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最意外的便是李文栋了。
他显然没有想到赵王当年竟然还做过这些伤天害理之事,他更加没有想到陈安晏会在这个时候将此事捅了出来。
一个李丰年已经让李家颜面尽失,如今又多了一个赵王,因此,李文栋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随后,李彧便下旨,将赵王降为郡王,罚银三万两,同时另外罚俸三年。
虽然这样的处罚并不算重,但不管怎么样,李彧毕竟还是要顾及皇家的颜面。
最重要的是,李彧愿意公开惩处赵王,也算是给了他一个交代。
而且,陈安晏已经将他的父亲和姐姐都找到了,可惜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母亲却是已经故去了。
但不管怎么样,杨雄对于这样的结果已经很满意了。
他也知道,赵王毕竟是皇家贵胄,就算李彧想要将其处死,李丰年也不会同意。
这个时候已经是正月底了。
而那些外邦小国的使臣原本在过了元宵之后,就会开始离开京城。
可因为李丰年谋逆之事,一直耽搁了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算是见识到了大梁的国力,想来就是比当年内乱之前,怕是还要强上几分。
因此,不论是哪个国家,至少在短时间里都不会再对大梁有觊觎之心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到了一个消息,之前那位被杀的高丽三皇子李桂成竟然出现在了大梁的东北。
而且还跟一支差不多五万人的大军大战了一场。
因为战术得当,而且还是以逸待劳,最重要的是,还有一支差不多两万人的部队将那五万官兵前后夹击,因此,李桂成的部下伤亡不大。
在消灭了那五万人之后,李桂成又带着剩下的四万多人回到了大梁和高丽的边界。
没过多久,便从高丽传来了消息,说是倭国和高丽集结了将近二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梁。
就在二十万大军在来到大梁和高丽的边界时,大梁的五万守军已经严阵以待。
随后,这二十万大军便开始攻城。
尽管那些倭国人想让高丽将士主攻,但那些高丽将士却都不同意。
倭国将士不愿拖延,只能先攻城。
在这将近二十万的大军之中,有六成是倭国人,只有四成是高丽人。
而在这些倭国人攻城的时候,跟李真他们攻城的时候一样,那些高丽人突然杀向了那些倭国人。
同时,李桂成也带着剩下的四万大军对这些倭国将士进行夹击。
而大梁的守军则是在外围布防,以防有倭国人逃走。
因为出其不意,高丽在付出四万人的代价后,全歼了那十二万倭国人。
虽然也算是一场大胜了,但高丽也元气大伤。
在歼灭了这些倭国将士后,李桂成也没有继续留在大梁,而是带着剩下的将士回到了高丽。
就在他回到高丽后不久,久未露面的高丽王突然出现在了高丽皇宫,而他露面后下达的第一条政令就让整个高丽都十分震惊。
高丽王废除了李胜贤的太子之位,改封李桂成位高丽太子。
虽说这样的政令引起了一部分官员的反对,但最终还是在高丽王的坚持下,这条政令还是顺利实行了。
而成为高丽太子的李桂成并没有杀死李胜贤,只是将其软禁了起来。
至于高丽王,则是再次离开了皇宫。
这样看来,当初所谓李桂成遇袭身亡,不过是他跟大梁,或者说是跟陈安晏设的一个局,为的就是骗过李胜贤以及那些倭国人。
而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桂成答应替陈安晏去对付齐太后的那五万大军。
在那之前,陈安晏利用了单文柏的“兵符”,将那五万大军都引到了一处陷阱,所以李桂成才能用几千人的代价,就歼灭了这五万人的大军。
至于高丽王为何会有那条政令,其实也是陈安晏通过万通镖局找到了高丽王。
陈安晏只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是先将他杀了,大梁再攻下高丽。
要么跟大梁合作,高丽还是大梁的属国,依然能得到大梁的庇护。
权衡之下,高丽王还是选择了后者。
其实,他也知道李胜贤的手段,也听说了一些李桂成在民间的声望,所以,颁布这条政令也算不上是被逼无奈。
至于北周和西夏各十万的大军,不过是配合陈安晏的行动而已。
不过,陈安晏自然不可能将这些都公之于众,否则的话,必然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议。
就在李彧处置了李丰年以及李厚照之后,李元凡突然提出,当初李彧传他们进京,说是有先皇遗诏。
原本应该在过了元宵就公开这份遗诏,但却因为李丰年他们谋逆而拖延至今。
眼下既然已经平叛,他们也要准备返回封地了,所以他们想请李彧正式掌权,同时也公布先皇的遗诏。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