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春秋师徒便辞别了淳远,径往大明京都而去。
北京,大明第二座都城,自洪武初年起,朝廷便先后从山西、山东等地向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移民数十万,并徙南方富民充实京师,因而京都人口大增,耕地扩大,农业发展,时至世宗嘉靖,人口已逾百万,更为北方商业中心。师徒二人远远自空中看见这京城的宏大之势,也不禁暗自赞叹。
为不引人侧目,春秋子便带淮昭自京城南边一偏僻所在悄然落下,走到大道,随着熙攘人流入了城来。
“师尊,这薛虬也不知所在何处。”淮昭边走边问了师傅道。
“为师也未曾见过这妖人。方才在那空中开了神识,见这紫禁皇城附近的斋醮倒是不少。我们且寻个寺庙,打探一番再说。”道长知道这京城中寺庙所存高僧舍利也是不少,所在京都,自是不能幸免。
找得几个街边小贩打听,知道这较近的寺庙便是那京城西边的妙应寺,因寺中自前朝元代建有白塔,这京都百姓皆称其为白塔寺。
应了路人所指,两人走了半个时辰,便来到那妙应寺前。这寺庙虽在京城,也如当朝其余庙宇一样,年久失修,香火凋敝,一副破败萧瑟景象。庙门一个年轻和尚拿了扫帚正在清理落叶,那破旧僧衣竟缝了几大块补丁。
淮昭上前,揖手道:”这位师傅请了,我等二人自南方来,欲参见贵寺住持,劳烦相传一声。“
和尚一看春秋道士衣着,那面色顿然不快。把那头一埋,继续扫地,悻悻说道:“我佛门当今不堪,哪如你们道家自在,方丈一早便带着院中弟子,出门化斋去了。我等一日化不得斋缘,便有上顿没了下顿。”
“师傅,那贵寺可有高僧舍利存供?”淮昭见和尚这爱理不理的模样,便知那僧众的怨恨之意。
“咱寺院唯一仅存的第三代明宸法师坐化后的舍利供奉,上月末便已被朝廷官兵拿了去,你们这些道士还嫌不够么?我们这妙应寺没这宝华供奉,跟没了魂似的,还要来问?”和尚言语间,竟委屈难过得涌出一行泪来。
淮昭见此景,看了一眼师尊,慌忙宽慰道:“师傅莫急,我们是来帮你们拿回舍利的。”
“哪里来的小子,你有多大本事,斗得过朝廷和那国师薛虬?”未等扫地和尚接话,这时一个白须冉冉的老和尚自庙外街口走来,虽面容清瘦,却目光炯炯。
“方丈。”那扫地和尚见了这老僧便合十行了佛礼。
“见过方丈,晚辈所言并无虚妄之词。”淮昭竟也给方丈行了合十佛礼。小子道佛兼修,又是菩萨座下弟子,在春秋看来也并未有何不妥,不过这春秋真人来此便无任何言语,便是有心看看徒儿如何应对。
“你是佛家弟子?”老方丈上下端详了面前这少年,正有所思量,那目光却落在淮昭腰间露出的一段金色佛家缎带上。
这方丈走近王淮昭,将一双枯瘦老手捧起那绶带聚目一看,瞬间面色骤变。想必老和尚也是毕生向佛修行,立刻察觉这手中之物泛着上界菩萨之大显氤氲,那是多少佛门弟子皈依以来魂牵梦绕之所望。
“阿弥陀佛,果真乃菩萨圣绶!”言罢竟然手捧菩提绶,跪地膜拜。慌得淮昭连忙将老和尚扶起来。
“这位施主竟得此恢弘佛缘,善哉善哉。两位,请入寺一叙!”说罢方丈便恭敬地将师徒二人请进后院内室。
“方丈大师,此乃我师父,春秋道长。”
春秋子揖手行了道礼,这方丈在还礼间脸上却有讶异之色。
“哦?施主既师从道家修习,为何得了我佛家圣物。“
“我徒儿巧遇机缘受上神恩赐。方丈,实不相瞒,我二人前来,是要替天行道,诛杀那妖佞薛虬,为天下佛家拿回舍利的。”春秋接过话来,直接道明了来意。
老和尚谨慎地再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眼,却连忙上去把内室之门关上。
“道长啊,二位即便神仙造化,却也并不容易啊。”老方丈叹了口气继续娓娓道来:
“当今皇上自小便受荆楚之地道家耳濡目染,那妖道自圣上幼时便在左右伺候。皇上登基后,便带他入宫,终日修醮炼丹,十分宠信,后来便尊为国师。听说近日还封了礼部尚书,兼少师少保。那朝中阿谀者跟着尊道修炼,便得高官厚禄,而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而这薛虬仗着皇宠,竟想了各种诡异手段为料引,取悦皇帝。这前些日子,居然又想出取天下高僧舍利的主意,令我佛门苦不堪言。”
“那妖道平日在这京城何处?”淮昭听得方丈所言,双眉紧蹙,愤愤难平。却听师尊向老和尚问到。
“皇帝为这薛虬在紫禁皇城东面修了国师府,那府中除了大小十余座斋醮外,还修了一座长生阁,那妖人自民间强征了许多女子,名为开醮双修,实为供其淫乐,听说那世宗皇上也常去那阁楼上品丹纵欲,闹得周遭鸡犬不宁,京城百姓怨声载道。“
方丈继续轻声道:“因当今圣上常去那所在,故那国师府常年驻有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护卫守护。除此之外,我听说那妖道似与魔道冥龙教大有瓜葛,那身边贴身护卫的皆是那带有魔修之人。数日前,有我佛门高修僧众与二位一样,意欲诛灭这妖道,却听说被尽数斩杀在那长生阁,薛虬近日更加紧了防备。二位若去,老衲觉得,凶险非常,还请三思后行。”
“哦,国师府,长生阁。那么,贫道谢过方丈大师,我们告辞了,明日,我师徒来奉还贵寺宝华舍利。”春秋也不多说,既得了妖道所在,老和尚说的,道长自然不以为然。
出了这白塔妙应寺,已是夜色初降,华灯满城,也顾不得看那京都璀璨晚景,师徒二人便直奔皇城东边而去。
不多会穿过几条街市,便看到那府内还不时冒出蓝紫烟雾的国师府。那府门气势不凡,铺了一地青砖,门口放了青龙白虎石像,几提硕大的红炬灯笼挂在门檐上,映得国师府三字牌匾通红发亮。守门的居然不是寻常官兵,而是那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不时有道士模样的人等出入。
“师尊,我们直接杀进去么?”淮昭刚问了师傅,却见春秋轻捋银须,说了句:“皇帝小儿来了。”
淮昭一看,果然自那皇城东门出来一队仪仗,前队手擎金黄色的龙旗,中间一座八抬辇舆,一大票的锦衣卫簇拥而来。
“也好,那皇帝不是尊崇我道教么,我今夜便替苍生百姓,以我仙道之命教训下这欲求长生的皇帝小子,再当他面杀了那妖道薛虬。”春秋冷冷笑道。
“徒儿,随我来。”
随即二人便轻轻掠地,神不知鬼不觉飞进了国师府内。
这薛虬确得嘉靖恩宠,因为师徒两人在空中看这国师府竟有方圆十余里宽大,里面亭台曲榭、花园院落布置得错落有致,也不知耗费了多少民力国库。淮昭想着一路走来的州府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再见这薛虬的奢靡所在,心中憎恶连连。
掠过几道回廊,师徒便看见一处巍峨雄壮的九层楼阁,不用多想,这便是方丈所言的长生阁了。春秋和淮昭便落在一棵百年柏树顶端,既然皇帝来此,这薛虬定会现身迎驾。
果然不一会,那皇帝的龙辇仪仗也到了这长生阁前停下。辇舆落下,一身龙袍的嘉靖落地前行,这皇帝二十七八模样,虽正当华年,那面色却泛着一种怪异的红润。
不过奇怪的是,那薛虬并未出现,只是一帮着一色大黄太极道袍的道士跪迎圣驾,而听那嘉靖还笑道:“国师还在那丹室么,不必扰他,朕自去便可,不知今日可有新鲜丹丸炼出啊,哈哈哈。”
见皇帝进了楼阁,春秋便带了淮昭直接飞到那长生阁二层的飞檐上,推了一扇窗户便跟了进去。
这楼阁一二层为一整层,形成一个拱形大殿,殿中摆放了许多道家法器物事,还有诸多青铜神兽雕刻,殿内烛火通明,却不见一个斋醮,也是奇怪。
那皇帝未见薛虬,竟也不着急,兀自负手,像在等候什么。
突然,殿内一处石壁隆隆打开,一个身着金色太极道袍道士缓缓而出,这人鹰眼钩鼻,颧骨高耸,矮短身材,见得皇帝竟也不下跪,只微微欠身施了道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不过令春秋最为惊讶的是,那石壁内红潮汹涌的形态和那散发着耀眼紫华的椭圆物事,便在那冥龙教搭救鬼饮时见过。
“沌灵晶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