调出去两个,哪还有什么同僚?

  宴请寺卿?

  那多没意思,和大领导喝酒放不开呀!

  对此,齐誉也很有同感。

  聊着聊着,二人的话题就广泛了起来。

  借着这个机会,齐誉就为官之道做了一番请教,而赵大人也悉心指点了一些,不过,这种心得还要靠自己去悟,听人说也只能学个皮毛而已。

  一个人一种处事方式,如何去学?

  至于谁对谁错,孰高孰低,只有结果上说了算。

  酒宴的气氛很和谐,齐誉也趁机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大人从四品的知府降到了如今的六品寺丞,心里就没有一点失落感吗?”

  赵明玉闻言一愕,放下了酒盅。

  齐誉以为自己失言,连忙去陪不是。

  不料,赵大人却摆摆手,道:“你是孟岚山的弟子,而我和你师又是故交,所以,你也算不得是外人,说说无妨。”他淡然一笑,又道:“少丞,我问你个问题,你说是仕途重要呢?还是自己的性命重要?”

  齐誉回道:“当然是性命重要了。”

  赵明玉捋须一笑,又似有深意道:“这么说吧,如果我不设法自贬赴京,这条老命可能就留在永川了。”

  设法自贬?

  这是什么意思?

  见齐誉发懵,赵明玉笑道:“少丞有没有听说,上任的永川府同知大人,他是被自己的眼睛给杀死的?”

  同知大人?

  噢……想起来了,在拜帝教的那场动.乱中,不仅是永川王薨了,就连同知大人也‘以身殉职’了。事后,庾海曾对自己说过,同知大人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眼睛杀死的。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他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所以才会被杀人灭口的。

  嗯……

  如果再把同知大人之死和皇帝涉嫌弑兄这件事联系起来的话,或许……就可以说得通了。

  这其中的因果,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于是,齐誉做了个恍然的神色。

  而赵明玉,也以看破而不说破的模样点了点头。

  那就是了!

  而后,赵明玉渭然一叹,道:“当时,如果我不设法离开永川,死掉的那种人很有可能就是我了。”

  是的,一个四品官在朝廷的眼里,和个路人甲没有什么区别,死了也就死了。

  赵大人这么做,没有错。

  不过,设法离开和被动离开可是两码事。

  那,又是怎么个设法呢?

  嗯……明白了。

  记得当时,处理这件事的部门是大理寺,而委派的人正是孟岚山的儿子孟既明,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犹记得,孟岚山曾亲口对自己说过,他说,赵明玉的预后应该还算不错。

  从这句话就不难听出,有人在暗中干预此事。

  猜不用去猜,此人一定就是孟既明,他随便杜撰了一个什么理由,就将赵明玉拐来了京城。

  从表面上来看,大理寺是公事公办,但实际上却是暗中帮他脱险。

  他如果不走,就会被迫地参与到平叛之中,难不保会出现意外。

  接下来的话,就是验证。

  赵明玉道:“其实,我早就知道永川王居心叵测,但是,我又无法搬倒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不掺合。在这种级别的皇权争斗中,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的。”

  现在来看,他的做法是对的。

  虽然被贬了官,但是性命无虞呀!

  不得不说,赵大人就是果断,连自贬官职这种事都能坦然接受。

  放弃权利,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通过这事,也感觉的出,他确实没拿自己当外人看,要不然,绝对是不会讲这些密事的。

  当然,这也和他与孟岚山父子的关系匪浅有关。

  ……

  齐誉敬了个酒,象征性地沾了沾嘴唇,道:“你和吾师都是聪明人,在危机面前全都采取了一样的以退为进的策略。”

  是的。

  文竹先生以退为进退去了海外,而赵明玉则是以退为进自贬仕途,这两种,都属于是明哲保身的高明做法。

  齐誉在感慨的同时,也暗自揣摩着,分析着,似乎有所心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寒门仕子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